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昆虫的抗药性、害虫的再猖獗和农药的严重污染,是随着近代表药大规模应用而不断出现的问题。在提倡对害虫综合治理中,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以达到正确、有效地使用农药,是件重要的事。
马卡尔弗(Matcalf)认为,如果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日称之为“农药时代”,那么在作物保护方面的杀虫剂作用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始于滴滴涕开发利用、有机合成杀虫剂全盛的“乐观时期”(1946 ~ 1962年);始于卡逊(Carson)女士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对农药公害提出警告的“怀疑时期”(1962 ~ 1976年);“害虫管理时期”(1976年至今)。也许可以这样说,昆虫抗药性问题的产生犹如“乐观时期”之私生子。
我国从1955年时起,在青森县、北海道、佐贺县发现杀螨剂对防治果树害虫红蜘蛛没有效果,而成为议论的话题。以后,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I960年在香川县发现一六O五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显著减退,翌年在高知县和香川县分别使用马拉硫磷、甲基一六O五的防治效果亦显著减退,因而引人注目。问题都是从农药被使用的第6 ~ 8年发生的。昆虫抗药性的问题,在多用药剂防治的国家频繁出现。据1975年报道,抗性害虫实达364种,其中大部分是农业害虫(225种)。
所谓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发达,准确地说,是喷洒杀虫剂使昆虫种群抗药性发达,杀虫剂对昆虫个体不再有强的毒杀作用了。在自然界的昆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基因)强的个体(或种群),由于连用杀虫剂,经若干昆虫世代的淘汰,导致抗药性强的个体的比例增大,作为昆虫种群的抗药性也就发达起来了。因而,有关抗性的研究,必定可以采用对同一种昆虫的抗性系统(种群)和敏感性系统(种群)之间比较的方法。
杀虫剂特性是昆虫抗药性发达的主要因素,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昆虫所处的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如表)。
因此,减免昆虫抗药性的办法有:避免连续使用沿用已久的杀虫剂,实行多品种农药的轮换使用,减少农药喷洒次数,避免有利于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大的防治技术措施(如大面积地区统一喷洒),引用能提高环境抗虫性能的防治技术(如隔行施药以保护天敌),寻求防治技术的综合化是重要的。河野曾提出几点作为今后改进的建议:① 对农药的毒性方面有安全使用的规范,同样的对抗药性问题也要制定规范(如喷洒浓度、次数等);② 对农药评价衡量的标准,必须从杀虫力方面转到防治的效果方面;③ 希望能开发使用对天敌不利的影响少、在生理上具有多种效应的农药。
在今日的“害虫管理”之中,虽然天敌利用是作为与杀虫剂、激素治虫、不育技术等并列的重要防治手段,然而因杀虫剂的喷洒而导致天敌减少,结果惹出害虫反而增加的事实也不少。为什么喷药结果使害虫抗性发达而偏偏消灭了天敌呢?据以前有关报道,天敌抗药性发达的事例不过是捕食性螨类5种、瓢虫和食蚜蝇各1种。据桐谷、中筋研究,天敌类的抗药性比害虫的抗药性难于发达的理由/曾作如下几方面的解析说明:从生理方面看,植物中体内含有有毒物质的种类不少(如烟草的尼古丁),这类植物必定也有害虫,许多的植食性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分解有毒物质的能力。但是,成为天敌类饵食的昆虫类体内带有毒物质与植物比较远远为少。对食物中有毒物质的分解能力(分解酶的作用)的差别,就是所能看到的害虫与天敌抗药性发达难易的生理基础。其次,从生态学方面看,由于处在食物链上位的肉食性动物(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只不过是处在食物链下位的植食性动物(害虫)的十分之一,遗传变异性也比植食性动物少,所以捕食性天敌抗药性发达的概率也就低。寄生性天敌抗性发达的比捕食性天敌更为困难,喷洒杀虫剂对寄生在寄主内部的天敌没有直接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寄生的场合中选择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个体具有同样的抗性基因的天敌,才有可能期待获得。其他方面,从生物学特性来看(生活史),天敌明显地比害虫处于不利抗性发达的条件。
在红蜘蛛类的捕食性天敌中,捕食性螨类的几个种,正被作为优良的天敌利用而被注目。其原因是由于捕食性螨类的整个生活史,都与红蜘蛛栖息的场所一致,可以经常地捕食红蜘蛛,而且有的种类的繁殖力比红蜘蛛还强。但是,由于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的病虫害种类多,故防治红蜘蛛仅单靠天敌的生物防治是不够的。因而,作为天敌的捕食性螨不得不承受人为防治红蜘蛛以外的病虫害而施用农药的影响。大约十年前,在北美发现法拉斯捕食性蜗(Amblyseius fallacis)具抗性的事例,据Motoyama(本山)等报道,最初仅发现这种捕食性螨对谷硫磷(azinphosmethyl)之类的有机磷杀虫剂显示出高的抗性,然而以后又在世界各地发现这种捕食性螨对许多别的有机磷杀虫剂,对破坏昆虫神经系统的氨基甲酸脂类的杀虫剂或触杀剂的抗性也发达。因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并用就更为可能了。
在红蜘蛛类的综合防治的体系中,有关抗药性的捕食性螨天敌的利用方面,有被北美果园确认的对有机杀虫剂抗性发达的Amblyseius fallacis和Typhlodromus occidentalis两种。这两种抗药性的捕食性螨已被引进荷兰、澳大利亚的果园。克罗夫特(Croft)在密执安州苹果园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根据红蜘蛛类(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与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和天敌(捕食性螨A. fallacis)的比率,决定对红蜘蛛防治措施的简便方法(如图所示)。平均每一苹果叶片红蜘蛛数量在7只以内(害虫允许数量水准以内),不必进行人工防治。平均每叶片红蜘蛛数量达到7只,而捕食性螨密度低于0.08只时(范围①),可喷洒选择性杀螨剂。天敌和红蜘蛛的比率在② ~ ③范围时,要减少选择性杀螨剂的喷洒量,避免捕食性螨的减少。一到范围④时,由于利用捕食性螨防治红蜘蛛可能有50%之成效,故可暂且等待一周,如果红蜘蛛数量增加再使用药剂防治。当两者比率在范围⑤ ~ ⑥时,由于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可能见效的概率更高(50 ~ 90%以上),故不要急于用药剂防治。
日本也曾于1979年由密执安州立大学引进法拉斯捕食性螨(抗药性系统)。目前正在北海道大学农学系、千叶大学园艺系以及北海道农业试验场进行应用的试验研究。
[《化学と生物》(日),1982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