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对发达国家的潜在影响业已得到广泛研讨和评估,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却极少引起重视。南半球国家所采取的控制与适应方案的意义同样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伍兹霍尔研究中心”在联合国环境计划部和不少地方组织的协作下组织了一系列旨在确定第三世界国家对全球变暖的观点的会议,以提高人们对全球变暖在发展中国家的危害的认识。首届会议于1989年在新德里召开,会议由“Tata能源研究所”主持,与会代表包括科学家、决策者和政治家,这样全面深入地研讨拥有全人类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尚属首次。第二次会议于1990年5月在内罗比召开,会议由“非洲技术研究中心”主持。与会者在研讨对非洲国家所造成的预期影响时突出强调了下述预测:
1.干燥地区将更加干燥、潮湿地区将更加潮湿,从而,加速气候向两个极端发展。
2.由于气候的变迁,潮湿的热带将变得干燥。
3.随着农业气候带的转移,重要的出口型经济作物,如茶和咖啡产量可能巨幅下降,进而增加生态系统压力。
4.由于降雨量以及气温分布的变化,野生动物的
栖息和迁徙模式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旅游业。
5.由于海平面的上涨将使包括埃及、肯尼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冈比亚在内的许多国家以及诸如毛里求斯这类岛国遭受更多的洪水灾难,造成大面积可耕地的流失以及严重的社会经济动乱。
6.随着因海洋温度上升和海洋气流的转移带来的可怕风暴的增多,风暴造成的灾害,尤其是沿着海岸线造成的灾害将随之增加。
与会者都痛心地意识到目前气候压力给非洲大陆部分国家造成的灾难,他们在当今这种环境下坚定表达了上述预测。全球变暖只会加剧业已危害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可怕的粮食、水源和能源危机,要降低全球变暖的趋势和气候变化的冲击无疑迫切需要制定以能够承受的开发战略为基础的政策。对解决短期经济困难的传统作法(如砍伐森林以快速获得经济效益)必须加以反省。必须采纳把环境问题考虑在内的有计划的综合治理法,这样,才能够在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情况下满足目前几代人的需求。非洲许多国家的确已经承认这是必须为之的事,正在试图朝着这一方向迈进,而与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无关。
对全球变暖的反应这样敏感地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相联系使第三世界国家具有与工业化国家有重大差异的观点。工业化国家总是孤立地把全球变暖看成一个仅凭技术就能加以解决的问题。内罗毕会议强调指出需要采取更多措施。除了追加科研与培训投资、进行技术革新、激发公众意识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外。
内罗毕会议还指出需要进行包括土地利用、财政与金融业务、贸易结构和债务在内的体制改革。这一观点正是北半球国家在召开全球气候会议的需要牢记在心中的。
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的全球性问题。会议承认了非洲国家的具体职责,限制未来人口与能源使用的增长量,避免重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浪费大、无效率的老路,还要避免大规模砍伐森林(据估计非洲国家每年砍伐约360万公顷森林)。但是与会者都着重指出,目前的主要职责应由北半球的工业化国家承担。他们呼吁这些国家肩负起更大的担子,通过财政援助、体制改革和对环境有益的技术转让等手段来帮助非洲国家对付全球变暖这一问题。
内罗毕会议呼吁在下述许多地区采取直接行动:
1.呼吁非洲国家实施能够促进经济多元化和灵活性的政策,以此来降低经济上和政治上易遭损害的可能性。还敦促它们加速重新植造森林,更加注重计划生育以及全力参与和气候变化与环境管理有关的各种国际性对话。
2.呼吁工业化国家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对环境无害技术进入的障碍,促进有关气候问题的科研活动以及在免去发展中国家外债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3.呼吁联合国系统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各种国际性对话,促进有关气候变化的培训活动,扩大对有关某一专题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一般问题的信息传播。
4.呼吁非官方组织进一步努力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推动环境教育并动员地方社区采取保护能源和重造森林等措施。还敦促他们密切注视和参与有关气候变化的最新对话。
5.敦促私营部门扩大科研努力,开发对环境无害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尽可能广泛地加以传播。
内罗毕宣言的结尾部分是“在最后分析中,世界各国政府有义务制定和确立有助于推动上述拟议中的战略的政策和制度性措施。个人有义务通过自身的行动率先采取行动,走向一个更加能够维持生存的世界。科学家目前预测的未来,令人沮丧,因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义务改变这一图景。我们面临的任务巨大艰辛,必须现在着手行动。”
继内罗毕会议后召开的类似会议是于1990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这一系列会议中的最后一次会议将于1991年下半年在曼谷举行。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1991年第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