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地上、水下、还是太空中,索莱里设计的那些城市,人口稠密,而且更富有创造性。

保罗·索莱里(Paolo Soleri)是位建筑师,他按照大自然设计世界的方式来设计一些城市。索莱里的城市是一些飞跨巨大沟壑的桥梁;是一些挡拦河水,同时也发出电力的大坝;是一些飘浮在浩瀚大海上的社团,它们从海水中攫取氧分,并成为海洋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索莱里的城市像花朵似地翘向太阳,采集太阳能。有时,它们是一些完全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世界,巡弋在太空中,以便让居住在它上面的人能够对星体进行研究,一个生命短暂而脆弱的人是无法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

在索莱里看来,这种城市是地球上(如海洋、洞穴或原野)的生命在精神方面进化的一个阶段。的确,如果人类想最终发掘自己的潜力,那么,这种城市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仪器”。描绘索莱里的城市,就是描绘生命本身,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索莱里的城市基本上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上千颗头脑的有机体……它包藏在一种无生命的矿物质躯壳之中”,它如同一个整体,发挥着作用,同时,城市居民也单独活动、互不干涉。

在亚利桑那沙漠的中心地带、菲尼克斯Phoenix)以北70英里处,索莱里正在混凝土内塑造其神奇的梦境。他称之为阿科圣地(Arcosanti),过去的十年中,大体结构已基本上由一队年轻的志愿人员筑成,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支付了350美元,因为他们有幸能在100多度的亚利桑那阳光下做上五个星期的苦工,并偶尔聆听索莱里本人介绍他的梦想。一旦竣工(在尚未确定的、遥远将来的某一天),多达5000的人将生活在阿科圣地14英亩的一个屋顶下25幢大楼中,还有照明工业、商店、学校、公园和温室。再走上几分钟,就将是一个860英亩的绿化地带,这是为那些需要更多活动余地的人预备的。那里将没有汽车。太阳能驱动的走道、自动楼梯、电梯,将能有效地用来把任何人送到任何地方。

索莱里相信,为使效率最高,城市应像生物机体那样,采用立体构形。在一座城市里,既要在水平方向上修筑,也要在垂直方向上发展。像邻近的菲尼克斯那样,将各个不同的部分都铺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从而形成巨大而扁平的城市的那种现象,将完全消失。

在所有的索莱里的想象城市中,人口密度都很高——在阿科圣地,每英亩达215人,相比之下,纽约城为每英亩33人,印度德里为每英亩72人。只要使城市小型化,就有可能达到这样高的人口密度。索莱里提醒道:“极其复杂的工作,使得工作本身成了社会机构,相应地形成了一个由它的市民高度集中而组成的托管国。”“一盘散沙的状况,使世界上现有的城市感到不好受,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消失,而不是在加强。

阿科圣地将是一个由混凝土、玻璃和钢材筑成的单一立体结构,朝向太阳。“一座人口密度特别高、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其占地面积将仅为人口相同的常规城、郊的百分之二。

在阿科圣地里,一个居住单元可包纳高20英尺、面积为2000英亩的空间。租户或买主可以随心所欲地修建或布置。他可以把天花板做得很高,或者修造第二幢楼房。他可以居住在那儿,而在别处上班,他还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建造车间乃至百货商店。

遗传学上的差异

在索莱里看来,城市居民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由细菌、到蚯蚓、到鸟、到人、到城市人、到更高级的人这一系列发展阶段之一。他相信,经过遗传学选择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具有某种特点,这使他们得以在城市环境中生存下去,乃至茁壮成长,然后,向下一阶段发展。他在他的《物质变精神》书中写道:“由于人体构造适应于环境,所以,他正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自身的遗传结构,纽约市民的繁殖力,不仅在文化方面,而且在遗传方面,都不同于衣阿华的农民”。

保罗·索莱里,一个中等身材、消瘦而结实的男子汉,1919年生于意大利的图林。在那儿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他就来到美国。在美国塔雷辛(Taliesin),成为弗朗克 · 洛伊德 ·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一名学生,赖特著名的学校离菲尼克斯不远。据美国建筑与规划部所属的卡索利克(Catholic)大学主要负责人彼·布莱克(Peter Blake)说,有迹象表明,索莱里前程远大,以至于同老校长的利己主义行为干了一仗,学业未了,他就走掉了。

过去的24年里,他同妻子柯勒琳(Corolyn)一道,创办了科圣地(Cosanti)基金会,它经营着阿科圣地,制造并推销他的举世闻名的瓷钟。作为对索莱里的褒奖,美国建筑学会说这些钟“外形奇特、音调优雅”科圣地的收入,大都来自这些钟的销售,基金连同陶瓷车间、铸钟车间、参观中心一道,收藏在一座复杂的半地下洞穴状建筑物中,它是采用先将混凝土浇筑在土堆上,然后将土挖出的办法建造而成的。这些混凝土包分布在一所构架简陋的房屋周围,索莱里夫妇就住在那所房子里,并生了两个女儿。

开始租赁下来时,这地方就在沙漠里,离塔雷辛六英里。不过,从那以来,斯柯茨代尔(Scottsdale)的菲尼克斯郊区已延伸到他们周围来了。

索莱里的城市是以建筑生态学Arcology)这中心概念为基础修建的。索莱里认为,这种建筑architecture)与生态学ecology)的混合物,无疑能应付城市生活中的些重大问题:人口、污染、能源消耗、自然资源衰竭、食物匮缺、生活水平的高低。建筑生态学与大自然共同起作用,使城市系统得以实现。

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追求者们说来,建立在建筑生态学基础上的城市将是面目全非的。

·距离用步测和几分钟的路程来计量。“在〔城市〕里,汽车毫无用处。因为无路可驶”。

·土地利用率高,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可用于耕作,这也使得一个人可以“既是一个城里人,同时又是一个乡下人”。

·污染(“废物直接产生的后果”)将不复存在,这是由于实现了再循环和清除了废物的缘故。

·医护工作将普及。“护士和医生挨家挨户走动,就像从一个病房走到另一个病房一样,使家庭医生实际上再度出现”。

·人将生活在空气中、阳光下,而“自动化生产则在地下较为理想,从技术角度出发来看,它要处在一个非自然的环境中:要有适当的压力、真空度、辐射强度、热、冷和一些稀有的气体”。

对能源问题的流行观点,已使人们得出一个修正得更妙的建筑生态学原理:双太阳建筑生态学。第一个太阳是真实的太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索莱里城市的唯一能源。第二个“子”太阳比较抽象;它被说成是“由妇女们的心胸和精神,在进化过程的顶峰上造就的奇迹”。

根据建筑生态学原理,人所了解、应用或赖以生存的某些物理现象和生物现象(或效应以集聚起来“在对人类有用的综合过程中相互作用。”这些效应中,有四个是一些物理定律产生的结果:

温室效应使得在某一特定空间采集太阳热成为可能。在阿科圣地领域内,巨大的玻璃建筑物将采集太阳能,用以取暖、耕作和发电。

因为热空气上升,所以,烟囱效应能使采集到的暖空气经由通道,传遍整个多层结构的立体城市。

由于奥室效应,朝南的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在寒冷的季节中起着太阳热采集器的作用,在暖热的季节中则起着遮挡阳光的作用。“由于太阳运行轨道呈曲线形,所以要求采热器也呈曲线形”索莱里写道。他把这间奥室看作是一“被动式能量机”,“仅仅按照如何把它自己暴露在运行轨道不断变化的太阳下这一原则”运转。

热阱效应使它在严冬能被加热,其根据是:当环境温度高于自身温度时,一定的质量(混凝土、石头、水等等)有贮存热量的本领,当环境温度低于自身温度时,它又能释放出热量。

园艺学效应是人有意识地干预有机过程所产生的唯一效应。人类有能力控制经过精选的植物的生;并加以引导,再与温室效应结合起来,即可为城市提供天然的农业基地。

后是市区效应索莱里用有点神秘莫测的一些术语来论述这一效应,它要使生命能返老还童,而且不服从物理定律。他把市区效应视为一个基本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两个或更多的物质“微粒”(不管它们是核微粒还是人类),开始以不遵从那些清规戒律的方式相互作用。不同的是,它们之间的作用是有机的有生命的最终是本能的。

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

在索莱里的那些城市中,阿科圣地既非最理想的,也非最具有雄心的,只不过是最有可能实现而已。另一些城市更加庞大、更为壮观,更多的是进行了概念设计,而不是实际设计。

诺瓦诺1号(Novanoah1)是面积为6800英亩的浮动城市,可住40万人,初步目标是致力于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并从海洋中获取资源。索莱里写道:“由于人口泛滥,而海洋本身又蕴含有富饶的资源,从而促使人迁往海洋,于是,浮动的文明世界应运而生”。

诺瓦诺用空心管架造成,管架带有运输和传送系统。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都在系统的下部(水下)进行。

斯通博(Stonebow)是一座活动桥梁,它将一条峡谷的两边连接起来,“将生活区集中安排在接合部上。”斯通博在仅有316英亩的面积上,容纳20万人,它使得“像在科罗拉多的大峡谷中所体验到的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变化(在那儿,既可以找到寒带植物标本,也可以找到热带植物标本)”成为可能。

即使对索莱里的城市来说,海克萨希德龙(He-xahedron)的体积也大得吓人、人口密度也高得惊人。在不到半平方英里的区域中,在两座结构紧凑、高3500英尺、直插空中的金字塔形晶体建筑物中,将有17万人生活和工作,其人口密度达每英亩1200人。

阿斯特罗莫(Asteromo)是一座7万人的城市,将用于星体探索,索莱里说:“它是一部真正的生命机”,而不是一只“缠绕着超级消化系统的超级肺脏,它由一只超级化学脑掌管着”。它是一只双表面圆柱体,用增压法充胀,并绕主轴旋转。由于排列上了作食物用的植被和二氧化碳——氧循环系统,所以重心将位于居住者的头上,而不是在脚上,而且,微弱的重力还将变化,这要看居住者们出现在城市中的什么地方了。

人们已把索莱里称作空想家、梦想家、狂人、天才,但是,他宁愿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并不把他的城市看成为乌托邦,而看作是解决迫在眉睫的那些问题的一些实际方案,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并最终挖掘自己的潜力的话,这些问题势必会遇到。他几乎不提他本人和他的任何一座城市生活有什么经济方面的和社会方面的瓜葛。他指出,他设计的是城市,而不是社会。“我只造乐器,不作乐曲”。

[Science Digest,1981年3月]

_________________

劳米·M·布鲁姆(一位物理学家转而成为的科学作家)去亚利桑那访问了索莱里——原注。

华氏温度,约相当于摄氏37.8度——译注。

③ 弗朗克·洛伊德·赖特1869~1959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译注。

④ 奥室为建筑学术语,指半圆形或多角形屋子尤指教堂的半圆形后殿——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