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什么?从平常的尺度来看,这似乎易于理解。物体包含的物质越多,它就越重;但在较小尺度上,在物质的基本粒子水平上看,就不完全了解质量的真实意义。很幸运,我们对其了解的前景已大有进展。高能实验已近于测试关于粒子质量问题的似乎有理的解释 · 这些概念的被肯定或被否定,其结果都将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搞清质量的意义。
本世纪早期,爱因斯坦把质量理解为能量的一种形式,两者可互换。故原子及其核的质量不仅依赖于它们的总质量,还依赖于把原子的组分束缚在一起的能量。在过去的70年中,对这些已很有了解,这使得我们可精确计算出放射性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当我们考虑原子和核内基本粒子的质量时,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约30年来,粒子物理的研究导致了所谓标准模型,其主要内容是物质粒子和作用在它们身上的力。“物质粒子”是夸克(质子、中子和其他复合粒子由其组成)和轻子(电子包括在内)。它们能感受电磁力、强力、弱力,所有这些力似乎通过“信使”粒子(称之规范玻色子)而作用。夸克和轻子感受引力,但其影响跟别的力相比十分微弱,迄今在一种所有力的理论中有所描述。
近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电子 - 正电子对碰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轻子不多于6种,暗示出夸克也是6种。虽然这些夸克和轻子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异。中性轻子(中微子)极轻,也可能无质量;带电轻子的质量,从电子到τ子(比电子重3600倍)有很大变化,类似地,各种夸克的质量也相差很大,从几分之一质子质量,到尚待发现的“顶”夸克,其质量估计为质子的100倍。
质量范围的宽阔并不限于“物质”粒子,“信使”粒子(规范玻色子)也存在着类似的差别。最熟悉的规范粒子是光子,是一种媒介电磁力的电中性无质量粒子。正如实验所证明的,电磁力与弱力密切相关,它是某些核(包括多种放射性的形式)过程的基石。而弱力的载体(带电W+、W-粒子和中性Z0粒子)不像光子那样无质量,其质量近于质子的100倍。
我们今天可想象,重粒子仅比轻粒子更大、更密实而已。但这种看法并不接近于对基本问题的解答。为何这些粒子表现出如此宽的质量范围?究竟是什么东西给它们以质量。
目前,标准模型不能预言夸克和轻子的质量,但它具有赋予粒子质量的机制,即我们所说的希格斯机制,取名于此机制的提出者,爱丁堡大学的P. Higgs。
希格斯机制提出于60年代早期,并为杨-米尔斯理论引入了质量,最初将场(类似电磁场)的形式用来描述强力。这些理论表明,它们跟人们熟知的十分成功的电磁理论具有同类的“对称性”。希格斯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允许粒子跟杨-米尔斯场耦合而产生质量,这一特征在希格斯机制不存在时,就破坏了理论的对称性。
希格斯机制是如何给粒子以质量的?其基本思想是空间充满了某种物理场,即使是完全真空的空间也如此。这种场类似于电磁场或引力场,但又不完全一样。电磁场和引力场皆有方向性,你由于指向地球的引力而被地球所束缚。而希格斯场是无方向的,只是在空间各点上有个强度。(用术语来说,希格斯场是一个标量场,与力场相对照,后者是一个矢量场,这进而暗示。与希格斯场相联系的载体粒子,其内禀角动量为零,而与力场载体相对应,其自旋为1)。
希格斯场还具有另一个不平常的性质:其能量处于最低态时,并非场值为零而是处在某一其他值。这很像一块磁铁的亚原子行为。在低能态,低于称之居里温度之下时,磁性物质内部的原子磁石皆排列有序,此时磁场具有某特定值,而在居里温度之上当系统的能量很大时,原子磁石的排列变得混乱,磁场的净值等于零。
你可把希格斯场的势能,想象为一个处在酒瓶底上的一粒滚珠的势能。当滚珠处在瓶底凸出部位的顶端,它对应为希格斯场的零值,滚珠此时的位置对瓶底来说是对称的,因它可从各方向滚下去,但其势能并非处在可能的最低态。只有在滚珠落到瓶底时,其势能才最小,这对应为具有某个非零值的希格斯场,而其对称性明显地已破缺。
若你现在写出一个描述对称场的无质量载体粒子能量的方程式,你将发现,如果你引入一个具有上述特性的额外的场,那么在方程中将出现新的项,这些新项是与二个场的相互作用有关的,而其他项则具有大质量粒子的特征。换言之,引入一个新的场,将把无质量载体粒子的原有方程,转变成为一个有质量载体粒子的方程,包括跟新场(希格斯场)有联系的粒子,这个粒子称之希格斯玻色子,它能跟任何东西相互作用。若大自然确如此,那么它们为揭开谜底提供一把钥匙。
希格斯场帮助了理论家
希格斯机制提出后不久,美国哈佛大学的S · 温伯格、伦敦皇家学院的A · 萨拉姆,他们各自独立地认识到,该机制有助于他们建立一个弱-电磁力统一理论,那是基于单一的“弱-电力”基础之上。走向统一论的一个明显障碍,是弱力载体——W粒子和Z粒子,从实验获得的证据来看,它们的质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原子核。另方面,电磁力的载体——光子,却明显地无质量。
这一质量上的差异,在两种力的相对强度上显傅很清楚,例如,弱力(在放射性β衰变中起作用)至少要比电磁力小1000倍,再者,弱力局限在小于一个中子(或质子)的宽度上,而电磁力具有无限大的作用距离,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因重粒子不易迅速交换,故其力显得较弱,且作用距离有限。
希格斯场机制被证明正好合乎温伯格和萨拉姆之所需。它允许弱电理论在电磁力和弱力相互作用之间保持其基本的对称,并给出了W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而同时又让光子无质量。在甚高能时,W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相对来说并不重要。该理论揭示了它们的真实对称性,即弱力载体实质上是无质量的,就如光子那样,只是在低能(如日常世界所碰到的能量水平)时,对称性隐藏了,或说破缺了,此时弱力载体的质量才变得重要,而电、弱力显现出不同的强度。
证实了的预言
1917年,乌德勒支大学的G · 胡夫特发现,在弱-电理论中希格斯机制还有别的重要作用,通过其附加的相互作用,可消除理论中的无意义的无限大值,而在别的情况下是办不到的。胡夫特的发现,证实了该理论的自洽性,因而须认真对待。现在,20余年后的今天,由大量的与理论预言吻合的实验数据,建立了弱-电统一论,已成为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希格斯机制使得弱-电理论十分成功,很明显,它是标准模型的关键部分,再者,在模型内,不仅给出了W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夸克和轻子(物质粒子)也然。
这些粒子之所以具有质量,是因它们跟希格斯场相互作用,粒子有多大质量,取决于它们跟希格斯场的作用强度。光子无质量,因它未跟希格斯场相互作用,而W粒子和Z粒子跟希格斯场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故其质量显得很大。从某种意义上看,希格斯场滞碍了W粒子和Z粒子的速度,因场给了它们质量。
但迄今还有一个大问题尚在讨论中,因尚未见到希格斯场的实验证据,具体地说,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个希格斯玻色子的踪影,而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这是现代流行的标准模型的最大缺点,故寻找希格斯机制的证据,已成为今日粒子物理学的主要任务,准希格斯场已结合到关于宇宙演化的最新宇宙学理论之中。
40年代后期,G · 盖莫夫提出了起源于“热大爆炸”的宇宙一直在膨胀的学说,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理论碰上了不少难题。具体地说,它无法解释微波背景(大爆炸的热所留下的辐射)像测量所显示的那样,均匀地遍布于宇宙,其平滑度仅10-5的差异。
如此地平滑,意味着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整个宇宙,在辐射不再跟原始物质保持平衡时(约在大爆炸后30万年),必处于相同的温度;而这又意味着,整个观察宇宙在此时必保持着密近的热接触。但从测得的宇宙膨胀速率,使我们了解到,当我们从两个相反方向望天空时,我们看到的两个空域相隔甚远,在大爆炸后30万年时,它们彼此是无法联系的,即使以光速通信也然。那么它们是如何保持在同一温度上的呢?
来自大爆炸的线索
1980年,A · 古斯提出了一个大爆炸的变型,它解决了这个和别的一些问题。他提出,在宇宙处在大爆炸后仅10-35秒的初始期,宇宙通过一种所谓“暴胀”的高速膨胀而演化。在这过程中,其尺寸每隔10-34秒翻一番。这使得甚早期的宇宙小区域暴胀,而产生一个巨大、均匀的空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自1981年以来,“暴胀理论”已修正几次,而其基本思想,仍是宇宙初始期经历过一次甚高速膨胀。
现在流行的暴胀假设,要求在宇宙甚早期存在一种准希格斯标量场。这种假设是这样的,在宇宙某个小区域,这种场处在准稳态中,类似于滚珠放在酒瓶底凸出部的顶上,换言之,宇宙在这个区域的势能并非是可能的最小值。这种状态称之“假真空”,以区别于对应为最小能态的“真真空”。在此阶段,宇宙这一特殊区域的能量密度,是由假设真空的势能决定的,且随着宇宙膨胀,其能量密度不变。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告诉我们,这意味着,宇宙的这一小区域将呈幂级数膨胀,或即暴胀。
一个微小的波动(为把滚珠从底顶部打落提供了轻微的一击),都足以使该区域从假真空“滚入”真真空,一旦进入真真空,宇宙的这一区域就慢慢膨胀了(一如标准大爆炸论所说的那样),从而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那个模样。从假真空中所释放的能量变成了我们观察到的全部物质和辐射。
这个暴胀论在宇宙学中是如此吸引人,最重要的是,因其基本思想都是已证实了的和易于理解的。其主要特征是假真空的存在,而这又依赖于一个准希格斯场的标量场的存在。故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对存在于自然界的希格斯那类标量场的发现,都感兴趣。
要证明希格斯场存在的方法就是去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遗憾的是,标准模型并未预言希格斯玻色子有多重或该是什么模样。这是因为质量依赖于势能(即“酒瓶”底凸起部的高度),而这一点似乎只能用实验来发现。希格斯场最简单的可能结构(通过基本标准模型)给出了一种单一的中性希格斯粒子,但也涉及到十分复杂的情况。一种人们熟悉的可能情况是与“超对称”概念有关的。若这种对称性存在,那么全部已知的、自旋为1/2的粒子,都该有更重的、自旋为1的伙伴粒子,反之亦然。超对称理论具有一种复杂结构,从而给出了几种希格斯粒子,带电的和中性的。只有发现一种或多种希格斯粒子,或者,确证它们并不存在,才会出现未来的理论。
CERN最新的机器(大型电子-正电子加速器-LEP)开始了对希格斯粒的急切探索,在LEP提高能量后,这一工作仍将继续,但即使是LEPI也只是近于这种粒子的最低能量,需要开拓高达约80 Gev(或近于质子质量80倍)的范围。希格斯粒子或其他玻色子的质量可能10倍于这个量,也不致破坏物理学定律。要研究这些大质量的可能性,需要能探测更高能量的机器,其能量范围在l 00 Gev(即1 TeV)或更高。
达到如此高能的办法,是采用质子束对撞机。质子含有夸克,它们通过弱力辐射W粒子或Z粒子,就如它们能辐射光子一样(我们见到的光是电子放射的光子,但在足够高的能量上,质子也能放射光子,同步加速器辐射就是这种光子,它是高能质子弯曲地通过磁场时产生的。)。在很高的能量上,两个夸克相碰,两者皆能放射W粒子或Z粒子,后者又相互作用而产生希格斯粒子——这是一个由保持了对称性的希格斯机制引入的、相互作用的事例。换言之,希格斯粒子是W粒子或Z粒子碰撞的产物。
如何产生希格斯粒子
在夸克碰撞中产生希格斯粒子的加速器,需把质子束加速到6 TeV以上,才能保证质子的个别成分的碰撞能达到1 TeV的范围。这是为CERN提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能量。故研究希格斯机制是基本物理学的一项尚待打开的领域,而此加速器能开始这一研究,建于得克萨斯州的超导超级对撞机,也是如此,它将使质子束的碰撞能达到20 TeV。
在这样高能上去寻找希格斯粒子,需要实验家的伟大天才。一个可反映希格斯粒子存在的明确办法,就是让它自身衰变成两个Z粒子,后者再衰变成一个轻子和其反轻子,故希格斯粒子会产生两个轻子-反轻子对的特征性“记号”。绘出这些事例的次数相对于两个对子的点质量的图表,将显示出一个对应于未见的希格斯粒子的质量峰值。但实验家将在无数碎片(来自许多可能的过程)中大海捞针——实际上,100次碰撞估计产生一个可观察到的希格斯粒子。故物理学家已研制一种能迅速通过“海”而筛选出“针”的技术。
Z粒子衰变能揭示出质量在180~800 GeV的希格斯粒子,其他的可能性将更难于发现,且需收集大量数据。但他们欲把质量范围扩展为45~1000 GeV。
发现一个希格斯粒子,意味着大自然通过希格斯机制把质量赋予粒子,用这些知识武装起来,我们将有可能通向有关质量的下一个大问题,这是一个不是希格斯机制自身能回答的问题。为何粒子有一个质量范围?按现今的理论,这取决于粒子与希格斯场的耦合,但这只是推迟对问题的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应是怎样的耦合,我们仅能根据质量去推断它。找到一个希格斯粒子,也意味着标量场存在于大自然中——这对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都是一个好消息。
即使找不到希格斯粒子,在1 TeV能量左右必有新的效应,不论下一代高能实验的结果如何,我们确信,将出现有关物质(继而也是我们居住的宇宙)基本性质的重大发现。
[New Scientist,199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