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存在遗传性差异。艾滋病研究专家和遗传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揭示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侵袭人体以及人体是如何防御艾滋病病毒攻击之谜可能殊有意义。艾滋病研究先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盖洛博士说,他期望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研究开辟一条重要的新途径。

英国科学家发现,个体根据其所携带的一种群特异性组分Gc蛋白的特异性变异体不同而表明为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大不相同。所有个体血液中和细胞表面均有Gc蛋白,然而,每一个体仅遗传获得Gc蛋白三种主要遗传亚型的六种组合中的一种。平钦博士认为,必须深入研究Gc蛋白,藉以弄清其变异体在保护个体防御艾滋病病毒感染或免患艾滋病、或者使个体成为艾滋病病毒易感者中所起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即使那些携带最具保护作用的Gc变异体的个体亦不能完全排除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罹患艾滋病的可能性。因此,Gc蛋白对艾滋病的作用还不能完全确定。

艾滋病病毒系经性交或输血而在人群中传播。在艾滋病流行中存在一种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即为什么一瘦个体接触艾滋病病毒后容易感染,为什么该病毒在某些个体体内处于遏制状态达数年之久,而在另一些个体中则可快速引起艾滋病和死亡。

研究人员于三十年前首次发现Gc蛋白,当时认为Gc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群特异性组分。几年以后,他们又发现Gc蛋白可与维生素D结合,因此人们又将Gc蛋白称为维生素D结合因子。至于维生素D在艾滋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Gc蛋白有好几种遗传亚型,英国研究人员仅对三种主要亚型作了研究,它们是:Gc1快相亚型(Gc 1f),Gc1慢相亚型(Gc 1s)和Gc 2亚型,所有这些亚型均由第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产生。根据经典的孟德尔定律,每个个体可从其亲代遗传获得一种双亚型的组合型。

研究发现,携带双Gc 2组合型(Gc 2纯合体)的个体即使与已知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生性交,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也很低,而双Gg 1f组合型携带者则极易感染病毒,并可发展成为严重的艾滋病。具有—种Gc 2或Gc 1f亚型与其他亚型结合的个体,其发生艾滋病的危险性位于上述两组人群之间。科学家们指出,混合亚型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双Gc 1s亚型的意义尚不明了。

检查发现,54%英国人至少携带一种Gc 1s亚型,29%携带一种亚型;18%携带一种Golf亚型。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戴杰博士发现,Gc亚型在美国人群中的分布与英国人相似。例如,在明尼苏达州对7000名高加索人作了调查,结果发现15%个体携带Gc 1f亚型,57%具有Gc 1s亚型,28%为Gc 2亚型,2.3浴携带双Gc 1f组合型,该组人群对艾滋病高度易感,32%具有双Gc 1s组合型,8%为双Gc 2组合型,该组人群对艾滋病具有特定的防御力。

三种Gc蛋白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性,例如,它们含有不同数量的唾液酸。Gc 1f亚型的唾液酸含量比Gc 1s多一倍,而Gc 2亚型没有唾液酸成分。

英国科学家猜测,唾液酸以某种方式帮助艾滋病病毒与人体T4淋巴细胞相结合,T4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卫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这种理论,可以推测唾液酸可有助于艾滋病病毒穿入T4淋巴细胞壁,然后在胞内增殖,最后杀死该细胞。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破坏大量的T4淋巴细胞而麻痹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许多在正常情况下可被机体防御的微生物得以乘虚而入、侵袭人体,而导致疾病发生。

—项最令人鼓舞的发现是,那些与艾滋病患者反复发生性交而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性多半是双Gc 2亚型携带者。相反,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患者则大多是Gc 1f亚型携带者。对63名艾滋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当中无1人是双Gc 2亚型携带者。此外,个体从无症状的感染状态发展成为艾滋病亦与其所携带的Gc 1f亚型显著相关,而与Gc 2亚型则无关系。

根据上述观察,英国研究人员支持这样一种理论,即Gc蛋白系直接影响机体细胞而对艾滋病病毒易感,却不赞同下述观点,即机体中存在一些控制Ge蛋白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因子,而Gc蛋白的变异体只不过是一种标志而已。

有趣的是,早期在艾滋病流行的中非地区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那儿人群的Gc 1f亚型分布率异乎寻常的高,例如,58%个体携带一种Gc 1f亚型,而在欧洲,仅16%个体携带Gc 1f亚型。

[The New York Times,198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