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28日,来自中科院、有关工厂的8位科技人员,加上34位知青,自动组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专长,筹建了一个名为“京海”的计算机公司。如今5年过去了,“京海”已经发展成一个集科研、工程、技贸和生产诸功能的大型实业集团。在中外闻名的北京中关村一条街(又称北京高科技试验区)里,京海实业集团无论就产值、利润、人员数都居数一数二的地位。
5年来,京海创产值四亿多元,给国家上缴利税五千多万元,并在香港及各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其产品已远销海外,并被国外用户誉为中国的希洛斯公司。京海的成功在各界人士中引起了不少的震动,京海的制胜之道何在?趁京海实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苗芝仁高级工程师在沪主持上海京海计算机公司开业之际,我们走访了苗副总经理。
苗总曾是北京一家国家骨干企业的工程师,当时他与国内绝大多数公职人员一样,吃着够香的大锅饭。我们的访问从何以萌生成立公司的想法开始。老苗告诉我们,我们这些人都已到中年,自信还有点知识,总想在退休之前多做些贡献,同时也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条件。我们一不偷二不抢,完全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给国家创造财富。正好那时出现了人才松动的气候,我们8个科技人员凭着一股事业心,凭着自己的专长,跨出了这一步,离开了原单位。就这样,我们这个当时只有8位科技人员、34名搞施工的知青组成的公司不拿国家一分钱,当年底(83年)产值达60万,创利润15万元,这第一步标志着一个事业开始了!
“当时,我们这些都有固定工作,吃大锅饭的科技人员真是断了自己的后路,割断了与原单位的关系,抱着与公司同存亡的决心,辖出命来干。这以后就成了京海的一条规矩,凡愿来京海的,关系就得转入京海,上京海这条船,要沉大家 - 起沉。公司实行了“自由组合,自担风险,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公司的命运掌握在每一个成员的手中。”(苗总的这番话包含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企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兴亡息息相关,安把这两者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要说京海人的成功给人以不少启示的话,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
京海公司83年正式打出牌子,面向社会,3年来,开始是搞单一项目,即主要搞计算机房(也是国内第一家计算机房公司),先后为国内铁路运输、财贸金融、石化、海关、大专院校,军事机关完成了五百项以上的计算机房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葛洲坝水电站、上海三航局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现在的京海实业集团已拥有七家工厂,上千名职工,其业务范围包括机房装备、工程技术、电脑应用、新产品开发等。(中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想做一番事业,只要政策对头,又找到一种适当的形式,知识分子中蕴藏的巨大能量一定会迸发出来!)谈起科技开发,新产品的开拓,苗总介绍说,新产品的开发是京海的重点所在。85年公司挣了380万,其中一半用于新产品的开发,86年获利三百万,但86年投入开发的财力达六百多万,目前我们已搞了60多种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包括有供不应求,每年可为国家节省40万外汇的测厚仪(传感器);可用于宾馆、饭店的新型建筑材料——美铝装饰板;神奇钮(一种既能防止冲击电流对灯泡的损害,又能节电的电开关);灭菌王洗手液:三分钟之内用几毫升的该液体能将手掌上的污垢、细菌悉数灭杀,特别宜用于外科手术中,已经医院临床900多例手术,大获成功。(京海人让人钦佩,他们是精明的,他们懂得如何致富,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高质量的新产品的不断问世,占领市场。京海人这种科技领先,不断开拓的意识可能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吧!)
在我们对苗总的采访中,另一个使我们印象颇深的谈活主题是,京海公司从成立伊始就着眼于积极挤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这种外向商品观念。拿苗总的话来说,就是“哪怕我们能赚一美元,挤进外国市场一平方米,也是成功,是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做贡献。”
据我们所知,京海已同美、英、日本、联邦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机构有着广泛的技术合作,同时,京海也是NEC,Sendon和ICA等国际大公司的代理处。京海生产的UPS-500不间断电源的质量超过日本的同类产品。日方引进1000台。由于想便利占领国际市场,该装置挂出NEC的招牌,但美国人在得知真情后,点名要京海的机芯。目前台湾有公司也打京海的牌子。在谈起这些时,苗总很动情,他说,我们多次呼吁,高技术试验区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高技术产业的成败,试验区的宗旨是高技术产品早日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定具有国际市场概念,眼睛向外,把生意做到国外去,扩大我们产品的市场,锻炼职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京海五年来走的路是成功的,这成功不仅体现在产值,利润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们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清晰的参照,比较。这些经验对我国现有科研体制的改革可能不无启示作用,其他各行各业的同志也可能从中受益吧!
(江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