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世纪后,现代技术以现代科学为理论基础,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另一方面,在1930年,它又促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陷入经济总危机的深渊之中。这时期,关于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社会作用等有关技术自身的一般理论问题引起了哲学家、科学家、技术家、科技史家等的密切关注。三十年代初,日本开始把技术作为一门专门学问进行研究。这就是1932年以户坂润为首的日本唯物论研究会提出的技术论。

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经历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学——洋——和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分为“和魂汉才”和“和魂洋才”两个阶段。所谓“和魂汉才”,就是以日本固有的精神活用来自中国的科学技术。所谓“和魂洋才”,就是以日本固有的精神活用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论是“和魂汉才”时期或是“和魂洋才”时期,日本的科学技术发展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以发展技术为中心来促进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发展。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盛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相继翻译出版。1932年,一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深的学术界著名人士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户坂润、物理学家和科技史家冈邦雄和技术史和技术哲学家三枝博音为首,包括主要成员数学史和科技史家小仓金之助、富山小太郎,科学史家管井准一,相川春喜等联合数十名科学家和学者成立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组织—唯物论研究会。这个组织是日本第一个由科学家、技术家、哲学家结成的联盟。汤浅光朝称这个组织是“战前的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日本版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唯物论的重要活动是开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他们把日本技术论的研究和马克思的技术观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成为日本技术论研究的出发点。

1932年,小高良雄(铃木安藏)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概念》一文中把技术作为劳动手段的体系进行分析,接着君岛慎一和相川春喜发表了有关论文。1933年4月,户坂润发表《关于技术》,把技术的概念、定义作为研究目标。同年6月,相川春喜发表技术和技术学的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技术是劳动手段的体系”,简称“体系说”。此后,户坂润在《知识分子论和技术论》一文中提出异议,从此揭开了三十年代日本技术论论争的序幕。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唯物论研究会被强行解散,户坂润被捕,死于狱中。战后,民主主义科学者协会继续了技术论的研究。1946年,武谷三男在自然辩证法三阶段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本质论阶段的技术概念和定义,这就是战后在日本流行的武谷技术论。1977年中村静治的《技术论入门》出版,循着体系说的基本思想,进一步规定了新的技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