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中旬,从斯德哥尔摩传出的重要决定将令全世界瞩目,此刻全球的新闻媒介都在传递一个重大新闻:谁将成为又一颗科学新星。诺贝尔物理、化学和医学奖的得主属谁。
有些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颇感意外,有些人则暗示,这殊荣他早有预测。其后电视台还会转播颁奖仪式的盛况;上门求见的记者络绎不绝,尽管有些记者对获奖者的研究工作素无了解。绝大多数的赞誉来自同行,有些人则暗暗的攥紧拳头、怒火中烧;有些则小声嘟哝,这诺贝尔委员会的判定令人难以理解,颁奖机制应该改变!
迄今,每一位获奖者都充分展示了自己出众的获奖工作,当然除此之外还需有另外的一些因素。一项内幕调查指出,对一个候选人来说,若想荣列其中,确实是有些事可做,如结识一批目标明确的科学家,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女社会学家哈里特 · 朱克曼(Harriet Zuckerman)进行的这项调研调查分析了美国1901 ~ 1987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从而提供了如何和怎样获奖的有趣提示。朱克曼想了解的是:
· 学习(培训)的方法和区域在这其中起了何种作用?
· 拜已获奖者为师或请其作为支持者对自己日后获此殊荣是否很重要?
· 提携何以能有效地作用?
· 如何和何时形成其后的获奖工作?
· 诺贝尔委员会评奖机构何以快速地对评选作出反应?
朱克曼女士的报告提供的结果(该报告即将由马普学会出版)清楚提示,偶然性在评选中至多只起到次要作用。
首先,获奖者多出自一个较好的家庭文化背景,如其父亲本身就是科学家,父亲将其子女送到第一流的大学深造。美国获奖者中的54%上过如下五所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密西根大学。
其二,某种双重促进机制起着推波助澜之效,好的学生选择优秀的教师授课,优秀的科学家(教师)又促进了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年学者。诚可谓,一代获奖者孵化出另一代获奖人。
美国1972 ~ 1987年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四分之三师承于(或作为学生、或作为博士后,或作为副手、或作为科学实验的同事)1901 ~ 1971年间的获奖人。
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早在那些早先的获奖者(指1901 ~ 1971年间的获奖者)功成名就前就已置身于获奖者候选人的氛围内。因此对于一个正在朝获奖方向全力拼搏的科学家来说,其正确的做法不是先到某一个已获奖者的实验室里去充当一个逗留者,而是应到那些被公认为是具有获奖资格的杰出科学家的实验室中去工作。
朱克曼经过调查后发现,诺贝尔奖评选机构对候选人的背景很看重,即他们更偏爱圈子里的人。这位美国女社会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出自该圈子的候选人(这个圈子又称诺贝尔圈,是由那些已获奖者、声誉很高的获奖者候选人以及与评选委员会接近的人士组成的松散而无形的团体)获奖要比圈外的人平均早4年。
这种师生间的“因袭”关系与时俱长及至演化成几成规则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谱系种全新的培养科学新星的方式。
其三,对争取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说,他在此之前获得其他科学奖的多少、有无是极为重要的指标。朱克曼发现,稍后的一些获奖者绝大多数在赴斯德哥尔摩领取科学桂冠前曾获得过各种奖章。
其四,是否在国家第一流的研究机构工作对最终获奖也有不容小视的作用。美国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的约80%获奖前就都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成员,跻身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现有成员1500人,包括外籍人)无疑是踏上了通往获奖者的跳板。
就确定人选工作来说,决定性的是正确地挑选所能得到的候选人的各种材料。挑选工作往往始于专家小组阅读有关的杂志(专家小组成员多为美国人),终于资深专家向诺贝尔委员会的提名推荐。为使本国科学家能顺利进入推荐人之列,足以使人信服的推荐材料是绝对重要的,多年来,美国人凭着自己巧妙的技艺周旋于诺贝尔舞台,并演出了多部成功之作,试看一例:
198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工作是发现了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细胞起源,这一工作由三位科学家联名发表在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自然)上。这篇论文是获奖的最重要依据,而获奖的则是三位作者中的两位美国人。落选的是处于第一作者位置的法国人多米尼克 · 斯泰林(Dominique Stehelin),他完成了论文中的基本实验工作。他对自己落选一事采取了忍耐的态度,并未向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委员会提出补偿的要求。
接下来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次获奖中有争议的问题是,究竟是谁发现了作为艾滋病病原体的HIV病毒,到底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美国人罗伯特 · 加洛(Robert Gallo)还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克 · 蒙泰尼尔(Luc Montagnier),这两位科学家已根据各自国家政府的意愿,达成谅解,期望分享发明权(这一工作无疑会获诺贝尔奖)。而按照美国普列策奖获得者、专栏作家约翰 · 格鲁逊(John Grewdson)的观点,加洛绝不应获奖,至于蒙泰尼尔,格鲁逊的看法是,因其发现了艾滋病病原体而至多只能分享该奖。最主要的两位获奖者应是与蒙泰尼尔一起研究的巴斯德研究所的法国科学家巴雷?森努西(Barré Sinoussi)和让 · 克洛德 · 谢尔曼(Jean-Claude Chermann)。
按格鲁逊的判断,加洛曾在这一研究中犯了不少令人惊异的错误,并使他的研究小组一度误入歧途。例如,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认为,HIV病毒(当时称HTLV-Ⅲ)与他早先发现的白血病病毒HTLV-Ⅰ是同源的,甚或是完全一致的,而谢尔曼和蒙泰尼尔则在较早时期就指出这两种病毒的区别。
HIV病毒发现至今已有8年,自那以来,加洛毫不动摇地朝着大目标迈进,争取获得科学最高奖。为了最终达到这一目标,他用尽了一切办法,一切看来都没有问题了,似乎获取诺贝尔奖,他已胜券在握。在斯德哥尔摩,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他,他加洛成了与艾滋病有关的绝对新闻媒介明星。
加洛能支配一个设备堪称一流,研究人员达百人的实验室,他所在的研究小组主办的出版物已有百年历史。加洛与受聘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签了合同,由此他可以在他人的论文上以共同作者的名义署上自己的名字。
加洛已经获得了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科学奖——腊斯克奖(Lasker Award)。该奖的获得被认为是通向诺贝尔奖的通行证。但这位精明的美国人懂得,获取诺贝尔奖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要能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院士)。加洛为获得院士这一称号已奋斗多年,但并未见效。一般遴选这种国家科学院院士不是由个人自己去争取活动,而是由国家科学院根据候选人的工作成果、价值作出选择,加洛已在1989年被接纳为美国科学院成员,这为他最终踏上斯德哥尔摩又增加了可能性。
德国科学家对此持缄默静观的态度。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H. 米歇尔(Hartmut Michel)在一次讲话中对上述纷争并不热心,他认为,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对这种纷争并不很感兴趣,但谁若先得到瑞典的邀请,则他入选的可能性相对就大。米歇尔和其他获奖人一样拥有推荐权,但迄今为止他一直未使用这一权利,他表示今后将参与推选工作。
对美国人近几十年来在诺贝尔奖评选中的支配地位,米歇尔评论说,事情就是如此,美国人在大学里就学会了“推销自己”,这一点我们欧洲人不及美国人。在问及获奖的公正性问题时,米歇尔认为,原则上有相当一部分获奖人在公正性上是有争议的。诺贝尔奖得主鲍尔 · 埃里希(Paul Ehrlich)所总结的4个“G”对于科学成功很有参考意义,即Geist(才智)、Geduld(耐心)、Geld(财力)和Glück(运气)。
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杰拉德 · 宾尼希(Gerd Binnig)认为诺贝尔科学奖的授予相对而言还是公正的。处于诺贝尔奖推荐人实力地位的他近年来并没有很多地运用他的推荐权,他认为在评选中,杰出的科学成就一般都得到了承认,重要的倒是要有一种良好的研究气氛,在这种背景下,离经叛道的新见解得到鼓励,并允许科学家在一段时间里作漫无边际的遐想。
有一些科学家在为其论文能在诸如《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这种一流刊物上发表而使尽浑身解数,耗费太多精力。作为评奖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当然极重要,但这些人不应该忘记最基本的一条,即他们的研究工作本身必须是一流的。
优秀的工作无疑是获奖的首要前提,但能否在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也确有讲究。蒙泰尼尔小组遇到的一个很大难处是他们有关对艾滋病病原体的见解的文章要在几乎由美国人把持的重要的专业杂志上发表难乎其难。与此同时,加洛在这方面却没有困难,他的论文时有见诸“Science”杂志,前后有4篇关于艾滋病病原体的文章(有些观点甚至是错误的)都刊在Science上。
假定说,最终若加洛如愿以卷荣获殊荣*,那么极有可能,他会将他的一系列工作的最主要的合作者(女性)Flossie Wong-Staal丢在一边。
以下是一位研究诺贝尔奖历史的专家的看法:妇女在科学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女性比例少得可怜,这也是目前的实际情况。
莉斯 · 迈特纳(Lise Meitner)是一位声誉卓著的女科学家,但她的功绩却因另一位男性科学家的工作而大大被忽略——奥托 · 哈恩(Otto Hahn)因核裂变的发现而单独荣膺诺贝尔化学奖(1944年),而他的合作者迈特纳却未得到应有的荣誉。R. 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是另一个例证。没有她的极重要的测量工作,就不会有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结构的揭示,但是获奖者中只有两位男性科学家。即使加洛的工作确是出色的,但在论功行赏时,作为这一课题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工作的主持人F. Wong-Staal很可能连提名都未及提到。
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来说,不仅需要软科学意义上的宏观谋略,而且更需具备一点一滴、硬碰硬的“实验室工作”。在这里,需要的不仅是富有智力的工作,在方法论上的有独创性的思想和先行一步的手工模拟(handwerklichen Vorgehens)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应予重视的。
在如何改进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较集中的意见是,考虑到时下学科分类现象越趋精细化,诺贝尔奖应考虑增设某些奖种。
虽然获奖者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应考虑尽可能缩短获奖工作与获奖之间的时间差,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弗雷德 · 诺贝尔当年创立此项科学奖的宗旨是对那些在过去岁月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的奖励,看来这条宗旨需要作某些修正。
如果要对评奖规则作出某些改进的话,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评选惯例的改进。这个规则规定,每项奖的最高获奖人数不得超过3人。正是这条规定导致了众多的有欠公正的事例,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获1988年化学奖的3位德国科学家一致陈言,他们的同事D · 奥斯特海尔特(Dieter Oesterhelt)在光合成的探索研究中作出了同样重要的工作,他之所以未获奖,看来即是为人数限额所累f米歇尔猜测,R · 富兰克林可能也是这一规定的受害者,因为当时有4人作为同等的候选人,即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只是在当富兰克林于1958年去世后,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才授予其余的三位幸运者,因为诺贝尔奖的授予中又有一条规矩,即该奖只授予那些健在的科学家。
今天,第一流的科学成果往往是集体智慧、群体工作的产物,理应是某一实验团体共同获奖,好在如今在诺贝尔和平奖的授予中已有这方面的例证。
附录1:为获诺贝尔科学奖,你应该做些什么?
伟大的美国发明家A · 爱迪生曾有这样的名言:成功只属于那些为之流血洒汗的人。无疑,成功是属于那些智力超群并能刻苦工作,最终作出重大发现的人。然而,要真正获得成功,除了上述条件外,看来还必须做另外一些事,至少对想争取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来说,以下7条是少不了的:
· 他(她)们必须设法尽早地将自己的研究发现在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刊出,如Nature、Science、cell、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在竞争诺贝尔奖前,先力争名列其他重要科学奖中。在德国,这类重要的科学奖有鲍尔 · 埃里希奖(Paul Ehrich)、路德维希 · 达姆施达特奖(Ludwig Darmstaedter)、罗伯特 · 科赫奖(Robert koch)等。
· 必须尽早地争取到深造机会,包括有尽可能好的实验室、杰出的教授以及众多的动手机会。
· 尽可能早地去国外增长见识,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去交流、掌握学术竞争动向。
· 尽早地得到与第一流的科学家合作的机会。这类科学家大多拥有诺贝尔奖推荐权。此外,这些科学家大多能活化研究气氛。
· 如果有一个享有盛誉的研究院(所),您又尚未成为其中的一员,那则应该竭尽全力去争取跻身其间。
· 如你有机会去瑞典旅行,要利用可能的机会与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多交往,这绝不是个人喜好与否的问题。
附录2: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根据诺贝尔奖基金奠基人的意愿,每年的受奖者应是能证明在过去岁月里对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除了诺贝尔基金会外,主要的奖金配额在下列4个委员会: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和化学)、皇家卡罗琳外科医学研究院(生理学或医学)、瑞典文学院(文学奖)、挪威议会任命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和平奖),每一个评奖领域都有一个3 ~ 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由相应的国际评选机构指派。委员会负责对候选人进行筛选,并约请有关专家参与评选工作。提名工作必须在每年的2月1日前由诺贝尔委员会完成。有权提名的人是:
· 相关学科领域的每一位已获奖者;
· 颁奖机构的成员和相应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
· 特别挑选出的科学家;
· 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院、所的成员;
各委员会对获提名的人选作各种评定的准备工作,但不作最后的决定。直到每年的秋季,委员会才将最后意见以秘密报告的形式提交颁奖机构。最终的意见须以绝对多数通过为准,每项奖的得奖人不得超过3人。
获奖者名单的最终公布在每年的9-10月,公布时附以简短的获奖理由。每年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同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奖人授予奖状和奖章。
[Bild der Wissenschaft,(德)1990年第10期]
————————
*据1991年5月30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罗伯特 · 加洛承认,他的发现是依据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送来的病毒样品。至此,关于谁首先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这场争论宣告结束。加洛已写信给《自然》杂志,表示歉意。——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