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邦格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论述了心身问题。他首先阐述了事物、特、状态以及过社的概念。其次讨论了突现和层次的概念,认为突现特性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性。最后评价了心-身问题的各种学说。他认为突论的唯物论是最可接受的。

—、问题及其背景

心身问题,即关于精神的本质及其与肉体的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是颇为困难的。然而,困难并不全部是固有的,而是由一些障碍所致。首先,关于心身问题的若干学说有各种偏见。其次,心身问题的每一种阐述都使用了诸如物质、突现特性、状态和事件之类的概念,而这些概念还远未清楚。因此,让我们先来阐明这些概念。

事物,可以被描述成无论什么事物都可以参加另一事物构成第三事物。而两种概念则始终不能结合起来形成第三种概念,例如,紫色数不是一种概念,虽然紫色都是概念。事物有许多特性。我们可以假定,每一事物有大数n个特性。

每一事物的特性都可以用数学术语概念化为一种函数(函项)。事物特性的n个函数可按下列定义集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函数来表示:

定义1:把具体事物的n个特性用时间的实值函数Fi来表示;并且1≤i≤n,于是

1)IF=<F1F2……Fn>:T→IRn被称为给定事物的状态函数

2)值S=IF(t),即在时间t的IF被称为给定事物在t时的状态

3)在时间t和t'的IF的值的有序的一对<SS'>分别称为关于事物在t和t'时间内发生的事件

4)状态的先后连续把给定事物的S和S'这两种状态结合起来称为从S到S'的过程

每一种特性是某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性;同样,每一种状态是某事物的一种状态,每一种状态的变化是某事物或其他事物的一种变化。因此,物理状态是物理事物的状态;化学状态是化学系统的状态;生物状态是有机体的状态;社会状态是社会系统的状态;等等。这一点在心身问题中证有决定性的重要性。

描述一事物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状态函数IF不是先验既定的,而是事物所固有的规律决定的。换言之,即存在着一些法则限制着IF的可能形式。由于限制,IF跨度的顶点不是它的区域IRn的全体而仅仅是它的子集。事物的所有逻辑上可能的状态的集的子集被称为事物的状态空间,或更精确地说,是它的规定的状态空间令它为SIL(x),这里IL是事物x所具有的(“服从”的)规律的集。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突现特性。

二、组合物,突现和层次

温度和熵是原子集合体的特性,不为任何组成部分所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特性,但绝不为组成部分(如核苷)所具有。这些是突现特性的例子,因此将系统规定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不具有的。显然、突现是在所有层次上的。而且更有理由说是在层次之间的。

完全不清楚的是突现和层次的各种概念。这是有理由的。其一,大部分理性主义哲学家是激进的还原论者,认为突现是神秘不可解的。其二,大部分突现论的哲学家是非理性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其三,概念模糊的原因是,科学家一直试图去解释突现,当他们成功时,就给人们他们已经解释掉了的印象。因此,我们最好首先去阐明突现的概念。

我们将关心的是复合物,特别是系统。复合物的特性称之为整体的特性。于是有两种整体的特性:组合的和突现的。能量是一种组合的特性,因为它是事物的各部分所具有的。另一方面,有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有活力。思维就是突现的或不是因袭的特性,因为思维不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为了明确,我们作出定义2。

P是复合物x的特性而不是x的组成部分。于是:

1)如果P是x的某些组成部分的特性,那么P是组合的或因袭的。反之:

2)如果x没有成分具有P,那么P是突现的,集合体的,系统的或是一种完形(格式塔)。

当然,适用于特性的,同样也适用于它们的载体。因此组合物(或仅仅是组合)即这样一种东西,其特性是它的某些组成所具有的东西。突现的东西或仅仅是突现)则是其特性不被其任何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东西。但注意,突现是相对的。因此,思维的能力是灵长目的脑相对于它的组成神经元的突现特性,但它又是灵长目的组合特性,因为它是灵长目的组成部分之一,即脑所具有的。

激进的一元论,主张一切特性都是组合的或因袭的,因此,可以通过直接的还原来解释。激进的多元论,认为有突现的特性(一种本体论的假说),而且这些特性都不能用组成部分及其连接来解释(一种认识论的假说)。而我们对两者都不赞成。

我们承认突现的事实,但主张每一种突现可以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来描述。例如,折射不是透明物体的总体特性,它是相对于该物体的原子的(或分子)组成部分的一种突现特性,然而这些组成部分又都不具有可折射性,然而,总体的突现特性又可以用光和原子(或分子)的电特性的电力学来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是简单意义的。正如不能把可折射性归咎于单个原子一样;只有以电磁波和原子晶格之间相互作用为前提演绎出折射率的公式时,它才是可还原的。

前述的设想可以压缩为二个假设,一个是本体论的假设或关于实在性的假设,另一个是认识论的假设或关于我们对实在性的认识的假设。下面是突现的假设。

假设1,每个系统的某些特性是突现的。

下面则是理性的假设

假设2,系统的每一个突现特性可以用它的组成部分和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偶联的特性的术语来解释。

两个假设构成了可以被称为理性的突现论核心。

大多数生物学家同意事物,特别是生物学的事物,不是建立在杂乱之上而是建立在层次之上。这些层次形成一个角锥体。这样,我们说原子层次和分子物质,细胞层次和有机体等等。而且我们假设,任何较高层次的系统是由属于直接先于该层次的事物所组成的。这种假设作出定义3。

5.1.1

注意两点,第一是,一个层次不是一事物,而是一种集,所以是一种概念。(因此任何一层不能依靠另一层来行动,尤其是高层次不能命令也不能服从低层次)第二是,层次之间的关系既不是部分-整体关系,也不是集的蕴含关系,而是一种可以用组成函数的术语来定义的自成一类的关系。

层次的概念出现于层次假设之中,或假设3。每事物都属于某一层次或其他层次。按照上述定义,一个层次先于另一层次,正是给下一个更高的层次提供系统的组成成分。

个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也就是在进化过程中的它的前体。因此,氨基酸既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又是蛋白质的前体。(而按照整体说则全体先于部分而且统辖部分)。

假设4,每一属于给定层次的复合物是从先行层次的事物中自行装配起来的,譬如说:在自行装配的自然过程中,较低层次突现出较高层次。因而完全新的事物是从原先存在着的事物中突现出来的。所以,突现和层次,远不是形成静态的次序,而是进化过程的特征,是然的或自发的产生的。

假设1,2,3构成了理性论多元论的核心。假设4使这种本体论成为物力论的和自然主义的(代替超自然主义的)。这只是进化理论的普遍应用。

因为精神可以设想为一种与生理有关的突现,精神又可能这样设想为两种不同方式中的一种:或作为一种突现的实体或作为某种实体——比如说脊椎动物的一种突现特性。第一种情况,有些人也许主张:精神本身构成一个层次:这可能是包括在无所不包的多元论的本体论中的心理神经二元论论点。第二种情况,有些人一定会认为,有机体赋予精神能力后便构成与无意识的有机体有关的一种新的层次:这包括多元论的本体论的心理神经一体论的观点。

三、精神问题上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心身问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心理神经一元论,另一种是心理神经二元论。每一种解释至少包含五种不同的学说:见表1,其中‘φ’代表躯体,‘ψ’代表心理(或精神)。

5.1.2

首先研究一下二元论。我们不需要考虑独立论D1因内省和神经科学都告诉我们躯体和精神是相互依赖的。至于心身平行论或同步论D2。精神事件有神经元的‘关联物虽然是好的,但是却很缺乏深入的探讨,除非能够说出精神事件是什么,以及神经关联物关联的本质,根据这些理由,D2在可通过经验资料证实的这一点上是模糊不清的。因此,D2不是科学的假说。

二元论方面,还剩下二个命题,即承认一种物质作用于另一种物质。对于神经元或神经元的集合,我们了解的只是这样或那样的状态:一事物的一种状态终始是n种特性的有序的n组。我们知道什么是神经事件或过程,也就是神经的单元(神经元或神经元集合)的状态的变化。因而我们知道什么是一种神经的单元对另一种神经单元的作用:如果B的状态与A相关而且不同于与A不相关的β的状态,那么我们说A作用于B。总之,我们对神经功能(状态、事件过程)已有了某种概念。

而,这些概念——适用于一切科学——但不能用于精神的实质’。假如它们是精神的实质,那没有人能证明它们是怎样的实质。特别是,注意、记忆和想象还没被证明是一种精神的实质(心理、灵魂或精神)的特性或特性的变化。总之,精神状态、事件和过程的概念不符合当代科学的一般结构,除非它们用神经的术语来解释。

总之,相互作用论恰恰像平行论一样是含糊不清的,即无科学根据的观点。而且不是一种正确的假说,它几乎不能放到经验的试验中去验证。

我们可以作出结论,即心身平行论和相互作用论,虽然在概念上不相同,但都是同样的模糊的,于是我们剩下的就只有心理神经一元论。

心理神经一元论是许多学说的一个大类。M1或主观主义,我们干脆可以把它勾销掉。因为它与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社会科学都不相符合。至于中立的一元论,虽然是用符合自然科学的方式陈述的,然而,甚至其最不模糊的变体,如能力论,也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我们可以略去M1M2,只对唯物论进行研究。

我们区别三种唯物论,即排除一切的、还原的和突现的唯物论。排除一切的唯物论认为,根本没有像精神那样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学说又有二种不同的变种:古代的论点,认为所有的主观现象是由微粒组成的;现代的论点,认为只有神经的事实(状态、事件、过程)。这两种论点都不能把形式和实在区别开来。也即不能把生物所感知的事实即现象)和独立于有机体的事实区别开来。排除一切的唯物论也不能在人科及其最近亲的黑猩猩之间作出区别。总之,排除一切的唯物论可以剔除。

还原的唯物论的论点可以表述为:每一精神状态(或事件或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或事件或过程)。因此,精神与躯体毫无不同。我对前提并无异议,但我认为结论并不是根据前提推出的。

还原的唯物论主张,-身关系只是宏观-原子关系的一种特例。这两者也只是认识论本体论的一种还原。我同意认识认的还原以及本论还原的一半。不论某些或者全部精神的事实怎样被局限,它们始终涉及大量的神经元,而并不涉及神经系统中其他非神经元的组成部分。至于可以还原的论点,让我们用把水还原成水分子的例子来讨论它。

微观还原论者主张,水只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集合而已。但本体论的还原的论点显然是错误的。按状态来说,水的主要的组成是H2O子的集,但不是说除了后者,前者就没有了。这比之“人类社会的组成是一系列的人,社会只不过是一集人。”的说法并没有更多的东西。因此,第一,一事物不是一个集。第二,水的整体是一个系统,因而是有一种结构的东西,不仅仅是组成成分。其结果是有了有突现特性的系统,比如流动性、粘度、透明性等等,这些都是它的分子成分所没有的。确实,我们可以用这些水分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术语来了解所有这些突现的特性。即我们可以把水的宏观特性还原为其微观成分的特性。但这样一种解释并不伴随一种本体论的还原:解释过的流动性仍是流动性。同样,解释过的视觉仍是视觉,解释过的意识仍是意识。因此,本体论的还原论是站不住脚的。

四、突现论的心理神经一元论

现在,我们考察一下突论的心理神经一元论M5这种观点归结为:

假设5。(1)一切精神状态、事件和过程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事件和过程。(2)这些状态、事件和过程是与CNS(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成分相关突现。(3)所谓心理物理关系是CNS的不同子系统之间或它们同其他有机体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条条款是唯物论类型的心理神经一元论的论点。第二条条款是突现的论点。第三条条款是平行论和相互作用论的一元论的看法。倘若我们承认上述假设,那么就可以谈论一下精神现象,而并不跳出生物学的层次。因此,可以用科学意义来叙述心身相互作用。因为目前这些被看作是同一有机体的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例如新皮层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总之,二元论的叙述模式,包含着我们未充分理解的内省经验,而且在心理神经二元论中含糊的概念,在突论的唯物论中变得明确了。突现的唯物论挽救了从神秘的二元论中可以挽救的一切。

突现的一元论有许多富于魅力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1)它通过对远不是非物质的实体的属性的精神事实的假定进行修正使它与自然科学相一致,假定它们是具体有机体中的状态或事件和过程,因此(2)它们可以通过正常的科学程序——种将心理学变为自然科学来替代超自然学科的特征来研究。

于是,突现的唯物论具有灿烂的前景,而且已经提供出显著的贡献。然而,它仍是不成熟的,事实上,突现的唯物论不是一个固有的理论,即一种包含对一系列的心理神经事实给以正确地阐述和详述的假说——演绎系统。突现的唯物论是一种纲领性的假说种既是科学又是哲学的假说。以致突现的唯物论可用一句话概括起来,精神状态形成脑状态的子集它随后是整个有机体的状态空间的子

为了发展突现论的唯物论的纲领,我们需要的是两种不同的然而又互补的一系列理论:(1)把精神表达为CNS的功能集合的一种最一般的理论;(2)说明CNS的各种子集的功能的特殊的理论。心理神经活动的一般性理论将属于本体论和心理学的交接面,而心理神经的特殊理论则是生理心理学的独有的特性。它们的一切将按照正确的术语,用数学的形式来描述。

突现论的唯物论的精神哲学是最好的理论。有下列理由:

1. 因为它避免了神秘的精神实体,而又没有否定精神,突现论的唯物论远比二元论或排除一切的和还原的唯物论更与科学研究相一致。

2. 突现论的唯物论在谈到精拌和物质关系之间的关联时,没有二元论的模糊不清。

3. 不像二元论那样,突现论的唯物论是与科学中的状态和事件的一般概念相一致的。

4. 不像二元论,突现论的唯物论促进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特别是促进神经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它把精神事件当作特殊的生物学事件来考虑。

5. 不像二元论挖掘了一条无法沟通人兽之间的鸿沟,突现论的唯物论与通过精神才能沿着一定的系统逐渐发展而呈现出来的进化生物学相一致,从而驳斥了只有人才被赋予精神的迷信。

6. 不像二元论那样,假定有一种不变化的精神,突现论的唯物论与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表明的脑是逐渐成熟的观点相一致。

突现论的唯物论没有对手能拥有如此多的支持,科学的和哲学的支持,即把精神解释为一种区别神经状态和事件的集的子集。

五、结

心理神经的一元论同包括一切的多元论

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对突现的实在性和对层次的多层性展开了讨论,后半部分捍卫了一种心理神经一元论。矛盾吗?完全不矛盾。我们把精神看作仅仅是在有机体层次上产生的:我们认为,神经元是无意识的一群细胞。因此,我们宣称,赋有精神能力的有机体构成它们自己固有的层次,这些层次可称之为心理系统,我们不认为,精神构成了它们自己的层次,因为没有脱离肉体的精神。总之,在我们的本体论中,精神不构成一种超机体的层次,因为它们根本不构成层次。

同一概念,换一句话说,都可认为精神是与物质有关的突现而并不把精神具体化、这就是说,可以认为精神不是由低级层次的事物组成的事物,而是神经元集合的功能的综合,这是单一经元不具备的。因此,突现论的唯物论看来好像与包括一切的多元论是一致的。

我们认为,论的唯物论只是在心身问题的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的精神哲学。它捍卫了神经学,打破了陈腐哲学和思想体系造成的阻塞。

最后,为防止误解作三点说明。第一是,拥护突现的唯物论并不否定主观经验或内省。拥护突现论的唯物论有利于用神经的术语来理解主观性,鼓励对主观性的控制来代替允许主观性控制研究进程。二是,突现论的唯物论不需要以研究地震或传染病的方式去研究精神。确实,心理学家是科学家中的幸运者,他可以引自许多源泉。当他研究神经回路的多层次,脑的子系统以及完整的CNS时,他可以从神经生理学吸取营养,也可以从内省和行为研究,神经外科、精神病学、比较动物学以及文化研究中吸取营养,他能够掌握许多假说和资料,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检验它的假说。三是,用神经的术语来解释精神不是拒绝考虑精神是脑突现功能的集。此外,突现的解释仅仅是直截了当的:它是一个不从关于某些低层次的理论中推演出来的结果,而是丰富低层次给以增添新的假定和证据。要了解某件事情就是建立这个问题的合适的理论。

Neuroscience,1977年2卷)

——————

*M.邦格原籍阿根廷。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科学哲学教授兼科学哲学基金会主席。一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