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灭绝并没有结束。当前,在某些生物领域内,人们担心下一次灭绝近在咫尺,而且它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

1983年8月,生物学家和生物地理学家在亚利桑那举行国际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生物灭绝的历史和灭绝的原因。与会者一致认为,生命物种的数量和种类正处于急剧下降的边缘,也许会下降到6500万年前出现的那种灾难性大灭绝的程度。大家还认为,这一灭绝事件很有可能在未来100年内发生,可以断言,至多不超过200年。

大灭绝的发生,将是由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较贫穷国家间发展农业的竞争和骇人听闻的滥伐森林引起的。虽然,热带森林大约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但那里至少集中了世界66%的生物区系、动物、植物、鸟类和昆虫。近年来,热带森林被毁的速度每年约为10万平方公里。在本星球的其他地方,城市发展、化学污染(特别是水道和海岸生态系的污染)以及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稳步增长,都是大量物种面临的新问题。

在近期内首当其冲受到威胁的动物物种将是人类。如果大灭绝确实即在眼前,人类则是最惹人注目的牺牲品。尽管我们人口众多,但我们现在就应该把自己划归为危险迫在眉睫的物种。这是因为,我们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其他脆弱的物种,而且作为社会种类,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相互依存。

不过,不必为地球本身的生命担忧。灭绝涉及的区域再大,破坏的程度再严重,也不可能结束地球的生命。即使我们在某些预计会朝大灭绝发展的自然事变上,再增添全面核大战的放射性暴力,我们也永远不可能消灭所有一切东西。我们也许会把多细胞的动物和较高等植物的种类减少至寥寥无几,但是这些物种的细菌和细菌的寄居病毒依然存在。由于大面积死亡为它们创造了不断扩展的生态系,它们的数量大概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本星球则将回到10亿年前的状态中,在进化的随机自然状态下,除了可以肯定诸如人类这种物种不会重新出现外,将无法预言未来的进化过程。

如果生态学家的预言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些新的问题,是一系列需要每个人密切注意的难题。它不光是一个由各国处理外交政策的专家来解决的国际问题。人类正在耗竭地球的资源,正在改变大气层的结构,正在削减那些我们要依赖的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人类全然不能像现在这样继续生存下去。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要是我们认为我们能把地球信手拈来,似乎它既是农场,又是公园,又是动物园;还要使其归化,而我们自己作为物种能照样生存下去,那简直是天大的愚蠢。

不久以前我们还坚信,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这些。我们把昌盛视为人类的自然命运。过去我们错误地认为,大自然的进化过程应是:最强大的物种要占统治地位;弱小的物种将被毁灭、被吃掉、被用于其他方面,或被一脚踢开。大自然愤怒已极。这一切,我们都应该更好地加以了解。

世界生态系面临着两个由我们一手制造的威胁。要消除这两大威胁,必须由人类来完成。

首先,由于我们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越来越多的能源,我们已经在开始自食这种破坏行为的后果了,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改变地球的气候,但毫无疑问,在今后两个世纪内必然会使之改变,而且还可能提前。我们燃烧矿物燃料和木材,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导致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了若干度。这样,我们扰乱了大气层组织的平衡。我们的冒险还不仅如此。污染产生的氧化氮正在消耗大气层外面一层薄薄的臭氧。提起臭氧,人们老是爱把它比作人类抵抗皮肤癌的保护层。这恰是我们考虑全球问题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耗尽臭氧层会带来相当严重的生态后果,紫外线波带的频率每增加50多,就会使高能端的能量放大50倍左右。这些波长的能量对植物叶子,海洋浮游生物和许多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最终会使绝大多数的陆地动物失明。

为了对未来的危险认识得更清楚一些,我们应该对地球的日常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方法之一是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开发世界空间的技术。国家航天部的规划单上列有一项“全球可居住性方案”。该方案将对地球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作一次深入的、精细的研究。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国家航天部为进行这样一项周密的、年复一年的研究而配备的设备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而且,如果该科研项目能有充裕的资金,更好的设备还会应运而生。已安置在空中的仪器已能大量地记录下海洋中叶绿素的浓度,并能推断出生命的稠密度,地球各处森林、田地、农场、沙漠和人类生活区的精确分布情况,地球两极大片冰积块群的季节性活动和雪量的分布及深度,内外大气层中的化学元素,地球水域的上下游流域,等等。现在就开始本星球是办得到的。为了整个生态系和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切物种,我们要及早地发现任何反常的迹象。

如果“全球可居住性方案”能按计划进行,它将成为国际科学研究中最有益最富有成效的范例。它需要最优先考虑的资金问题,是该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但眼下,这一可能性还极微小。该方案的不利因素是它的效益要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显示出来,这意味着一开始就会碰到政治上的麻烦。它不是一项马到成功的工作,不是今后几年内能完成的研究,而是今后几十年的事情。它也不是一项廉价的研究项目,那就是说将会在国会内外为了财政预算而争执不休。末了,这项研究育求于科学和技术领域中许多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它实质上需要的是地球上每个国家的科学家们专职和稳定的通力合作。这将是最棘手的国际政治。然而,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一科研计划应该并且要尽早付诸实施,因为这门科学所帮助的对象,是在这个已知的宇宙中最有趣最美好的物种。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地球的生存力面临着两大威胁。第二个威胁也正笼罩着地球,而且日趋严重。这一威胁便是热核战争。

《科学》杂志最近发表了某生物学家和气候学家委员会在“关于核战争的长久生物后果”会议上宣读的论文。根据论文的理论,下述事件极有可能发生。

假设大多数或所有的核爆炸都在地面进行。爆炸所释放的烟尘进入大气层后,足以使处在烟尘之下的整个北半球变暗,为时数月至一年。99%的阳光将被隔绝在外,内陆的地表温度会急剧下降至-40°C,严重冻坏大面积植物扣森林。在热带地区,森林的消失将导致地球上大量物种的消失。海洋表层的光合组织和浮游生物组织将被杀死,很多海生食物链的基础也会被毁掉。

新的大幅度的海洋——大陆气温变化率将在所有沿海地区引起前所未有的暴风雨,使许多浅水生态系遭到毁坏。

估计,核爆炸火球下风处的放射性微粒回降,会使周围500万平方公里地区在48小时内暴露在1000拉德以上的辐射之中。这超纪录的辐射足以杀伤受影响地区的大多数脊椎动物和几乎全部的植物,包括形成北半球亚寒带森林的针叶树。

爆炸过后几个月,情况将变得更糟。臭氧层会消失或近乎消失。这样,一旦烟尘消散后,地球就会完全暴露于致命的紫外辐射下。十亿年前、只是由于臭氧的保护作用,复杂的、多细胞的生物体才得以在生命中赢得立足之地。这些生物中的绝大部分至今仍然一如往常,对紫外线毫无抵抗力。

假设核战争只限于在北半球进行,南半球受的影响固然会小一些:但是,整个地球仍不可避免地要遭受主要由严寒带来的广泛性的破坏。

放射性和寒冷对细菌种类的影响要小于对较高等生物体的影响。可是,火球最初释放的热能或核爆炸引起的大区域风暴性大火和毁灭性大火灾照作会把生存在土壤中的许多细菌杀死。

到底有多少生命形式将被永久地消灭,这还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幸存的物种或许会重建自己,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然而,除了肯定任何事物都将改变这一点外,我们无法预言哪些物种将重建自己,它们所建立的又是什么样的系统。

如果这样,人类是否能继续生存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诚然,人类的一部分将会渡过难关继续活下去。但他们的生存环境远较100 ~ 200万年前我们这一物种刚出现时的生存环境恶劣得多。

文明和文化的记忆将一去不复返了。即使那些零落的幸存者具有人类的脑子和记忆的天赋,但环顾四周,他们所能得到的将只是一种把如此巨大的毁灭加之于这样美好生物的犯罪心理,以及一笔用以贫穷起家的微薄遗产。

[Foreign Affairs,1984年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