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时期,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将按照统一计划全面观测彗星。
天文学家研究哈雷彗星时的共同协作
哈雷彗星是周期彗星中最亮的彗星,它的绕日公转周期为七十六年。但是,许许多多研究者联合起来观测哈雷彗星已非第一次了,还在1759年,数学家克雷洛(А. Клеро)、天文学家拉兰德(Ж. Лаланд)和有名的轨道计算学家列波特(К. Лепот)在计算出了哈雷彗星的轨道根数及星历表之后,他们就曾预言,哈雷彗星将会回归。后来,天文学家果真在哈雷彗星星历表预报的位置附近观测到了哈雷彗星。
1835 ~ 1836年间哈雷彗星第一次科学的天文观测研究计划是由斯特鲁维(В. Я. Струве)作出的,这次计划的观测结果是,建立起了彗头与彗发形成和发展的布列基兴(Ф. А. Бредихин)理论。当然,布列基兴的彗发分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继后,在1909 ~ 1911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现的时候、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Э. Ъарнард)、柯姆斯多克(Дж. Комсток)、柏拉因(К. Перайн)和俄国天文学家玻克洛夫斯基(К. Д. Покровскчй),米哈依洛夫(А. А. Михайлов)就力图组织哈雷彗星国际观测工作。他们把观测哈雷彗星的详细指南分别寄往了世界的许多天文台。各国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于是召集了许多具有小望远镜的天文爱好者积极参与哈雷彗星的观测。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天文学家获得了哈雷彗星的广泛观测资料。但是,由于当时世界上还未成立国际天文协会,所以哈雷彗星的整个研究进行得不大协调,使世界上的科学家未能联合起来一起去揭示宇宙之谜。可是,在哈雷彗星于1985 ~ 1986年再次出现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次国际天文协会制订了详尽的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研究计划,并且有的国家还发射宇宙探测器去与哈雷彗星彗核相会。
哈雷彗星观测计划的思想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弗利德曼(Л. Фридман)于1979年提出来的。他向美国国家航空与宇航局提议深入研究本世纪八十年代的哈雷彗星观测计划。佛利德曼的思想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于是他与别尔克茨拉尔克(Дж. Бертстралк)、约曼斯(Д. Иоманс)及牛拜恩(Р. Нью6эрн)一起着手制定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方案。经不同天文会议(包括1982年举行的国际天文协会第十八届联合会)的详细讨论和说明之后,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的方案得到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普遍支持。国际天文协会通过了这项计划,并规定1985 ~ 1986年为“哈雷彗星国际观测年”。在这时期世界各国将尽可能协作一致观测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的使命是促进和鼓励各国研究人员都来研究哈雷彗星;尽力促使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标准化;保障观测资料和结果都按统一方案记录。哈雷彗星国际观测中心还将收集一切有关哈雷彗星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科学家、新闻界和广大舆论界。但是,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统一使世界各国专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进行的地面观测协调一致。
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机构
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的两位领导是牛拜恩和拉耶(Ю. pae),他们分别为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帕萨丁中心(在西半球)和班堡中心(在东半球)的领导。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欧、亚、非洲的观测网是通过班堡中心取得业务上联系,而西半球的日本、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则通过帕萨丁取得业务上的联系。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取得的一切观测资料将在帕萨丁和班堡汇总。
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领导中心还发行刊登有哈雷彗星档案资料的刊物,一直发行到1989年底止。这些刊物只刊载哈雷彗星的观测资料不作解释,而对哈雷彗星观测的解释将及时在有关科学杂志上报道。在帕萨丁还计划定期出版《IHW New Letters》和《IHW Amateur Observer's Bulletin》杂志。这两种杂志的编辑是擅长编著天文爱好者观测参考书的作者爱德拜尔克(С. Эдберт)。
参加到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的代表有:苏联的萨克捷耶夫(Р. З. Сатдеев)、欧洲太空通讯社的列依纳德(Р. Рейнард)、日本的希劳(К. Хирао)、美国的法克哈尔(Р. Фаркхар)和布朗(Р. Браун)。而且,苏联还计划发射“维伽”火箭,欧洲太空通讯社还计划发射“焦托”火箭,日本计划发射“行星一A”和“MS-T5”火箭;这些计划都是发射火箭飞往哈雷彗星、可是,美国则计划发射“ISEE-3”和“OSS-3”卫星以在地外空间观测哈雷彗星。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领导还打算把彗星宇宙探测结果的一切资料归入哈雷彗星档案资料中。
哈雷彗星的研究方面
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开设协调观测哈雷彗星的不同科学工作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工作都由有名的专家主持。现在,我们把哈雷彗星的七个研究方面陈述于下。
天测服务是从1982年10月16日(当彗星刚发现时起)就开始工作。对哈雷彗星的最初观测可以确定它的轨道和过近日点时间(即1986年2月6日)。然而,进一步精确测定彗星的位置和星等还可改善它的轨道和星历表。地面观测者和从事准备使火箭飞往彗星的专家都对彗星准确的位置和轨道很感兴趣。因为从1986年1月中旬到2月底哈雷彗星将与太阳重合(即彗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所以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不见哈雷彗星。宇宙探测器是在1986年3月6 ~ 13日间飞到哈雷彗星彗核附近,在宇宙探测器飞到彗星近旁前一、二周内就获得有关彗星的精确位置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天测网的这项工作就由最有经验的天测观测者负责。天测服务网还计划编制供测定彗星坐标的参考星表。这些坐标将从业务上转到哈雷彗星国际观测组织中心去计算彗星的星历表。
大尺度现象服务是要借助分辨率高的天体照相机拍摄出高质的彗星照片,这些照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研究彗星形状将怎样发展,等离子体彗尾将发生多迅速的变化,同时还能研究彗星离太阳不同距离时彗头和彗尾中尘埃粒子和气体的绝对分布。从而,我们就能得以揭示控制彗星大尺度现象的机制9在把彗星等离子体彗尾现象与太阳风动力特性比较后,研究者就能进一步可靠地研究利用彗星探测太阳风。彗星大尺度现象服务将把它的作用与宇宙探测器的探测工作互相配合起来。如果把地面拍摄得的彗星像与用宇宙探测器在彗星近旁拍摄的照片重叠起来,那么我们就能得到第一张彗星的立体照片。
彗头附近现象服务将是对彗头内部区域进行照相观测。彗星这些区域的气体尘埃分布是不均衡的;因为彗核及其表面的结构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彗头附近的气流是不对称的。结果,在彗头内可观测到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晕圈、光线和气壳,分析这些结构的演化可以探讨彗核表面的大尺度构造,研究彗核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及其自转周期。
测光和偏振服务是用地面观测和通过宇宙探测器分析彗星电偏振观测,由地面偏振观测计划测定出彗星辐射的不同波长偏振度与相角(太阳、彗星和地球的夹角)间关系。对哈雷彗星作连续偏振巡视观测,可以查清许多规律,这对认识彗核的尘埃大气和表面层的本质很重要。
光谱和分光光度服务是为了取得哈雷彗星离太阳不同距离的光谱照片,这些光谱照片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彗星的化学组成,研究彗头和彗尾中气体的运动速度及物理条件。
射电天文服务是力图接收彗核在微波波段的自身热辐射,同时还将开展寻觅氨基酸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的工作。研究彗星分子厘米和分米波段的光谱,我们将能得到有关彗星大气物理条件的详细信息。雷达观测将能提供有关彗核直径、自转及表面物理本质的资料。
红外服务应是研究波长1—500微米彗星尘埃的热辐射,以便阐述彗星微尘的本质。通过红外观测专家们期望测定彗星离太阳不同距离时微尘的大小、成分和空间分布。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尤其注重天文爱好者观测哈雷彗星的组织工作和工作的协调统一性
苏联研究哈雷彗星的计划
在顾及到苏联科学家对彗星天文学的很大贡献及苏联天文学家积极参与哈雷彗星观测的重要性之后,苏联的哈雷彗星研究者们共同制定了构成哈雷彗星国际观测计划的一部分内容,——他们的哈雷彗星地面观测计划。苏联的哈雷彗星观测计划工作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天文台领导,这是一个在彗星天文研究方面著名的天文台。为了更好地研究哈雷彗星,苏联还成立了一个由各加盟共和国和苏联专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领导是苏联科学院主天文台台长雅茨基夫(Я. С. Яцкив)。
根据哈彗星天测观测计划,苏联将有17个天文台和15个天体物理台用目视观测法参加哈雷彗星观测。
为了更好地研究哈雷彗星,苏联还将计划建立两个设置有同型仪器专为观测哈雷彗星的天文台。这两个专业天文台中有一个是建立在乌兹别克斯坦马达纳克山,另一个则建立在托利赫城的玻利维亚。这两个专业天文台都装置有60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用这种仪器既能作光电、分光观测,又能作偏振观测。
1983年3月底,苏联在基辅举行了哈雷彗星苏联研究计划的工作会议,会议委托许多科学家用统一的仪器从各种不同方面去研究哈雷彗星。
苏联执行地面观测哈雷彗星的计划是从1983 ~ 1987年的一个很长时间。开始主要观测任务是由位于苏联中纬地区的天文合作,而在哈雷彗星接近近日点时,就由苏联南方的天文台观测。以后继续跟踪观测,直到通过近日点。在哈雷彗星亮度极大时期和它最活跃时期将由玻利维亚的专业天文台观测研究。
因为哈雷彗星于1983-1987年将数次与太阳相合,所以苏联的观测计划将在哈雷彗星几次可见时期分别执行。
[Зеuля u Вселенная,198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