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合托卡马克(JET)于1991年11月8日和11月9日进行了3次放电,在全世界点燃了一场“聚变热”。

这次实验的主要参数为:

环向主磁场为2.8万高斯;

等离子体电流为3.1兆安;

辅助加热采用中性粒子注入加热,注入功率为15.2兆瓦。

在上述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为16.5千电子伏,电子温度为10千电子伏。

放电时间为2秒,能量约束时间为1秒;

中心电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4×1019

有效电荷为2.5。

在2秒钟的放电期间,有2条注入线注入了氚。反应堆中氚、氘的平均比值约为10%。

诊断结果表明,中子产额最高达到每秒6.3 ×1017,中子产额来自聚变反应,相当的聚变功率为1.8兆瓦,在2秒钟内总的聚变能量达到2.2兆焦耳。

有效能量与消耗能量之比(Q)为0.15。

中子测量、放射性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因此实验是可靠和成功的。

有关专家指出,这是托卡马克型聚变装置首次充氘和氚的放电,得到了相当大的聚变反应产额,人类首次在实验中得到兆瓦级受控热核聚变功率。

专家认为,这次实验的意义非常重大。人类向着实现利用地球上用之不竭的能源——以氘、氚为燃料的受控热核聚变又前进了一步。

对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各种各样的评价纷至沓来。人们似乎得到这样一个令人鼓舞的结论:

“人类首次实现受控热核聚变”。

于是,不仅一般的公众心中昏昏,连核物理专业的大学生也感茫然:是不是聚变能源的实际开发利用就在眼前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究竟欧洲受控热核聚变实验的意义何在?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听一听我国从事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的托卡马克专家的意见,不仅是一次科学普及,而且是对新闻科学性的一次探讨。

记者:为了对欧洲实验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让我们先谈谈有关受控热核聚变的基本知识。

专家:好。目前实验中使用的托卡马克是一个环形磁约束装置。在它的真空室中,燃料氘、氚被加热到几亿摄氏度的高温。在高温下,氘、氚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脱离,形成了由正离子(即氘核和氚核)和电子组成的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中的氘、氚原子核运动速度极高,它们相互碰撞时便会聚合成较重的氦原子核(即α粒子),同时产生能量很高的中子,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高温等离子体借助环形磁场的约束来保持一定的形状。加热聚变燃料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微波加热、电阻加热、中性粒子注入加热等。

为了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必须:

——将燃料加热到几亿摄氏度的高温;

——在一定的保温条件下(通常用能量约束时间来表示托卡马克装置的保温特性),要有足够高的等离子体密度。例如,能量约束时间为1秒,密度须大于每立方厘米100万亿个粒子。

让我们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个类比说明。为了点燃蜂窝煤炉,我们必须

——用木柴或引火煤将蜂窝煤加热到高温;

——在炉膛具有一定保温条件下,要有足够数量的煤燃烧起来并释放出足够的热量。这样在撤去木柴成引火煤后,蜂窝煤仍能继续燃烧下去,这在核聚变中就称为实现了“点火”。

记者:能源(聚变燃料、蜂窝煤)本来是用来向人类提供能量的,但为了让它把能量释放出来,必须先给它一点能量(用来点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不必提供外加能量了。这也是“如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吧。

懂得了为产生聚变反应,必须首先向反应堆输入能量,并且以聚变能量和输入能量的关系为主线来分析问题,我们就容易知道在征服聚变能的道路上人类迄今走到了哪一步。

专家:研究、开发聚变能源,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大体上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步,在实验中,让氘和氚,或者让氘和氘发生聚变反应。我们姑且称这一步是发生了“聚变事件”。

第二步,实现聚变能与输入能量的“收支平衡”(Q=1),也可以说是“得失相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止向反应堆输送能量,聚变反应会自行终止。因此,这种得失相当的状态,不能作为能源使用。

第三步,实现“自发点火”,这时Q值远大于1。我们知道,聚变反应中产生的高能中子不能留存在等离子体中,而反应中生成的α粒子(即氦原子核)却仍留在等离子体中。发生“自发点火”时,聚变反应中产生的α粒子的能量极大,足以补偿等离子体因辐射和传导等散失的能量,从而使聚变反应能够在不加外来能量的条件下持续进行下去。只有在这时,反应堆才真正成为聚变能源。

第四步,建造示范性反应堆,将聚变能最终推向商业应用。

1991年11月9日的实验中,聚变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Q值)等于0.15,距“得失相当(即Q=1)”的第二步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记者:从实验情况看,不能说“人类首次实现了受控热核聚变”。

专家:什么叫做“实现了受控热核聚变”,学术界尚无统一意见。有些专家把反应堆达到“得失相当”视为“实现了受控热核聚变”;另一些人则把标准定在“自发点火”上。就是说,四“步”曲走到第二步或第三步,才能称为“实现了受控热核聚变”。欧洲联合托卡马克的实验尚未达到“得失相当”,不能说“首次实现受控热核聚变”。

即使我们把发生了“聚变事件”(即四“步”曲的第一步)视为“实现了受控热核聚变”,传播媒介给出的“人类首次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评价也不妥当。因为,按这个标准,在1991年11月9日以前,世界上许多托卡马克装置都发生过核聚变事件(即观测到聚变产生的中子)。从这个意义上说,1991年11月9日的核聚变事例也不是“人类首次”。

记者:欧洲实验既未实现“得失相当”,又远未达到“自发点火”,那么,它的真正意义究竟在哪里?

专家:我认为,欧洲实验的重大意义有三条。

第一,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史上,它是首次在托卡马克型聚变装置进行充氘和氚的放电实验。大家知道,以往的实验采用的燃料是氘,而氘-氘聚变反应的概率远低于氘-氚反应。未来的聚变反应堆必须以氘、氚为燃料。因此,氘-氚放电的成功,证明人类开发以氘、氚为燃料的受控热核聚变能源的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这次实验得到了相当大的聚变反应产额。中子产额最高达到4秒6.3×1017个,即每秒产生63亿亿个中子,这些高能中子对应的聚变功率达1.8兆瓦(1800千瓦),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中得到兆瓦级受控热核聚变功率。

第三,这一兆瓦级的聚变功率,是在仅添加少量氚(0.2克,氚与氘的平均比值仅约10%)的情况下获得的,而且实验的次数也很少(只进行了3次放电)。如果进一步提高氚与氘的比值(最高可达1:1)并进一步改善放电条件,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欧洲联合托卡马克可望达到“得失相当”的条件,这在人类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进程中将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记者:您估计受拉热核聚变的商业示范反应堆何时能够实现?

专家:21世纪的中期。

(科技日报记者王直华采写1991年11月24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