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部机动技安局

关于设备更新的资金来源

为了解决设备更新的资金来源,我们认为:

第一,要端正现有基本折旧基金的使用方向,从制度上保证把上交或留给企业的资金真正用于设备的更新,不得挪作他用或变相挪用。现行制度规定基本折旧基金可以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新产品试制以及零星固定资产购买等六个方面。为吸取过去的教训,还清长期以来对设备更新欠下的账,扭转在设备更新方面积重难返的局面,国家应规定设备基本折旧基金用于设备更新的部分必须不低于70~80%。此外,国家每年还应从基建拨款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投资用于重点企业的设备更新,加快重点企业设备更新的步伐。目前企业实行的大修理基金、基本折旧基金和利润提成三项费用“捆起来用”的办法,必须明确规定在保证设备大修和更新的前提下才能用于其他方面。新产品试制措施费不应从基本折旧基金中支出。国家财政部门应对基本折旧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合理使用。

第二,适当并逐步地提高折旧率、缩短折旧年限。基本折旧基金(即更新改造资金)的作用是为了补偿设备的损耗,因此,合理的折旧率必须做到在设备报废之前历年积累下来的折旧基金能满足更新设备的需要。合理的折旧率应该根据各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设备状况以及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按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全面加以考虑,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议在调整期间大修理折旧和基本折旧由目前的3~5%逐步提高到5~7%。

第三,废除现行的综合折旧率,实行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率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期限和更新特性分类制订,固定资产中的厂房和设备必须分开,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必须分开,设备也应该根据新旧程度制订不同的折旧率,即采用新设备多提、老设备少提的余额递减折旧法,使折旧制度更加合理。

关于更新设备的来源

(一)更新设备的来源主要依靠设备制造厂,制造行业服务的方向要由面向新建企业改为而

向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要不断生产出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价格低廉的设备,满足各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生产率的需要。为此,设备制造厂应做到:

1. 根据各行业产品的工艺特点和新产品的发展规律,为用户提供切合行业特点的新型设备,把过去那种工艺迁就设备的状况改变为设备服从工艺的需要。

同时,为了适应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和多品种,中、小批量,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制造厂必须搞好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三化”工作,逐步开展“模块化”设计,即根据用户的工艺要求,采用通用部件,迅速组合装配成用户所需的新型设备。

2. 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设备的修理和现代化改造。设备制造厂除负责本厂生产的设备大修理和备件生产外,还应承担本厂生产的旧设备的精化改造业务,也可以开展收购本厂生产的旧设备、加以精化改造后再出售的业务,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化改造的标准图册及所需标准元部件,例如先进的电气、液压、气动元件和数显、数控、自动检测装置等,供用户选用。

(二)要以经济效果作为标准,作出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和现代化改造的决策。

过去对设备的更换只考虑自然寿命。今后要着重考虑经济寿命,哪些设备该更换,哪些设备该改造,都要进行经济核算,即对设备的输入(人工费、材料费、动力费、维护费、废品损失费、折旧费利息等)和输出(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进行具体的核算和综合比较然后加以确定。如果用新设备的成本费低于旧设备就应当更换成新设备;如果用旧设备加以改造成本低于新设备就要进行现代化改造。这种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更新设备的标准不仅适用于一台设备,也适用于一个工厂。

(三)近期设备更新的重点。

1. 节约能源的需要。机械工业一方面要讨煤老虎、油老虎、电老虎等旧设备进行更新,降低本身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机械工业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利用率高的机电产品。

2.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3. 作为机械工业的基础工业——机床制造行业的设备更新要优先考虑,以促进机床产品的更新换代,尽快为其他机械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4. 就一个工厂或一个行业来讲,首先要更新以下设备:

① 生产中已经损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② 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工厂中自动生产线上已经损坏而又修不好的设备;③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厂的关键单一设备。

(四)加强领导,建立一批修理专业化组织为设备的更新服务。

1. 对各部门的精密、大型备件的生产厂和修理站实行集中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生产,重点解决制造厂不生产的备件和进口设备的备件、大修理和现代化改造问题。

2. 在工厂企业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机修中心厂和备件中心,负责这些地区的主要设备的修理、现代化改造、备件生产与集中储备和图纸资料的供应,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顾文兴摘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三十周年年会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