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主要决定于科技文的功能,而科技文的功能主要是传达内容,它有如下的特点:
一、句法变化范围较小,科技文有一套比较固定的表达模式;
二、由于专业术语是构成内容的主要成分,词汇变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由于科技文的语言使用标准比较固定,作家个人语言风格差别不大;
四、科技文的针对性较强,读者一般具备有与作者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
从科技文的功能和特点出发,可以导出科技翻译应重视的问题:
一、科技语体的语法、句法比较单一,但结构严谨、逻辑层次分明,形成一个旨在传达信息的有机体。译者应把文章的逻辑关系、连贯的意义成分毫不含糊地在译文中反映出来,达到译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前后一致。
二、语法只是组合意义的“链轮”,专业术语有着“链条”的功能,它负载着信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准确地翻译术语至关重要。翻译术语就是要把术语的概念、亦即反映概念的特有属性的事物或概念外延忠实地表达出来。 ·
三、科技文的客观具体性使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很少附加一些概念内涵意义成分(文学作品中的雅语、俗语、成语、比喻、形象化语言、书面、口头语等多种形式往往还包含着作者个人赋予的内涵意义),因此,译员不应追求什么“神似”,画蛇添足,进行二次创作而走失原意。
四、科技文有一定的语言使用标准。译者应遵守母语的使用标准,也就是语言要规范,避免口头语、方言等。但是,科技翻译也要考虑“语用”(“语用学”为研究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例如,一篇法律条文,其读者不只限于为数不多的法学家,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能看懂,翻译有时要使用一些通俗、大众化的语言,而取代纯法律性的语言,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因为科技文不起任何怡情作用,译文必须讲究语言的经济性,做到言简意赅。
要兼而有之地同时满足上述各种要求并非易事。翻译实践证明,这些要求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往往相互矛盾,发生矛盾时,翻译的着眼点始终应放在内容准确性上。由此出发,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科技翻译的最高要求: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文和译文的交际功能应相等、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有目的性的,所以原文和译文对双方读者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应相等。但是“相等”这一概念还十分含糊,下面我们大致地解析一下“相等”。
众所周知,不同的语言不仅只是语言系统上的差别,语言还具有民族特征。就词汇来说,它所反映的概念范围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相等,下面举例说明词汇意义的对应情况或程度;
1.概念上完全相等。如:
2.一个概念实词有多个(潜在的)对应词。如:
3多个概念实词(潜在的)有一个(潜在的)对应词。如:
4.词文概念上有部分对应关系,它们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有广狭之分。如:英语“gun”除了“枪”的释义外还有“炮”的意义成分,这不一定是多义问题。又如,marrige表示男女双方的结合,汉语中就有“嫁”(女儿)、“娶”(媳妇)之分,因此,marrige同时有“嫁”和“娶”的意义成分“嫁”、“娶”分别交叉于marrige一字中。
5.一个原文词没有成对应的或最后确定的概念实词,这主要包括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如:
runner只是旧词新用,严格地说,它不能与常用释义同日而语。这方面的词很多。如infrastructure→(社会或国家用以发展经济、军事等的)基础结构(如教育、交通运输、通讯),如果译成基础结构自然会引起误解。(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