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穷乡僻壤,人们经常为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而遇到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断到处移动的人来说,并不总是可能烧开水或者储存足够量的饮用水。一家瑞士公司,卡他丁(Katadyn)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制造了一种口袋大小的过滤器,这种过滤器将为那些搞不到未受污染水的人提供方便。制造者说,这种过滤器不需加入化学药品就能消毒,并具有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质和盐分的优点。这个精巧的装置长只有25厘米,重仅650克,内装有一个能自我消毒的“烛形物”,这个“烛形物”是由质量很好,具有渗透作用的陶瓷材料制成的,这种陶瓷材料可以消除那些经水传播疾病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引起伤寒,痢疾,霍乱和大肠杆菌病。

卡他丁过滤器的有源元件是它的内面衬银的陶瓷软片,这个软片可以使水得以消毒,而其本身却不溶解到纯化的水中。一个水泵可从池塘或小溪中吸水,饮用水便从顶部的一个小龙头中流出。这个软片很容易清洗,从而使这个装置可以使用多年而不用更换零件。

[陈剑平译自Asiaweek1982年12月17日]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吗?

英国糖尿病协会正向糖尿病患者建议更改他们的饮食——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减少脂肪。

过去,医生们认为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靠蛋白质和脂肪性食物来维持身体的能量需要。

但是,现在已经证实,血液中大部分葡萄糖是由肝产生的。血糖的多少取决于全部食物的总的能量,而不仅仅取决于碳水化合物。

在亚非国家,谷类是主食。这些国家的糖尿病患者吃了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无明显的副作用。而且死于冠心病和动脉疾病的比起西方国家来要少得多。英国糖尿病协会相信这是由于西方糖尿病患者被鼓励吃多脂肪饮食的结果。因此,鼓励他们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平衡他们的能量需要。

尽管如此、由于被迅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患者很不利,所以他们应尽量多吃

[钮效东译]

第二代人造心脏将日趋完善

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日巴尼·克拉克的心脏被贾维克-七型人造心脏替换之日起,到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克拉克因肺部感染去世之日止,第二代人造心脏把一个人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整整一百一十二天!回忆在克拉克的手术刚做完后的第四天,全世界各国的心脏病专家在华盛顿召开了国际血液循环系统研究会。在十分紧张的气氛中,专家们讨论了第二代人造心脏的不足之处,研究了克拉克的日后生活自理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把人工心脏机、心脏起搏器等称为第一代人工心脏,把能全部植入人体的人工心脏称为第二代人造心脏。第二代人造心脏在体内一般能埋藏三年以上。导线通过胸壁连接到皮带上的电池。心室和心房用聚氨酯制成,固定在一个铝质支架上。聚碳酸酯的瓣膜环上装上了涤纶制成的瓣膜,一个小型空压机和整个心脏联接一气。贾维克七型人造心脏就是这样组成的。根据美国的估计,批量生产时人造心脏的造价约为二万四千美元。目前用于移植手术的花费为七万五千美元,以后每年检查护理的费用为一千八百到八千美元。

专家们做了大量动物试验。有一头小牛靠人造心脏活了二百六十四天。动物最后致死原因往往是由于人造心脏心血管血栓阻塞所引起。这是因为材料的抗排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血液容易凝固成小血块。此外,材料的钙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几年前,人们用聚氨酯代替硅酮,但是同自然心脏的心肌组织比较起来,聚氨酯在血液的相容性能及耐用性能等方面都远为逊色。目前在马赛,拉乌尔· 蒙蒂埃教授正在用一种新的碳的化合物制造心脏,他说这种材料抗排异性能极好,这种材料是一种血液能够浸入的多孔物质,血液浸入后,这种材料就成了一种“活性”组织。果能如此,那么第二代人造心脏目前尚存在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周元编译自Science et Avenir,1983年1月]

植物怎样辨味它的食物

达尔文对于肉食植物的爱好、包括茅膏菜属植物的异乎寻常的运动。他发现那些指状棒形的腺体迅速弯向一个触觉刺激,几个小时后整个叶片围着它的被捕食的猎物渐渐地卷起来,像个手掌。这个慢慢地卷起来的运动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化学物品,从肉类和乳酪到茶叶的浸出液引起。但是,这个灵敏的辨味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则一无所知。现在两位德国植物生理学家已经揭示,这涉及到一种在植物体内决定着许多其他弯曲运动的激素。

海德耳堡大学的马丁· 勃(Martin Bopp)和英·韦勃(Inge Weber)已经研究了好望角茅膏菜对于小块荷兰干乳酪的反应。在叶片上放了这种乳酪3~4. 5小时之后,好望角茅膏菜的叶子开始向它弯曲,乳酪块愈大,叶子的运动也就愈烈。与此相对照,这种茅膏菜对象乳酪样本一样大小的玻璃球则不起反应,显示了捕捉动物的陷阱是对乳酪的化学“滋味”而不是对它的重量起反应。但是,当研究者在乳酪“食物”里加进了20微升1毫克分子浓度的3-吲哚乙酸(IAA)后,这种弯曲运动便大大加快,而把吲哚乙酸单独施用于叶子的任何部位,则能起到酷似乳酪的作用。

为了搞清楚IAA在正常情况下是怎样参与起作用的这个问题,鲍拍和韦勃通过使用阻碍IAA的代谢或运输的化学药剂来拦阻卷叶运动机制。

应用2、3、5——三碘苯甲酸的实验表明,乳酪激发引起叶片顶部的IAA的“蓄水库”流出大量的IAA来,随后使得叶子向乳酪一边不对称地迅速生长,这样就产生了弯曲运动。IAA流向植物的被刺激的部分与大家所熟知的植物向光运动和向地运动中的情况非常相似。但是茅膏菜属植物的叶子实际上是怎样“辨味”它的乳酪块或野生环境中的昆虫,在以前还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李林初译自New Scientist,1982年4月]

苏联电网通向西方

1982年11月,欧洲35国于马德里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苏联代表再次强调了关于在电力供应方面加强东、西方联合的重要意义。

苏联曾于1975年在赫尔辛基首次提出建立一个跨越东欧、西欧的统一大电网。由于大电网跨越好几个时区,造成时差,因而在电网的一端出现用电高峰时,另一端仍然处于低峰阶段。从全局看,电能的供求可得到自然平衡。例如,在巴黎出现高峰负荷的时刻就比在布拉格出现得晚些。这样,原来准备应付高峰负荷的发电容量,在大电网建成后就可作为蓄存容量供统一调度。

苏联方面宣称,由于在国内使用了跨越11个时区的电力网络,他们已节约了大约1万兆瓦的电能,这相当于五个大型电站的总发电量,每年可节省16亿多卢布。

占全俄总发电量90%以上的700多个发电站联接在一起,构成了“苏维埃”电力系统。它又与东欧地区的“米尔”电力系统(又称和平电网)相连,总称为联合电力系统。这个大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30万兆瓦。米尔电网实行集中控制,控制中心设在布拉格。而在理论上这个电网呈开环状态,任何国家的电网都可以并入运行。苏联已和挪威、土耳其,芬兰签约,现在又与奥地利签订了双边协定,以实现电力的“进出口”。

苏联的同盟国主要依赖乌克兰地区日益增多的核电站提供电力。(波兰电网与基辅附近切尔诺比核电站的联接就是一例)到1985年,苏联赫麦利尼茨基的又一新核电站将向750公里以外的波兰热舒夫供电。位于哈萨克的伊奇巴斯图兹煤田建立的坑口电站,将采用1150千伏的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向2500公里以外的乌拉尔的切里宾斯克供电。另一条1500 kv特高压输电线将把西伯利亚的坎斯克、钦斯克与西部地区的坦波夫联接起来。当以上这些输电线路建成以后,苏联电网将通向西方。

苏联认为,他们与东欧盟国的联合大电网使电能的统一调度极为便利,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东、西方国家之间联合电网的建成将使双方经济效益在原来基础上再翻一番。

[梁欣编译自New Scientist,198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