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可分为地质学性质时间尺度的,气候变迁和短周期的气候变迁。短周期的气候变迁(即十年至一百年的气候变化)对于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过去100万年的气候变迁的特征是反复出现大约以10万年为周期的冰河期和间冰期,现在中纬度地区的气温比冰河期峰值时期高出5 ~ 8°C,海面升高80 ~ 100米。最终的冰河期峰值出现在18000年前。冰河期结束以后,气候仍反复地以2000 ~ 3000年的周期变动着。在过去的3000年中,还有比它周期更短的气候变迁,其中,公元前1400 ~ 1300年、公元前900 ~ 300年,公元400 ~ 745年、公元1200 ~ 1300年、公元1600 ~ 1850年是小冰期。关于最后的小冰期,记录资料十分丰富,在最后的小冰期,北欧比现在低1 ~ 2℃。现在60岁左右的人能体验到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起始于1915年的气候暖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气候变得异常温暖,而在这以前的35年中气候比较寒冷。预计这一倾向将会持续下去。
在过去的3000年间,人类历史有许多是可以和气候变迁联系起来的,其中之一就是动物,尤其是海洋动物数量的巨大变化,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在1965 ~ 1975年的十年里,由于海水温度下降和海冰南下漂流增强。冰岛北部渔场的鱼产量至少下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据考古学家从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居住地发掘出来的动物遗骨和格陵兰人贩卖步枪的记录分析,推断格陵兰附近一带的动物数量、地理分布和气候变迁为对应关系。从十九世纪初至今,就气候方面来讲可分成三个时期。即,1860 ~ 1910年为流冰静止期。在这一时期,西格陵兰北部比较寒冷,气候干燥并保持稳定不变。这种气候状态适应于西格陵兰中部和北部的驯鹿的生育,驯鹿得以大量繁殖。另外,海兽和海鸟也集中在西格陵兰中部活动。冬季,在格陵兰西北部海域的流冰比较稳定,驯鹿和麝鹿的数量直线上升。
1860 ~ 1910年为流冰变化期。在这 - 时期,数量大大超过以往的北极海的海冰流入大西洋,气候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转向暖化。西格陵兰中部的海兽和海鸟的数量剧减,驯鹿和麝鹿极不适应冬季降水频繁的气候条件,其数量也日趋减少。1910 ~ 1960年为流冰融化期。在这个时期中,随东格陵兰海流运动的流冰减少,气候趋向暖和,降水适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格陵兰附近海域的鳕鱼数量大增,西格陵兰北部和东格陵兰出现了大量的海兽和海鸟。
夏季,西格陵兰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冬季,草地被冰雪覆盖,驯鹿的数量起伏变化很大。直至最近,格陵兰的鲸时多时少,流冰的动向支配着鲸的分布。
伴随着气候变化,动物数量的增减和分布情况的变化对格陵兰和冰岛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的六十年中,西格陵兰的生态系随着气候暖化而北移,随着气候冷化而南移。因而猎取海豹生产取代了捕鳕生产;捕鳕生产陷入困境。在冰岛沿海,鲱渔场北移后消失,以后鲱又出现在冰岛北部沿海。
有人指出,由于北半球风系一百年周期的变化,使挪威和瑞典的鲱鱼产量发生盛衰的交替现象。日本的秋带鱼产量的变化也可能与一百年周期有关。
在气候变迁中,有各种各样的时间尺度,其振幅也各不相同。从生物资源管理上来看,不能忽视十至五十年左右的短周期的气候变动。这就是说,随着预报气候变化技术的发展,管理生物资源的有关人员在制订管理计划时,必须将气候变化这-因素考虑进去,这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蔡仁兴译自《自然》杂志,1979年第1期]
小海豹“诊疗所”
每当听到沿海浅滩上小海豹悲哀的哭声,我的心简直要碎啦。说它们哭,因为它们的叫声就像孩子的啼哭。但是,这些“孩子”并不是因为失去了母亲或挨饿而哭泣;它们奄奄一息,行将死去。杀害它们的是我们一用石油和工业废渣毒化了北海海水的人们。
我不知怎样帮助这些无力抗御意外灾难的小动物。可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受罪,所以我不再到海边去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再也不能安心坐着,无视附近的小海豹成千头地死去。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使我异常震惊的数字:最近十年来,北海沿海地区的海豹群已由1950头减少到791头。原因是水的污染程度发展严重,以及滥捕鱼类所造成的鱼类资源枯竭。“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拯救海豹,那么它们很快就会在我们沿海地区绝迹。”我苦恼地想。
但是,我能做些什么呢?把大海净化——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唯一能够做的是想方设法抢救一部分小海豹,因为居住条件的不良变化对小海豹尤其有害。我们对待自然界的野蛮态度,使它们首先遭了殃……
西德一位名叫埃尔文· 曼宁加的泥水工,就这样介绍着他是如何想到要建立“诊疗所”——小海豹饲养场的。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朋友文霍尔特· 舒曼一一另一位热心保护动物的人。他们找了政府机关,经过一番奔波,终于在东弗里兹群岛弄到了一座很小的岛屿。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曼宁加和舒曼盖了一间小屋,并为未来的“病人”造了一个水池。
他们立即投入行动。可是。从渔民捕获的第一批小海豹的情况来看,光靠两位热心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几乎所有小海豹都染有严重的疾病——尤其是会使海豹完全失明的传染性眼炎。幸而有一位有经验的兽医很快就答应了曼宁加的请求——给“小病人”义务治疗。
这个不同寻常的“诊疗所”开始工作了。有些人自愿当他们的助手,同他们一起在岛上度过空余的时间。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首先把运来的小海豹洗干净。应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海豹的身上往往像披着铠甲一样凝结着一层重油和焦油的硬壳。为了不至于毒害动物,不能使用化学洗涤剂,因为它们本来就已经是化学的牺牲品了。然后,开始给小海豹喂药和加强营养,因为它们中间很多已虚弱不堪了。小海豹还不会吃鱼,“诊疗所”里又没有“乳母”,所以医生为它们调制了一种含卡量很高的食物(海豹的乳汁含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脂肪)。
当小海豹的健康情况略有好转,就开始给它们喂鱼。在喂养时,考虑到将来它们必须自己猎取食物,因此,把渔民送到“诊疗所”来的活鱼放进水池。天生的本能起了作用:尽管饲养场里没有成年的海豹,一、两个星期后,小海豹却很出色地学会捕鱼果腹了。
最后,海豹逐渐长大,把它们送回公海里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诚然,曼宁加和舒曼建立的“诊疗所”一小海豹饲养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它们的创举得到了响应:热心保护动物的人在北海沿岸又为小海豹建立了五个同样的避难所。
[瞿璋译自Boxpyιcσema,1980年7期]
一种通用的火花塞
英格兰的福特汽车公司汽车动力装置零件分公司,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火花塞,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设计的使用寿命最长,通用性最大的一种火花塞。福特公司的高级职员们声称,这种超级火花塞行驶12,000英里也不会有任何性能方面的显著变化,它可以用于英国、欧洲和日本生产的350多种汽车的发动机上。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汽车需要有专门设计的各种火花塞,以便可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但该公司的这种新型火花塞能在多种温度下有效地工作。
这种超级火花塞有一个专门设计的导热性铜芯,它的外面包有一层镍铬铁合金,保护火花塞电极,以免受高压火花时间过长所引起的腐蚀。该公司的高级职员们说,虽然这种新型火花塞的成本比普通火花塞高约50%,但是这可以从使用寿命较长和不要维修来得到补偿。
[俞辉,柯明摘译自News Week,1980年8月]
速记法的发明者——奴隶之子狄龙
被大部分历史学家称之为“速记法之父”的狄龙于公元前103年诞生在罗马南边的古城阿尔皮努姆。他的母亲就是著名演说家马尔库斯· 图利乌斯·西赛罗的父亲的女奴。
这位卓越的奴隶的孩子于公元前96年被领到罗马陪伴他的两位小主人——马尔库斯和昆图斯——学习;两位小主人与他年龄相仿,把他当作朋友看待。随着两个年轻人学习的继续、特别是当老主人于公元前68年故世、马尔库斯 · 西赛罗成了狄龙的法定“主人”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友谊更是与日俱增。他成了西赛罗的秘书,在好多年里,跟他密切合作。
人们不太清楚狄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明的那些使他名扬千古的“符号”的。有些人甚至怀疑到底是不是他发明的,说狄龙可能干脆就是抄袭了已经在希腊和埃及使用的一套方法。另有一些人认为他可能是受到早已为希腊人或埃及人熟悉的一套缩写方法的启发,而完善了这套方法、并使之适合拉丁语的需要罢了。然而,大多数专家都承认“狄龙符号”是能够和说话速度一样快地记录下来的第一个排列得很科学的速记方法。据说,狄龙曾跟着西赛罗到泰萨列;演说家在那里一直流放到公元前57年。回到罗马之后,两个人重新共同工作。而正是这时,“符号”才第一次出现的。有些人说是西赛罗本人在他的一次去希腊旅行的过程中收集了在该国使用的速记方法,并使之用于拉丁语。不管怎样,确实是狄龙写出了速记论述,后来在整个罗马帝国以“狄龙符号”的名称传播开来。
在学校里,对社会各个阶级的孩子传授了这种方法,因为罗马人的各项事务都是在广场上口头处理的,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采用速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可能会有的妙用。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而且速记员在当时被称之为一一种很形象的称谓一一赛跑的人。司法或议会的速记员被称之为“公证人”,因为他们把争论“记录”下来,而且这种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公证人早已不再做什么速记了。
然而,狄龙帮了西赛罗很大的忙;西赛罗的文学活动常被很多的讲演和第一执政的公务所中断。公元前54年,狄龙的辛勤劳动和善良意愿得到了对他这么个社会地位的人来说最好的报偿:西赛罗解放了他。根据习俗,狄龙成了自由人以后就沿用他的旧主,人的名字,后来大家都叫他马尔库斯· 图利乌斯 · 狄龙。他为了感激他的恩人,便继续做他的最好的、永不分离的朋友以及他的忠实的秘书和助手。
不久之后——公元前51年——十狄龙在从近东旅行归来时在希腊病倒了。西赛罗在他整个生病的过程中经常不断地给他写信,甚至在他给其他友人的信中,伟大的罗马演说家实际上也对狄龙的健康表示不安。当西赛罗因公前往希腊途经庞贝的时候,他拜望了他的旧奴和挚友;狄龙为了彻底治愈而在庞贝一直待到公元前47年。但是,好像狄龙不顾一切地提前回到罗马,因为他在这座城市一重新工作就又躺倒了。西赛罗让他呆在他私人的别墅里,把他交给他的私人医生精心护理;狄龙在那里一直待到完全康复。
公元前44年,尤莱 · 凯撒被暗杀身死。狄龙又再一次地开始工作。之后不久,西赛罗因政治事件对他不利而不得不离开罗马。他把他的事情委托给了狄龙,就匆匆地动身了。但是他的敌人不久就追上了他,并于公元前43年把他杀害。
尽管人们并不确知西赛罗是否直接或是通过他的朋友和秘书从希腊人那儿学来的“符号”,但是有一点是无疑的:他知道其用法,甚至还教过别人。在他卓越的友人死后,狄龙因传授他的速记方法,并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他的文学活动,特别是为其恩人立传而名噪一时。他还把西赛罗的短诗收为三集,加上自己的批注,使得著名的演说家名垂千古。狄龙也写过好几本别的著作,以及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但是,他对西方文明的进步的最出色的贡献无疑是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符号的传播,因为不仅在整个罗马和整个罗马帝国的学校里教授这一方法,而且在他死后的公元前四年,基督教诞生的过程中,这一方法在新的信仰的传播上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方法确实是被基督的信徒们当成实用的方法而立即用来传播理论和集录当时的圣人和殉道者的行为。基督教的演说家带着用速记符号“记录”他们的讲话的公证人走街串巷,并用同样的方法汇报信徒们在无数次会上的争论情况。教皇克雷蒙一世有一天命令七个公证人分散到罗马的每一区去,以便用速记的办法把被多米蒂安皇上迫害的殉道者的行为汇报上来。我们今天的速记员的这些位祖先当时是干着一项极其危险的行当,因为已经颁布法令,谁敢造次,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克雷蒙一世的一位继承人和自己后来也成了殉道者的法比昂完成了他的前任的工作。他指定一些五品修士把公证人的速记报告改写成普通文件。
正是在这一时期,这一方法的原先的符号经过了某些改变,因为有必要搞出一些新的速记符号来记录基督教演说家们的新语汇。但是这一方法始终是用的“狄龙符号”这一名称,以示对因创造了这些符号而获得自由的年轻、聪明的奴隶的敬意。
[陈筱卿摘译自《历史》,1977年3月]
遗传控制细胞分裂的线索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所进行的实验表明,细胞增殖是由少数基因控制的,至少在酵母中是这样。设菲尔德大学萨德伯里(Sudbery)和古德(Goodey)以及达布林的特林特提学院卡特(Carter)已分离到突变型品系,并阐明其中的两个基因[Nature,288,401(1980)] 。他们把第一个基因称为Whi-1,在细胞分裂时,它能控制细胞的大小。第二个称为Whi-2,在营养条件不能支持细胞分裂时,它能保证细胞周期中止。因此,这两个基因有缺陷的细胞会失掉对细胞分裂的控制,并且可能成为与一些恶性肿瘤细胞相类似的细胞。
[陈成尧译自美国C&EN,1980年12月8日]
鱼类的睡不瞑目
金鱼真睡午觉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是金鱼,一般的鱼类也要睡眠。但是根据鱼的种类不同,睡觉的时间有所区别,有晚上就寝的,也有白天睡大觉的,还有时常迷迷糊糊,打个盹儿的。
夜间睡觉的代表性鱼类有鳊罗鱼。鳊罗鱼是一种颜色美丽的浅海鱼类,这种鱼只要太阳一落山,就会像赴约一样,深深地钻入海底的砂层,安然入睡。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和太阳一起起身,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与其相反的是穴子鱼,白天将身子埋在沙层里,或者藏入岩洞睡觉,到了夜晚它才开始活动。那么像沙丁鱼、青花鱼、松鱼之类不顾疲劳,不停地在辽阔的大海里游动的洄游鱼类,它们究竟在什么时候睡觉呢?其实只有这些鱼才是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
为什么能边游边睡呢?
鱼儿不是像人类那样的高等动物,但和人类同属于脊椎动物。因而不断的游动肯定会带来疲劳,而为了恢复其疲劳就必须睡眠。在战争时期,士兵们边行军边打瞌睡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战斗日记中就有记载。同样,上述的洄游鱼类也是成群结队地活动着,认为它们可能是边游动,边交替着打个瞌睡,这种猜测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这样的想法还缺少根据,还要进一步进行确切的推理。就以我们坐电车或火车为例:当我们平稳地坐在座位上,火车开动时,我们的身体也和列车同时向前运动,列车车厢空间的空气也一起作了运动,因此我们丝毫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作高速移动。所以我们坐在座位上迷迷糊糊打盹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边移动,边睡觉的一例。而这丝毫也未被人们所注意。与这一例子几乎相同的是:当洄游鱼类成群结队在海洋中游动时,包围着这个鱼群的水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一起作了移动,所以至少在鱼群中心部的这些鱼儿就会像列车的乘客一样,即使迷迷糊糊打个盹儿,也不用担心会被鱼群拉下。
究竟鱼类睡眠这事如何才能得到证实呢?鱼类睡眠证实的最大障碍是鱼在睡觉时都不闭眼。鱼类中也有如河豚那样有眼睑的,能闭眼。但这眼睑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眼睛,而在睡觉时却不闭上。因此只以外表上观察的话,是很难分清鱼儿是睡着,还是醒着的,在一般无眼睑的鱼类中判断更是无法进行。但是用麻醉剂能使鱼入睡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鱼确实存在着睡眠。
鹿儿岛和瞌睡鲛
鱼类和人类不同,除了每天的睡眠和打瞌睡之外,在严寒和酷暑之时还有称为冬眠和夏眠的特别睡眠。
池塘里养着锦鲤,到了冬天,一点儿也不吃食,并且深深地钻入埋在池塘角落的土瓶里,直至第二年的春天才苏醒,这就是冬眠。在九州的福冈县,听说有用手捕捉冬眠鲤鱼的渔民。所以鲤鱼也不能光是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夏天在高温持续的情况下,生活在稻田里的泥鳅会深深地钻到泥里,一直夏眠到天气有几分凉意。
鹿儿岛县南部群岛的珊瑚岛中,有一种称为瞌睡鲛的鲨鱼最近很引人注意,它静静地伏在早春的海底里,即使潜水员抚摸它的头部,它也仍然很平静。
无论在哪个领域里都有一些变种的怪物。在鱼类中,还有将尾巴遮住眼睛睡觉的,非洲的肺鱼就是这样。旱季里,它在泥块里休息,这时身体蜷成一团,如不这样,可能它那突出的眼睛就会被干坏吧!
[陆明海译自《朝日周刊》,1979年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