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

我所建于1950年,以天然有机,元素有机和物理有机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1977年以来,全所取得了87项科技成果,除20项基础理论课题外,80%的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我们的经验体会是:

一、课题要选准

这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首要一环。我所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学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发展方针、政策,阅读有关文献,及时掌握国内外必威在线网站首页网址 ,了解当前在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组织力量深入有关生产行业,开展调查研究。前几年,仪表行业生产了一批人民迫切需要的录音机,但录音机话筒振膜薄片的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我所科技人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材料和新工艺,即F-46驻极体,1980年上海风雷广播器材厂接了这一成果,比原来振膜极化工艺节约黄金50%,每班操作工人从原来的16人减少到2人,产品成本从原来的13. 62元一只降到4元一只。该厂至今已生产F-46驻极体话筒65万只,全国85%的录音机上都用了这一材料。

二、严格掌握成果鉴定标准

我们对成果鉴定规定了五项要求:(1)原料来源丰富,立足国内;(2)技术路线先进,对设备条件要求简单,操作方便;(3)产品性能可靠,质量稳定;(4)成本低,有明显经济效益;(5)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或有治理“三废”措施。当具备上述条件时,才组织成果鉴定。如F-53含氟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抑制电镀的铬雾,消除铬雾污染,节约能源和铬酸。1975年实验室研制成功,1976年在电镀行业试用,效果很好。那时我们认为F-53效果虽然显著,但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副产物的利用和碘的回收问题尚未解决,因而没有草率鉴定。后来由一位副所长亲自挂帅,在1979年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正式鉴定。这样,这项成熟的成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26个省市、700多个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

三、成果移植要做细

科技成果鉴定后,还要接着解决一个推广应用的问题。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技术上负责到底。在研究实验阶段,请工厂技术人员到所与科研人员一起做实验工作,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操作技术,为工厂培训回厂扩试的技术骨干。工厂扩试阶段,科技人员走出去,到生产现场指导,与工厂技术人员一起操作,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促进成果的移植。如昆山有机化工厂,从1972年建厂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到1979年底已累计亏损108万元。自从我们把YJP-1荧光黄染料帮助移植到该厂后,这个厂就转亏为盈,1980年获利15万元,去年上半年,获利16万元,还为国家节约外汇几十万元。

四、“零金碎玉”要抓牢

我所在稳定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承担当前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零碎技术难题。这些课题花费力量不多,但经济效益显著,在科学院内被喻之为“零金碎玉”。如苏州味精厂在试制一种新型鲜味剂中,碰到了上海、天津、广州好几家味精厂都曾经碰到过的技术难题,即得率低,成本高。我所接受了该厂的委托,只安排了二名科技人员,花了四个月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去年十月,上海航道局船厂修理国外一艘四千六百马力的船,但在更换一根价值十八万元新轴时,因误差十丝,既不能焊接,又不宜喷涂,无法装配。按合同规定修船逾期一天,罚款九千美元。我所科技人员用快速电镀技术,在缺损处镀上了一层金属,使其尺寸符合要求,经测试验收完全合格,用去的电镀液不到100元代价,就修复出港。

(顾文兴摘自1982年2月上海市科技协作交流会经验介绍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