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它勾画出医学科学和医药卫生工作总的特征。简单说来,医学所处理的问题乃是健康和疾病,因此,医学模型的芣同,就表现在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上的差别。当今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型乃是“生物医学模型”,它立足于生物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躯体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的变来说明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近百余年来,一系列重大科学进展的辉煌成果。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和医学本身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生物医学模型的很大局限性,必须转变为生物理社会医学模型”,才能保证未来医学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更好发展。这一转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切的现实问题,对于医疗保健事业的规划、对于医学教育的改进、对于医院职能的扩展、对于医学科学研究的组织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生物医学模型有着内在缺陷和消极影响,这种模型不仅在精神病和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方面束手无策,即使在原因明确、病理变化明确的躯体疾病方面,也不能畅通无阻。例如结核病作为一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也绝不是在生物医学范围内可以解决的。1882年科赫发现结核杆菌,结核病的特效药链霉素直到1944年才由威克斯曼等宣布发现,然而,结核病的死亡率早就已经大幅度下降。结核病人群中的蔓延和控制、死亡和痊愈,并不只是决定于结核菌和抗结核药物,更主要地决定于人们的营养状况居住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生物医学模型的缺陷之所以是内在的,就在于它从根本上偏离了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完整性。

由于生物医学模型在医学界的影响很大,根深蒂固,它现在已经获得了教条的地位,当模型不能解释所有资料时,不是把资料则足适履就是对它置之不理。在当代,当人们的心理复杂性和社会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大为增加的时候,生物医学模型忽视甚至排斥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消极影响便日益增剧,已经成为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障碍。由生物医学模型转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型,便是紧迫的历史任务了。

从医学本身的发展的医疗保健的客观社会需要来说,工业化现代社会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已经不再是威胁人们的主要疾病,取而代之的淛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这类疾病显著增多。以目前死因中前三位的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来说,都包含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内。至于公害病、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度、因犯罪率升高和“家庭瓦解”以及其他种种心理社会原因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广泛发生,则更是主要来自心理、社会因素。总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光用解剖、生理、生化和微生物以及光从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改变来解释疾病、防治疾病,已经不够了。而必须把人作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水平来综合地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并采取综合的措施来防病治病,增进人类的健康。也就是说,必须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把“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就很深刻地预示着医学模型的必然转变。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之内又包含很多层次。近年来发展的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系统论”正好为多层次的模型提供了工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提出和发展,跟目前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整体化)的新趋势也很吻合。因此,可以说,当前提出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转变,既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备现实可能性。认识并促进这一转变,乃是当务之急。

医学模型的转变,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上的转换,而是涉及到许多实际工作必须作出相应改变的重大实践。这种转变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医学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例如,对基础医学来说,心理因素在癌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到底起多大作用,这一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如何,都需要加以阐明。生物因素是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物质承担者,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总是要以人体生物的结构或机能为中介、为表现形式的。“生物医学研究”不同于“生物医学模型。”强调医学模型的转变,不是取代生物医学研究,而是促进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对临床医学来说,新的模型要求医院的院容、院风更好地体现出使患者感到更多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方便感。还可以开设一些以心理社会性服务为主的新型门诊,诸如“心理咨询门诊”、“生育咨询门诊”等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在维护身心健康,保证个人和家庭生活幸福等方面的需要。

对预防医学来说,除了原有的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学校卫生等方面外,还需要填补空白,加强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的研究,加强社会医学的研究,加强医院中预防工作的任务和方法的研究。

对医学教育来说,应该适当进行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先在高等医学教育和进修医学教育中,开设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并逐步创造条件,在中、初等医学教育中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总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提出,乃是现代社会、现代医疗保健事业客观上业已成熟并且日益迫切的内在要求的反映,对这一医学模型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得越是及时,越是全面,并努力加以实践,就越能使医疗保健事业更切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就越能增进社会福利,使人民群众更健康、更幸福,使我国医疗保健事业在促进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宋传玉摘自“首届全国医学辩证法学术讨论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