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以往大气污染现象的继续,而应与地球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结合起来考虑。

1983年,美国环保局(EPA)发表了《碳酸气体使地球暖化》的调查研究报告,此后,有了“几年后,南、北极的冰将融化,海平面上升”的恐怖报道 · 几年过去了,一时间,“暖化的恐怖”似乎被人们忘却了。可1988年北美的大旱,使其再一次成为社会问题。当年11月,由世界气象、联合国计划部门牵头,组建了(1)科学预测;(2)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暖化的对策这三个组织,并开展了工作。各个组织的最终报告书,是在1990年6月完成的,于8月末提交给在瑞典召开的第4次关于气候变化国际会议讨论,其结果在10月末的日内瓦第2次世界气候会议上作了报告。所研讨的暖化问题的主题是如何额定CO2的排出量问题。

舆论界也在讲“暖化的起因是CO2”。其意思是,产业革命以来,人们大量地消耗石化燃料,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增加。CO2有吸收红外线的性质,从地球发向宇宙的红外线,一部分被吸收而返送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气温上升(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气温的上升引起气候变化,增加了旱、集中降雨等异常气象。海水也因热膨胀,水位上升。更糟糕的是,高纬度气温上升,大陆冰床融化入海,海水位再升,将淹没凹地。由于多数大城市在沿海,这可不是个小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

然而,从纯粹的物理学观点,对地球暖化系统,不能简单地理解,应着重考虑其问题的本质。

当然,大量的、非自然的物质一进入大气中,多数情况,将给人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带来恶劣的影响。对大气污染、地球暖化作个比喻。试想读此文的您正乘坐着“地球”号宇航船旅行,临近您的座位上有一位烟鬼,使您的座位附近烟雾弥漫,呛得您很难受,您定会发出“空气污染,久而久之,客舱会升温”的呼吁,而在离您的座位较远处有位乘客,虽觉得整个客舱有薄烟漂动,但他知道客舱的空调系统对烟反应非常敏感,不会担心客舱内的温度上升。大气污染、地球暖化就是这样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这些“地球”号宇航船的乘客们,特别是驾驶员和技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地球”号的空调系统。

“地球”号空调系统如何呢?

太阳光会使大气升温,这连小学生都知道。但太阳光使大气升温的结构却异常复杂。这是因为太阳光线穿过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时,不给大气加热,但大气中微量的3原子分子气体(H2O、CO2、O3等,统称为温室效应气体)有吸收红外线的性质,起着为大气直接加热的作用。空中悬浮的云及火山灰之类 · 的尘埃,也扮演着决定气温的一个角色。不过,在地球表面附近,太阳光线的主要接收体,还是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

其复杂的再一个原因,就是不能只考虑太阳光线的吸收。这就像屋顶上的太阳热水器,如果太阳热水器吸收的太阳热不散发的话,随着水温上升,总会沸腾。实际,水温一上升,从热水器散发的热量就增加,水到了某一温度后,就再也不会升温了。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向宇宙放射所对应温度的光(红外线),因此,地球并不升温。红外线的放射量与温度有关,温度低,散发到宇宙的能量就少,温度高,散发到宇宙的能量就多。若地球吸收的太阳光能比放射到宇宙的红外线的能量多,地球的温艾就上升,于是,地球向宇宙放射的能量便增加。最终,地球吸收的太阳能与地球向宇宙放射的能相等,这种状态叫放射平衡。

现在的地球,基本处于放射平衡状态。其红外线射,对应着-18°C的温度。假如没有大气,红外线从地球表面放出,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为-18°C。这个温度,地球上的海早已结冻了。而实际全球的平均气温是+15°C,海还是液态。这是因为在大气中存在吸收红外线的物质,即温室效应。地面上的气温,就是因为温室效应而高了+33°C。下面稍详细地分析一下其结构。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有30%被云和地球表面覆盖的冰雪所反射,剩余的70%,有20%被大气吸收,地球表面(地面和海面)只吸收50%。地球表面吸收了日光照射变暖,变暖后,热又以三种形式散发,红外线(20%)、水蒸发(20%)、热传导(10%)。从地球表面放射的红外线中的6%,返回宇宙,剩余的14%,被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气体吸收,加热大气。以热传导形式在六气中移动的热,不用说是直接加热大气了。因水蒸发从地球表面损失的热,当水蒸气跑到上空形成云时,也对大气加热。结果,地球表面吸收的日光照射能量中的44%使大气升温。加上大气吸收直接日光照射的20%,共有64%的能量加热大气。不过,又有相同的能量认大气放向宇宙空间,完成能量的收支。

这里重要的是,50%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约同量(64%)能量放向宇宙。特别要注意太阳能的接受者、放出者的不同。假如没有大气,接受者、放出者均为地球表面的话,地球表面的温变应为前面所述-18°C。既然能量的放出者是大气,又对应于-18°C向宇宙散发,那已经不是地球表面的温度了。大气是从不同高度向宇宙放射红外线的,-18°C的高度约离地球表面5 km。从比这个高度低的地方发出的红外线,要被到5 km高度的云和温室效应气体所吸收。因而,从宇宙用红外线看地球,约有5 km深度看不清。事实是用水蒸汽发出的波长为5.7~7.1 μm的红外线观察地球,根本看不到地球表面,在这个波长带内看,地球是个浑浊的沼泽样的行星。

若大气向下深5 km是不透明的“沼泽”,人类生活在其下面,怎么能看见夜空闪闪的星星。玻璃,看上去是透明的,但用红外线看就是不透明的。人体,看上去是不透明的,但用X射线看就是透明的。地球的大气,就是用可见光看是透明的,而用某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看就不透明了。

决定气温的结构的复杂点,还在于入射地球的光(可见光)到达大气底层,从大气放出的光(红外线)是从浑浊的“沼泽”“水层”发出这一点。“沼泽”的温度,如果不论多深都一样,就简单了,但温度随深度变化,气温衰减率大,地球表面气温就高。气温衰减率相同,“沼泽”越深,地球表面气温越高。实际的“沼泽”温度,每下潜1 km,温度就升高6.5°C,其原因是这个“沼泽”(对流圈)存在着上下可搅动的气体。

因此,大气“沼泽”的“水面”是-18°C,底的温度为15°C,称此为“因温室效应气温上升了33°C”。

那么,因CO2暖化的问题是什么现象呢?CO2增加,大气“沼泽”的浑浊就增加,浑浊增加使“沼泽”深度增加。由于“水面”的温度(-18°C)不变,而从“水面”越往下温度越高,地球表面温度便高。

又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暖化呢?CO2的浓度作瞬间增加,大气的浑浊、“沼泽”的深度将瞬间增加。如果气温还是现在这样,“水面”的温度将比-18°C还低,而向地球表面的太阳放射基本不变,于是放射平衡便被打破,接受的能量就过多,CO2增加时多接受的估计为-4 W/m2由于CO2浓度比以前增加了,从大气向下放射的红外线也同样增加,这些红外线先暖了海洋,再由暖了的海洋暖大气,因为海洋是红外线的主要接受体。

由于是这种结构决定气温,不能说气温只因CO2的浓度增加,与海面水温无关系。从100多年来的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平均海面水温与海洋上气温的变化,可知气温基本是跟随着海面的水温变化。海洋和大气的关系,就像总厂与分厂的关系,分厂既有自主权,又要受总厂的影响,不能与独立的工厂同论,最初所提的“暖化观点”不足之处,是将总厂的作用全部抹杀了。

正对着太平洋的中央看地球仪,视场的90%以上是海洋,定会产生地球被液体包围的感觉。前面说过全球的平均气温是15°C,可海底各处基本是1°C,竟比其低14°C,原因是海底连白天也是黑暗世界。射向海面的日光,在水面下100 m就全被海水吸收了,再往下,太阳光根本不能到达。而太阳光不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使海水变暖的结构。

据观测,海水可以从海面沉到深海海底,特别是高盐分海域。虽然水面会被日光直接加热,但其影响不会波及到深海。这是因为从深海(不管哪里)总有与沉下来同量的海水涌上去,其速度1天1 cm,按平均深度4 km:要1000年以上,但这对表层的热以热传导的形式传入深海的阻碍作用是足够的,即海面被深海冷却。

总之,研究大气的暖化、暖化的程度,千万不可忘记海洋的作用。

现在人们很关心气候的变化、气候的预测以及地球暖化与异常气候的关系。特别是对因CO2的温室效应的地球暖化问题的研究,100年来一直进行着。目前所依靠的气候预测,说不定还要100年。因为气候变化是非常缓慢进行的,需要长期地观察、踏踏实实地研究,千万不能用应付场面的对策。

[《科学》(日)199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