[提要]千万年来,印度次大陆对着欧亚大陆向北推进,引起了最强烈的地震,并造成了众所周知的最多种多样的地形。

本文译自Scientific American,Vol. 236,NQ. 4,1977作者Peter Molnar,Panl Tapponnier。

地球上展示了最多样化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并最易发生大地震的地区,是欧亚部分,它位于乌拉尔山的东面和恒河的北面,包括印度的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西藏高原、蒙古、大部中国及苏联东部的大部分。这个被强烈扰乱的地区,其面积几乎和从格朗德河到北纬60度的整个北美相等。(北纬60度线穿过东部的拉布拉多的北端和西部的阿拉斯加的科克海湾)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在印度北部人口稠密的恒河平原低地突兀耸起,给西藏高原挡住了来自南亚的季节性移动的季风。西藏人口不到150万,其面积比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和新墨西哥州加在一起还稍微大一点。西藏的平均海拔高度达5,000米,比美国48个相毗连的州中的任何一点都要高。然而,中国东部有丰富的雨水,人口接近10亿。(早在1556年,当时西安附近的一次地震据知就死了83万人)包括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在内的高耸而宽阔的多山地带,成为一座旅途的屏障,使得整个历史上印度和中国的居民很少来往。西藏北面,戈壁沙漠是又一个难以克服的交通来往的障碍。塔里木盆地系戈壁沙漠的一部分,是地球上最干旱和最荒凉的地区之一,盆地的三面为高达5,000米的山脉所环绕。近乎经常吹过盆地的大风都具有这样的力量,它能把沙堆积成150公里长,波长3到5公里的沙,这在卫照片中清晰可见。戈壁沙漠北面的贝加尔湖,深达1,8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它处于贝加尔断裂带,和东非裂谷一样,是地壳的一个巨大断裂。

虽然亚洲的地质构造似乎是杂乱无章的,表层大部分都变形了,但借助于卫星照片,整体来观察,又似乎有一个简单的、连贯的型式,造成此型式的唯一原因,是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其余部分的碰撞。此碰撞仍然在进行中,作为此碰撞现时影响的例子,我们认为去年夏天毁坏了工业城市唐山的大地震,乃是唐山西南方2,500公里碰撞区产生的力作用的结果。

对印度和欧亚大陆的碰撞作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仅仅在最近10年才获得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洋底扩张的假说来解释大洋中脊——它是海底巨大的山系,穿越了世界的洋盆,延伸达40,000公里。在洋脊顶部的裂谷中,熔岩从下面的地幔中涌出,填满了裂谷口,裂谷口是由于裂谷两侧的洋底向外移动而形成的。一般也公认洋底已磁化,具有极性相反的条带,其极性取决于熔岩凝结时地球本身的磁极极性。(但地球的磁极极性每隔几十万年反向一次的原因,仍然不知道)对印度洋和大西洋洋底磁性反向的研究,说明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前,印度相对于欧亚大陆已经漂移了5,000公里。自开始碰撞以后,印度继续相对欧亚大陆又往北移动了2,000公里。我们如何能够证明这么巨大的大陆地区能够由于碰撞而移动呢?我们将谈一谈我们用以说明移动的假设,并提出支持此论点的证据。

对洋底扩散的认识,证实了早期的大陆漂移的推测,并很快导致了广泛得多的板块构造的概念,此概念已唤起了地球科学的复兴。板块构造对地壳上分离部分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物理机制,使得有可能在数量上精确地说明大陆的漂移。板块构造的中心概念之一是:地球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大板块中的少数几个,漂浮在它下面的较热的、强度较低的软流圈上面,彼此作刚性运动,速度为每年1公分到20公分。地球的外壳厚约100公里,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上部组成的。这样,在板块构造中,地壳既比其下面的地幔轻,与地幔在化学成分上又不同,由于它是被动地被携带的,故被想象作为岩石圈板块部分。

艾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观点是可笑的,他大概是大陆漂移说最重要的早期倡导者,他的大部分论据都是以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差异为依据的。大陆地壳高高位于大洋地壳的上面,其根部向下到35公里深处,而大洋下面的地壳厚仅6公里左右,魏格纳认为大陆好像一艘正在航行的坚固的船,严地驶过大洋下面十分薄的地壳和地幔。事实上,正如板块构造所认为,大洋地壳和上地幔——即岩石圈,是十分坚硬的,他们似乎仅仅在板块的边缘才变形,以至板块的相对移动可以被描绘为刚体的移动。

2.1.1

当大陆整个位于一个板块时,它通常是作为刚性构造的。然而,当两个板块的分界线通过一个大陆时,一般较两个大洋板块的边界或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的边界扩散得更多,这是尤难解释的。这种扩散在地中海区到处明显可见,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弥合的亚洲就更为明显。

2.1.2

在进一步分析前,我们应当同样强调大陆和大洋的差异在板块构造中所起的作用。大洋地壳是扩散洋脊上岩石圈的一部分,大洋岩石圈在离开扩散中心移动的时候,就冷凝、收缩,并变得较致密,与在扩散的洋脊上增加的数量相等的这部分地壳,必须不断地返回到地幔中去。这种现象发生在消亡带上,大洋岩石圈在此带俯冲到软流圈中,并往下拖曳,由于下降的岩石圈较冷,因而也渐渐地较它周围的软流圈致密。虽然大洋地壳,比地幔密度小,百分之十五,由于很薄而作为岩石圈的一部分被往下携带。这种现象出现在许多地方,具典型性的是形成与岛弧邻接的深海沟,例如西太平洋的那些深海沟。

然而,可以认为当大陆驮在往下运动的岩石圈板块上时,它漂移在被消耗的大洋岩石圈后面,总要力图俯冲到软流圈中去。然而,大陆地壳厚约35公里,密度几乎比地幔小百分之二十,对被往下带到软流圈中去是太厚和太轻了。因而大陆地壳的浮力使它不能消亡,这大体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陆的广大地区存在有十亿年之久,而大洋地壳约每2亿年自身就要循环一次。

当二个大陆碰撞时,他们自己缝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大陆。此时或者大陆驮在其上的两个板块的相对移动将发生变化,或者在两个板块间有差异的地方将形成新的分界。地质历史提供了几个例子,大约2亿5千万年前,欧洲和西伯利亚在乌拉尔山缝合,大约在同一时期,北美和非洲在南阿帕拉契山缝合,此时,现代的大西洋尚未形成。当我们阅读亚洲地质图的时候,可发现有几个古代的缝合线。几年前第一个接受大陆漂移的著名俄国地质学家彼得·N · 克罗波特金(Peter N. Kropotkin)把欧亚描述成为一个“拼合大陆”,其碎片由于碰撞,在过去的八亿年间已经成功地缝合了。欧亚大部分缝合线是2亿年前的,仅仅在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其余部分间的缝合线是较年轻的。我们认为这仅仅是最近的碰撞,及其造成的结果。

尽管我们认为典型的板块构造似乎不适用于今天还有构造活动的、位于印度次大陆和西伯利亚之间的亚洲部分,但是,板块构造是可以用来确定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对移动历史的。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事实,假如我们知道了板块a与另二个板块b和c的相对移动历史,就可以推算b和c的移动历史。由法国布列塔尼海洋地质研究中心的琼 · 弗朗奇蒂(Jean Franctietean)和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一多尔蒂地质调查所的沃尔特C. 皮特曼(Walter C. Pitman)第三和梅尼克 · 培尔韦尼(Manik Talwani)的研究,我们知道欧亚大陆和非洲相对于北美移动,因而我们就能够推算欧亚大陆和非洲彼此之间是如何移动的。同样,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伯特L. 弗希尔(Robert L. Fisher),剑桥大学D. P. 麦肯齐(D. P. Mekenize)和麻省技术研究所的约翰 · G · 斯克莱特(John G. Sclater)所进行的工作,我们知道印度和非洲彼此如何相对移动,因而我们能够推算在过去不同的时间内,印度相对于欧亚大陆位于何处。

我们不知道相对于今天印度的原来的印度大陆的北缘位在什么地方,因为其北缘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中已经强烈变形了。在这点上,我们知道得不多,对推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各个时期彼此相对移动了多少大,是无碍于事的。而且,尽管我们不知道老的边界线在印度北面多远,我们还可以从亚洲的地质条件来断定现在印度次大陆岩石和远在碰撞前欧亚大陆部分岩石的界线位置。

两个大陆接合缝的最主要的证据,通常是一组被称为蛇绿岩套的岩石,蛇绿岩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它们表现为含层状燧石的独特的沉积系列,此层状燧石具有深洋沉积的特点。它们还含有残存的枕状玄武岩:系火山形成的岩浆岩,为典型的水下喷发的玄武岩熔岩,正如在扩散的洋脊上所见的。同时还组合成致密的、黑的、含二氧化硅较低的岩石,称为超铁镁物质,它被认为是典型的地幔物质。蛇绿岩被解释作为是大洋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因而蛇绿岩的出现,意味着以前存在着一个大洋盆地。

蛇绿岩带沿喜马拉雅山北面、西藏南部的恒河河谷、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蛇绿岩的出现标志着是大陆缝合的边界,稍微再往北一点,就有典型的消亡带的火山岩,如像在南美安第斯山所见的。正如大洋地壳现在俯冲到安第斯山东部下面一样,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古老的洋底大概也俯冲到西藏北部下面。与之相比较,缝合线南面的喜马拉雅山是古印度北部的一部分组成的,它已经一层层迭置,形成了山脉。法国石油地理和地球化学研究中心的帕特里克莱福特Patrick Lefort)和蒙彼利埃大学的莫里斯(Maurice)和马托尔(Mattaner)已经指出,这一部分在迭置中,是由北向南推进的,所以最老的逆断层是在北面。接着可能有一条新断层,进一步往南形成在恒河平原上,使恒河平原北面的物质往上滑,越过平原向南

虽然喜马拉雅山和西藏的地质情况还没有充分了解,不能使我们建立原始的印度大陆北缘的位置,这一位置的建立对确定印度和欧亚大陆可能在什么时候碰是重要的。四个调查所的意见是碰撞是在4千万年到6千万年前。首先从该区的蛇绿岩的地质调查,瑞士费德勒尔技术研究所的奥古斯托 · 甘塞在缝合线内发现了晚白垩纪(大约7千万年前)的“外来岩块”。因此蛇绿岩带直到晚白垩纪末一定是洋底的一部分。

2.1.3

其次,甘塞记述了喜马拉雅山北缘的沉积岩系列,这是在大陆架和大陆斜坡上见到的典型的系列,它从寒武纪开始(大约5亿年前)一直延续到早始新世(大约5千5百万年前)。因此,那儿直到那个时候,是两个在会合的大陆间的一个海洋。

第三,还不知道印度有约5千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的记载。印度的勒克脑大学的阿肖·萨尼(Ashok Sahni)和维马尔 · 库马(Vimal Kumar)报道了印度最老的哺乳动物从中始新世(约4千5百万年前)开始。第一个印度的哺乳动物和在蒙古发现的相似,但它在其他大陆已经进化了,而在印度发现的哺乳动物还没有独立地进化,表明印度直到4千5百万年前仍与大陆相隔离。碰撞使得一大批蒙古的哺乳动物带进印度。第四,甘塞推断喜马拉雅山主要山脉的形成开始在渐新世(约3千5百万年前)。

这些观察还不能使我们正确判断印度和欧亚是在什么时候碰撞的,但是我们认为碰撞大致发生在4千5百万年前,出入为几百万年。然而未必是印度古老的边缘和欧亚在相遇时沿着整个长度缝合了,更可能是它们第一次接触时半岛相遇,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带增长了,直到大陆间的洋盆被吞没。因而,我们认为最初的接触可能比紧密的接触要早几百万年。

从印度洋洋底扩散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推算大约几千万年来印度和欧亚大陆相对的位置。我们立即能看到,7千万到4千万年前,印度相对欧亚大陆移动的距离为自那时以来的两倍。印度大陆的东北角和西北角与目前的位置,在过去不同时期内都有一段距离,表明4千万年前两个大陆会合的速度是随两者之一的因素而改变的。由于资料的不确切,速度的变化可能发生在几百万年到1千万年内。无论如何,我们阐述了当印度接近其现在位置时的速度变化,表明碰撞的第一阶段大约发生在速度改变的同时,也指出漂浮的印度地壳不是正在消亡,而是在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时放置了一个闸。

虽然上述分析支持了大陆地壳不能消亡的观点,但这也可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更为困难的问题,假如我们推算印度和欧亚大陆在4千万年前碰撞,我们也必定推算出自那时以来印度相对欧亚大陆已经向北移动了2,000公里。假如大陆碰撞得更早,则移动的距离将更大。如果认为地壳是不能消亡的,我们将面临说明一块地壳移动的问题,这地壳有印度宽,长为2,000公里。

印度大陆以每年大约5公分的速度继续往北运动,可能是亚洲广泛的构造活动的原因。例如,在喜马拉雅山的北面和东面,延伸约3,000公里的一个地区发现有地震活动,1879~1955年期间的22个最大的地震已由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贝诺· 格坦伯格和查尔斯 · · 里克特编成目录,其中7次发生在亚洲的中部和东部,4次发生在喜马拉雅山的北部,这些地震中的有些地震,产生的地表变形是十分巨大的。1957年蒙古阿尔泰戈壁地震是在格坦伯格 - 里克特的研究之后发生的,它对已经列入编录的地震而言,可能是太小了,地震引起的沿主要断层的位移达10米之多,沿断层这样大的位移似乎是亚洲一些大地震的特点,无论如何,该地区就整体来说不是一个刚硬的板块,这是很清楚的。

已知亚洲不仅在喜马拉雅地区和西藏有高山,更往北和往东也有高山,那儿的天山和祁连山脉有高达6,000米的山峰。通常高山由于侵蚀而被迅速削低,所以有高山的存在,就说明了最近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由苏联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天山山脉地区在2亿年到3~4千万年前的期间内,几乎已经削平,而后又抬高。虽然我们所看到的其他的报告对这点都不太明确,但他们都认为今天蒙古和中国的地形都是比较新的,因而,亚洲大部地壳的变形是在和印度碰撞之后开始的,我们断定是印度插入欧亚引起了变形。

在力图解释印度在它开始和欧亚大陆碰撞以后,如何得以移动了2,000公里方面,假如我们设想物质的移动包括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而不是缝合线附近的狭窄地带,那么显然我们对说明物质移动就有了较大的自由。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只能说明一部分物质的移动,因而留下来的问题是必须解释其余部分物质往哪里去了。地震“断层面图型”的测定,对解决现代大洋区物质是怎样移动的提供了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这样的图形揭示了沿断层相对运动的方向。从一个地震发散出的地震波的研究,我们能够测定地震发生时断层的类型和断层一盘相对于另一盘移动的方向。

地质学家把断层分为三个主要类型。正断层是在直接的水平应力引起断层的一盘相对于另一盘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逆断层是在压应力把断层的一盘推向另一盘之上的情况下产生的。走向滑动断层则是断层的两盘彼此相互作水平的移动。假如从另一盘看,断层的相对盘向左移动,此运动称为左行位移,反之则称为右行位移。根据托马斯J · 菲奇(Thomas J. Fitch)和宾汉顿州立纽约大学的弗朗西斯T. 伍(Francis T. Wu)的工作,我们已经编纂了亚洲约75个地震的断层面图形

喜马拉雅山地震的研究,证实了地质观察,并证明印度正继续以北到北东方向往喜马拉雅山下俯冲。50年来,几个调查者断定印度的北缘也已俯冲在西藏高原下面,因而西藏在较高的高度上。我们和许多别的地质学家发现这未必是这样。我们没有看到这种现在还在进行的、往下俯冲的证据,这种机械现象看来是一个很大的发明。

近来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的J · F杜威(John F. Dewey)和凯文 · 伯克(Kevin Burke)认为随着西藏地壳像手风琴一样地运动,其水平方向压缩而垂直方向扩张,故西藏高原是整个西藏- 喜马拉雅地区地壳缩短的结果。虽然我们不认为此概念对西藏是不适用的,但我们没有看到有说服力的证据,使人能接受此观点。一则,地震的研究表明西藏不是缩短了,而是在东西方向上扩展了。同时,从西藏与亚洲普遍发生缩短的其他山区的卫星照片比较看来,西藏高原的地表变形是十分少的,假如地壳发生褶皱,也很少是最近发生的。无论如何,即使由于来自南面的压力,使西藏地壳的厚度加倍了,那么2,000公里中,只有600~700公里能用此观点解释。

随着向北方向的缩短,天山地区变形的型式又被逆断层所控制。苏联地震学家B.И. 阿洛莫夫(V. I. Ulomov)估计该区西部缩短的量约为300公里,这是设想如果增厚的地壳在那儿被拉平为正常的厚度(按他的词为“具有波状山峰”)将发生怎样的情况而得出的图形。亚洲其他大部地区,地震的断层面图型全部主要为走向滑动断层。逆断层仅仅是局部地区特有的,正断层是十分罕见的。例如,在蒙古最大的地震是和走向滑动断层有关的。无论如何,蒙古的地震展示为和北东 - 南西向的最大压应力方向十分一致。虽然天山东部的型式是更复杂的,但它和蒙古的型式相似。

因而和地震有关的断层表明亚洲的大部分受南北向和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其形式和印度向北运动相一致。挤压引起亚洲部分地壳的缩短和增厚,然而,在这儿即使我们将西藏地壳可能的缩短量700公里,加上天山地区的300公里,我们仍然仅仅能说明缩短量为1,000公里,或者是开始碰撞以来印度向欧洲移动量的一半。即使我们对西藏“手风琴”缩短的判断是不正确的,那么对剩下的1,000公里的位移,也必须寻找另一个解释。

亚洲的卫星照片在引导我们寻求印度和欧亚大陆会合间的2,000公里的解释中,起了核心的作用。在各种航空照片中显示为线形的特点。亚洲的走向滑动断层在世界上是属于最清晰的。虽然其中有些走向滑动断层由于地震时的位移或地质上的研究已为人们所知道,但似乎还有些走向滑动断层直到现在还没有被人们所了解,至少没有为大多数地质学家所了解。

2.1.4

天山地区塔拉斯费尔干纳断层已为苏联地质学家了解得很清楚,它也清晰地显示在卫星照片中。断层线附近的山脊中,急剧拐弯的河曲清楚地表明断层移动的性质是右行的。北蒙古的宝尔内断层(即杭爱山断层)当本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时断裂了。虽然宝尔内断层在蒙古和苏联的境外,是很少被知道的,它在卫星照片中也被清楚地揭示了。由于苏联地质学家C.Д. 基尔科(S.D. Khilko)、H. A. 弗洛伦索夫(N. A. Florensov)和他的同事们详细的野外工作,表明1905年地震时,在370公里的长度上有几米右行位移。也许世界上最长和最大的走向滑动断层是西藏正北面的阿尔金断层。据我们所知,它没有被认为是一个活动断层,在可应用卫星照片前,至少在中国以外是这样认为。

2.1.5

识别亚洲的主要走向滑动断层,对我来说是令人高兴的,因为那儿的走向滑动断层一看就清楚是一个相当简单的型式。由亚洲地震断层面的图形和观察到的一些最大地震产生的地表位移,及卫星照片中清晰可见的断层的构造特点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能确定主要断层的运动性质。中国和蒙古的走向滑动断层一般大致是东西向延伸的,与左行运动一致。天山地区的断层及蒙古境内及靠近蒙古的一些断层为南北向或北西 - 南东向,与右行运动一致。这个型式使我们认识到该区受南北向和北东 -南西向的挤压,此挤压可能引起了印度和欧亚的碰撞。同时走向滑动移动占优势,显示了印度向北运动主要受到碰撞大陆向侧方的物质运动的调节。

2.1.6

一般说来,最清楚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断层是东西向延伸的左行断层,中国向印度侧方的大多数的侧向位移是向东的。物质的向西运移,可能已向欧亚陆块推进了几千公里,这是能够理解的。中国的向东移动,无疑地受到它沿着太平洋边缘逆掩在大洋板块上的调节。任何一个人,挤一个牙膏管,会看到十分类似这种位移型式的现象。拇指和手指头相应于印度和欧洲的其余部分,牙膏管的封闭端类似于欧亚大陆广阔的大陆区,它必定挡住了大规模的向西运动,牙膏管的开口端类似西太平洋消亡带,中国和蒙古就牙膏一样。主要的走向滑动断层的存在,也帮助证明了亚洲地质上其他一些明显的特点。虽然亚洲大部分地方经受了北和北东向间的水平挤压,但有二个明显的例外。贝加尔湖地处贝加尔断裂谷系,它是北西~南东向延伸的,同样地,邓其堂(音译)和他的北京地质研究所的同事们把中国东部山西地堑,描述为上述北西~南东向断裂谷在另一方向的延伸造成的断裂谷系。我们认为这二个断裂谷系都是类似的走向滑动断层造成的,同时,也由于它们都相当于扭裂谷末端的张裂谷。

根据这种解释,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后,相对的移动速度是减低了,但印度继续以每年5公分的速度向欧亚大陆推进。这样,印度把它前缘的山体挤压上升,但更重要的是它把物质推向侧方。此物质的移动可能形成了垂直于缩短方向的断裂谷,以至在某种意义上看来,印度是使欧亚大陆劈开来了。变形总的型式是很类似于用钝的器具在塑性介质上造成的凹槽所形成的型式。我们认为由形成凹槽的机械能量所造成的图形,可以使我们定量地判断亚洲应力的状态,并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大陆大规模地变形。

在我们所叙述的图式中,基本上还没有得到证明的假设是大规模的水平移动实际上发生在亚洲的走向滑动断层上。就我们所知,对这些断层研究得最透彻的是苏联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层。这条断层发生了多大的位移,在苏联的地质学家中间是有争议的,但是B. C. 贝特曼V. S. Burtman)认为左行位移可能达到200~250公里,然而他又认为,大部分位移发生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之前,他不能说明在此之后位移了多大。至于其他的断层,我们仅能说他们大多数在卫星照片上是凸起的,正像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列斯断层在卫星照片上也是凸起的一样。圣安德列斯断层在2千5百万年来已经右行位移了300公里,假如沿十分明显的亚洲断层的位移与沿圣安德列斯断层的位移相比拟,正如我们所猜想的,则可推算出印度和欧亚大陆会合间的2,000公里,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中国的侧向位移造成的。另一方面,假如4千万年来沿着主要断层的位移仅仅是几公里或至多不过几十公里的话,那么我们的设想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2.1.7

无论如何,走向活动断层把大陆缝合在一起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点实际上是确实无疑的。若干年以前麦肯齐注意了在中东 - 大陆正在活动碰撞的其它的重要地区,阿拉伯次大陆向欧亚移动,迫使土耳其部分在垂直于会合的大陆块的方向,向西移动,同时,由马陶厄Mattaner)和他的同事们对一些老的山系,诸如法国、西班牙、摩洛哥的山系的详细研究,清楚地表明大陆碰撞后,走向滑动的移动是重要的。由于其他古代山系的研究,很可能找到沿走向滑动断层大规模水平位移的证据。这样的大陆构造的分析,清楚说明板块构造对大陆不直接适用,把板块构造应用于亚洲的变形需要如此多的板块,这就失去了板块构造概念的效用。我们猜想同样的情况对较古老的大陆的碰撞也是正确的。

同时,我们认为亚洲的构造是板块活动直接造成的,印度、中国、蒙古和苏联的地震和大断层可能是由一个简单的现象引起的:即印度次大陆驮在印度板块上,向北对着欧亚大陆移动。这样的解释最有意义的是它可能说明了印度的运动引起了一个3,000多公里地区的变形。既然断层运动造成了山体,既然区域的气候也深刻地受到地形的影响,那么亚洲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条件,包括喜马拉雅山、西藏高原、戈壁沙漠、蒙古和中国部分的恶劣气候,也可能是由4千万年来的一次碰撞造成的。

(朱积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