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顷小麦可提供0.25吨蛋白质,一公顷大豆提供0.8吨蛋白质,而一公顷烟草却能提供3.5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是从烟草的绿色物质中获得的。在离地面10厘米的高度将烟草割下来,弄碎,用不同的化学剂加工,以便更好地分离出蛋白质。然后进行压榨,榨出的汁液倒入离心机,分离出蛋白质。尼古丁留在榨干的物质中。

从烟草中获得的蛋白质外表象蛋类蛋白质,没有任何异味。它的营养价值比酪蛋白高。这种烟草蛋白质可添加于各种食品,代替蛋类蛋白,压榨过的物质可作制药工业用的重要原料。

(胡承明译自苏《知识就是力量》1987年第4期)

外星文明与UFO

八月二十七曰晚,上海、福建等地出现了不明飞行物 – UFO,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使人们联想到了外星文明。这里摘译的一篇题为《外星文明与UFO》的问答,供对UFO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问:探索外星文明的现状如何?

答:目前,全世界正在利用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对外星文明进行系统地探测。这种波长就是中性氢原子发出的电磁波,充斥于宇宙的每一角落。可以说,凡宇宙中的文明都会知道用它来进行通信联络。今天,我们除了利用电波,还采用新的激光手段来探测外星文明。

作为探索外星文明的线索,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

(1)作为技术活动的电波发射。例如地球上用于电视广播所发射的电波,虽说是地球文明目前所拥有的手段,但也能够在距十亿光年之遥的远处被检测到。

(2)发达的文明以近于光速的速度来实施恒星间的飞行。

(3)外星人拜访过太阳系和地球的痕迹。

(4)外星文明的天体工程学活动。

我们从开始实行探索外星文明计划到至今,已有20余年的时间,若考虑到宇宙的广度,那么20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虽说当前还未得到研究成果,但也不能否定外星文明的存在。

问:根据宇宙进化论的最新数据,宇宙的年龄约为150亿年,各银河系的年龄为120亿年。以地球为例,从细胞进化到智慧生物需要40亿年左右。如此的话,那么在80亿年之前就能产生出达到技术阶段的文明了。这样的文明理应已有了超高度的发展。譬如,UFO和其它的异常现象似乎与这种文明有关……?

答:首先关于宇宙中生命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凡具备了合适条件的各颗行星约于40亿年前就一下子产生了生命(即爆发性的);另一观点则认为生命可产生于任何地方。但都限于最近的40亿年。总之,外星文明与我们地球文明同龄。

其次也有这样的可能,即已经达到技术阶段的外星文明在他们还未实现其预期目的的时期内,就因生态系的破坏或核战争等因素而迅速地灭亡了。

另外自然创造出智慧生物的问题也许要比我们所想象的复杂得多,因为我们刚进入探索阶段。

问:如何认识UFO?

答:一九四七年,美国的一位实业家从飞机上看到了一种令人困惑不解的发光物体,于是掀起了一股“飞礫热”。由于对此现象未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所以一部分人喜形于色,认为这就是外星人拜访地球的证据。打那以来,UFO的“忠实信徒”与“真正的科学”之间就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在西方,有些国家有时则利用UFO的出现,将人们的视线从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中转移开去,有些国家在收集、处理关于UFO的情报上浪费了大量的财力 · 如今研究的规模已有所缩小,主要由热衷于UFO的爱好者团体来进行。目前阶段,科学工作者要对所观测到的现象给予充分解释是很困难的,还拿不出一个证实UFO存在的不容置辩的事实。

苏联科学院曾对所有异常现象的报告作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以及飞行在高度为40 ~ 50公里之处的气球所伴生的现象。以气球而言,最大的体积可达100万立方厘米,在飘飞高度形成了一个球形液滴似的形状,由于外覆材料的反射率很高,所以无论是白天或黑夜都能视见,因光线的不同或呈黄色或呈红色。有时也会在气球的周围产生同心圆状的红色光环或其它光学效应。

有的现象也可用地球物理学来朽释,由于地球内部的压力而产生的压电效应,可使大气中出现发光的现象。有时也会因温差或其它因素,在水或大气中形成稳定的“透镜”现象。

[范一超译自《新国策》(日)1987年7月1日]

美国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领域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白宫科技办公室已经确定了联邦政府应该投资的四个研究领域,它们是界面和薄膜,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功能,以及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界面和薄膜。界面和薄膜为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如何影响硬度和传导这类性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比块状固体或液体的原子结构更容易处理。界面和薄膜在通讯技术和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工业、在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组织对其他物质的作用方式、在控制腐蚀、在防止材料受力时产生裂纹和断裂、以及在能源生产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们认为,美国在这一领域增加投资,必将在改进技术方面收到巨大的成效。他们告诫说,这种投资应该“在基础科学和技术之间建立起有力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2.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由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赫伯特A. 西蒙领导的另一个专家小组认为,对人的思维功能和计算机技术的理解,能够用来增强脑的作用,这是“特别充满希望和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

以下几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像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数理统计学和人工智能,正在设法搞清楚个人和机构如何作出决定和解决问题。专家组认为,优先考虑的研究目标是逐步获得关于人类如何思考、如何处理一系列复杂的数据。

3.蛋白质结构。专家们断言,研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蛋白质络合物的结构生物学,在认识上即将出现“爆炸性剧增”。蛋白质结构知识将指导我们设计出蛋白质或其他产品,其作用不是有目的地引起机能失常(例如杀虫剂),就是纠正天生的机能失常(例如改善人的健康)。

专家们认为,提供合格的工作人员是主要的政策性大事。虽然较多的大学生进入到结构生物学领域,但这种增加和工业活动的戏剧性高涨是一致的,公司已经吸引了可能得到的大批有才能的人。

4.病毒性疾病。以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沃尔夫冈K. 乔克立克为首的专家小组说:“在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最近的进展指出了实行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新策略的方法。它们的理论基础是牢靠的,前途充满希望。”

刺激身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和干扰病毒再生的药物是控制病毒性疾病、包括艾滋病的两种方法。两项相当新的技术——重组DNA和单克隆抗体,正在引起控制病毒新方法的产生。有了这些基本工具,研究人员能够分离和研究病毒微小的亚单位,例如和街主细胞上的受体有联系的蛋白质。这些新技术能用来制备疫苗和治疗药品。

(华林南译自The Futurist,1987年1~2月)

艾滋病与猴血

当今,艾滋病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关于这种病毒的起因,人们已经知道得相当多了。它几乎肯定是在七十年代早期的某个时候由中非的猴子而传给人类的。这种病毒与传染给非洲绿猴病毒的相似性,以及艾滋病似乎在非洲传播比在美洲或欧洲更广、更早的这一事实仅是这一理论占上风许多要点中的二点。

但是,这种病毒是怎样传给人类的呢?艾滋病并不是一种容易感染的病毒,它需要通过血液或性行为来传播。吃受感染的猴应该是安全的;遭猴子的咬也只能使你得狂犬病。认为人们的血液中有猴血的成分或与猴子有过性行为,这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

—位在设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的法国海外科技机构(ORSTOM)工作的研究人员努瓦尔梭先生在阅读一位人类学家关于中非大湖区域人们性习俗报道时,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如下:

“刺激男人或女人并引诱他们进行强烈的性活动:把公猴的血液(用于男人)或母猴的血液(用于女人)涂于大腿部、阴部和背部。”

这确实就是能够把艾滋病从猴子传给人类的发生过的事。上面所描述的仪式是生活在卢旺达和扎伊尔边界上的基伏湖岛上的爱迪基维人所使用的许多种中的一种,是用来对付不育、阳痿、私通等。(有一例如下:饮母黑猫的尿则宣告一个女人患性欲低下不治之症。)众所周知,这一地区接近当今艾滋病传播的发源地。

没有人知道这种习俗在过去或现在多么普遍,或者这种习俗已实行过多久了。非常可能的是艾滋病已经以这些方式几次传播给人类,而又在以前几次消失了。只是到了近年,当人们流动性更大,开始住在大城市,或许更加乱交,艾滋满的局部爆发才变成了流行病。

剑桥大学的亚伯拉罕 · 卡帕斯博士指出,人类学家的这一观察可能解开关于艾滋病的另一疑团。在人类身上有两种艾滋病毒:一种常见于中非和其它大陆;另一种只出现于西非。一般说来,西非的这种人类艾滋病比其他种人类的艾滋病更接近猴子的艾滋病毒。也许,在中非,使用了一种不同的猴子血,因而一种不同的病毒就由猴子传播到人类。有人会期望使用这种当地的猴种。

当然,这位人类学家对异常性习惯的报道可能是有缺陷的。人们善于以卑劣的手法编造古怪的习惯以取悦或愚弄好刨根问底的科学家。而这种猴血法也许远非典型,它也许就是研究人员偶然遇到的个别人的颠倒黑白的描述。但是,就这件事而言,这似乎不可能。写这本书的人类学家安乃特 · 卡什木拉先生就是基伏地区的人,而且在写他自己民族的习惯。

使人感兴趣的是:卡什木拉先生记录到,人类的血液也在爱迪基维人性魔法中起过很大作用,但是使用起来谨慎,这是因为担心有从这种血液中感染结核病的危险。然而,我们不禁叹息到,要是人们更加小心地对待动物的血液就好了。

(张维善编译自The Economist年7月25日)

原子之迷探幽

物理学家运用IBM公司发明的电子扫描显微镜不仅能对原子进行拍照而且能研究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化学键。

首架能放大一千万倍的用来仔细观察事物的显微镜已经制成。IBM公司的科学家已经把这项技术运用于工业过程。他们对某些原子进行摄影并显示在硅晶体的表面上,从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立体结构。这可能对改善微电子的组成结构极为有利。

另外,电子扫描显微镜能显示原子连接的电子键,因此它有可能使生物学和冶金学的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中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环形电极,它的缺口处仅容一个原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时能研究在环内的原子直径方向的几个面,在那里原子的电子云成群地围绕着原子核,实际上这些电子不是重叠在一起的。

金属环对原子表面间流过的电流非常敏感。小心地控制电流并使之保持稳定。人们看到垂直放置的金属环会正好移动到水平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电极的移动给出了组成原子表面结构的一种假设。即电子云环绕着原子核(旋转)。

另外,IBM公司的科学家用已经掌握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原子表面结构、通过改变电流和其它参数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关于那些在原子内部的电子云的假设,用这样的方法,一个精确、详细了解物质结构的方法已经被了解,而不像过去那种靠不正确的推理所得。

[陈尹译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87年5月3日]

新型超导材料

在超导材料的可能使用中,以薄基片制成的电子部件可望最早得到应用,日本两家电子工业公司已成功制取这些基片。只要使用超导材料可制成相当灵敏度的探头。那么就可用于医疗诊察技术和外空遥测技术。因为这些部件的结构比较简单,预计在一、二年内最有可能在实验里中得到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在线材方面,东芝公司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公司发明了在液态算温度下制成超导磁带和线材。目前用陶瓷制成20 M的线材仅采用6安培的标准电流密度,与实际应用中10000安培电流密度差距甚远。因而各个公司今后将在提高该标准电流密度进行竞争。

超导材料的基本理论虽然还未被清楚地加以阐明,即便如此,预计将来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液态氮温度,可能也会在常温下制作超导材料。最近,印度、苏联等国也加入了美、日两国在超导材料方面的竞争。

[赵恬恬译自Focus Japan 1987年6月]

固态氧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将氧在1兆巴的极高压下变为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固体。该固态氧能反射红外线光和具有金属特性的光泽。但该物质是否属于金属尚需进行导电性能等试验后才能最后肯定。

煤灰的新生

煤灰是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个累赘。近来美国约翰斯崔尔斯大学的冶金学家找到了煤灰的新用途——制成煤灰金属。据发明者声称,在铝锌合金中加入一定置的煤灰可合成耐磨度增3倍的新合金,且增强了原金属的电阻。专家们已开始用炼灰金属制作汽车刹车装置,以及作为制作电阻丝的材料。

(以上侃铭译自美《大众科学》1987年6月)

美国宇航局揭开火星秘密的计划

将要飞往火星的探测飞机,美国宇航局称之为星际间航天飞机系统,是由运载火箭与独立舱组成的。Centaur号高级火箭将把探测飞机从低地球轨道发射,经过303天的飞行,到达围绕火星的一个轨道。一旦到达火星,当擦过火星表面的大气层时,探测飞机速度减慢,这种过程刹住了探测飞机的速度,使之进入火星上空560公里的一个轨道内。

探测飞机分离成火星的着陆舱和轨道飞行器两部分。轨道飞行器继续绕着火星环行。而着陆舱越来越靠近着陆点,然后展开降落器,运载发动机施加非常大的制动力,着陆舱开始下降并着陆。

一旦到达火星表面,着陆舱卸下从地球上操纵的装有照相机的探测器。几个星期后,探测器将收集样品并输运到着陆舱。样品收集充分时:着陆舱留下探测器开始起飞,与轨道飞行器再次聚合。样品罐存放在返回的着陆舱上,着陆舱套入轨道飞行器一起飞行,而后脱离轨道飞行器返回地球轨道,在那儿样品罐被取回。

科学家想从火星上得到的主要物质是:新生成的或风化的火岩石,角砾石(通常是由陨石碰撞而生成的岩石碎片),沉积岩,通常由风化而形成的松散的表面物质,沙以及灰尘。对岩石中的无机物和挥发物(水和气体)以及它们的元素分布和惰性气体含量进行研究均有助于探讨火星的形成。Michael Carr,Jet Propulsion实验室的一位地质学家阐明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解释火星的核,表层以及地质差异的形成。

同位素的研究能够断定岩石,并探讨以前的火星内外的地质条件:科学家们也希望能够发现碳、水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可能使生命于某个时期在火星上存在的物质。他们甚至可能发现化石。

[林瑜译自New Scientist,1987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