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万籁俱寂、世界仿佛都凝固了的深夜,大街上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建筑物活动了!那一幢幢巨人般的楼房缓缓地移动着庞大的身躯,排列有序地朝着既定目标行进着:或向前,或退后,或靠左,或趋右,宛如训练有素的兵阵在运动。这可不是在讲童话故事,而是日本建设会社以实现为基点,大胆想象未来街区的模样和功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东京上野一块11万2千平方米的地城上所设计的一个奇特、宏伟的工程。
这个街区由90个四方形的基座构成,每个基座的边长均为30米,其中的63个是建筑物基座,16个用作道路,另外11个作为绿化地等,这个比例与普通街区布局大致相同,若将道路和绿化基座集中在一起,可形成一个宽大的广场;分散开去便是星罗棋布的小公园。
建筑物基座上建造边长为27兴的四方形建筑物,共8层,总面积58 G0平方米,总重量约4000吨。考虑到总体平衡和调整时方便,所有建筑物的外形都是一样的。在底层的两端各设置一条15米宽的人行道。基座与基座之间由各自伸出的“手臂”合成6米宽的车道。必要时可缩回,随基座移动。
如此庞然大物怎么移动呢?这成为整个设计的关键。研究人员采取了车轮与钢轨组合这个最经济的对策:混凝土地面上铺设钢轨,基座底部安装外径1米、宽20厘米的钢铁车轮。2个车轮为一组,共12组,用线性发动机驱动,恰似一辆载着货物的平板车。
移动前先放松起固定作用的锚定螺栓,断开所有管道线缆的接头,收回作为车道的41手臂'然后以每分钟15米的速度移动,如果碰到直角拐弯,就用8个千斤顶(每边2个)托起基座,并启动专用的转车台改变车轮方向,随后降下基座继续行进、到达指定位置后,即用锚定螺栓加以固定;在“接收屋”中接通埋在地面下的供水管、下水道、电话线缆、电线等;伸出“手臂”组成车道。
以上所有动作、步骤,均凭籍计算机控制进行,整个移动的过程还可以作为一场极为精彩的表演呢。
更使人叫绝的是,每幢建筑物本身的每一层也可以自如地作水平滑动,按照需要形成看台状或下宽上窄的倒梯形。滑行动力由固定在每层楼底部的油压千斤项发出,经过计算,第8层作水平滑动时需要2台60吨的千斤顶。每往下一层,要相应增加千斤顶的功率,滑动第2层时,就需2台560吨的千斤顶。在每个滑动层之间,敷有特氟纶制成的滑板,使摩擦系数降到最低限度,各种管道线缆都装有柔软的接头,移动前放开,到位后接上。
每幢建筑物中配备多功能设备系统中心,负责冷热水的供给、收集排水妇雨水经过处理后作为非饮用水、处理垃圾和通过电视机提供各种信息等。
人们可以根据季节、实际需要等因素随心所欲地调整街区,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最佳布局,例如,4月份是观花的季节,街区便调遣成与上野山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形式;10月份是以“新艺术之家”为主题的节日,街区可分割成若干个小广场,提供不同需要的场所;11月份举办“新时代博物会”,便将所有建筑物移到一边,形成最大空间的场地。图1是一个音乐节的场面:以不忍池(地名)为自然背景,建筑物各层经过水平滑动后形成看台。
建造这种崭新的城市街区耗资甚大,基础工程和建筑物需1700亿日元,基座和移动机械设备装置需850亿日元,管道线缆等设备工程需350亿日元,总费用达2900亿日元之巨。
有人可能会本能地产生这样的担虑:在这变幻无穷的街区居住,深夜归来会找不到自己早上离开的家;急救车、消防车会因街区的日新月异而入迷宫。……请放心,这些问题在专家们的悉心安排下都会迎刃而解的。
[据《科学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