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发展迅速而又前途广阔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和开辟新能源、创造新的合成方法与化工过程、发展新的价健理论和结构理论等方面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学术交流。1980年6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事隔两年,于今年6月14日至18日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化学家有:中国65名,美国16名,日本17名,英国1名。另外,来自国内各有关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约50名也列席了会议。会上共提出学术、论文87篇,其中,中国56篇,日本15篇,美国15篇,英国1篇。
当前,世界能源结构正处于转变过程之中,煤可能重新作为主要的能源。因此,从煤出发的化学,主要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已成为众所瞩目的课题。美国Pettit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CO的还原机制以及利用CO和水代替H2的催化还原方面的研究。他在1980年6月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CO和H2在某些过渡金属表面上进行的反应是金属表面上一系列“次甲基聚合”的过程。
研究有机金属络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中一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次会议上,这方面的报告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有三篇大报告和不对称合成有关。美国Halpeln教授在“不对称催化加氢的机理和立体化学”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概念。以前利用不对称配位体梅到高度光学选择性多半还是凭经验和根据结构特征和电子效应来推断的,他认为从反应机理,特别是对控制立体化学过程的活性中间体的了解更为重要。日本野依良教授报告了他在锂铝氢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全新的手性还原试剂——将酮还原为仲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达到完全的光学选择。日本村桥俊一教授介绍了在不对称配位体作用下进行烯烃的钯氧化反应,可用于合成不对称的杂环化合物。美国年轻的化学家Vollhalbt运用对钴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结果,方便地进行了天然产物的合成。
会议上所报告的大多数论文是关于进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的研究。这些都是探索性很强的导求基本规律的研究。日本中村晃教授在两次会议上都介绍了他们在Ti、Zr、Hf二茂金属双烯络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方面的最新结果,受到了各国化学家的赞许,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最近的这次会议上,我国学者顾以健教授的“一些有机氮化合物金属络合物的新奇反应”和黄耀曾教授的“二芳铬络合物催化的氟烯烃和氟炔烃的寡聚和聚合反应”都得到与会人员的重视。此外,我国学者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引起各国代表的关注,有的还希望与我国有关研究小组进行合作。
美国达尔教授报告了“金属簇体系合成与结构分析的最近进展”,系统介绍了新的金属簇的制备、鉴定、反应和结构分析。我国徐光宪教授报告了“簇化合物及有关分子的结构规则和(N×Cx)数”,提出了金属簇结构研究方面的新观点。还有不少中外学者介绍了他们在金属簇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这些都反映了金属簇化学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加“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的美、日化学家大多是国际上知名的学者,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内很有成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者是思想活跃的青年科学家,已经在这一领域外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的报告反映了当前世界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水平和前沿性的工作。我国开展金属有机化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队伍。特别是有一批学术基础坚实的老一辈科学家走在前面,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中还有一批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中年科学家和积极上进思想活跃的青年同志,他们提出的研究报告,也得到了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的好评。外国学者对我国近年来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迅速进展和达到的水平都有深刻的印象。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钱延龙钱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