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技术(EMC)是本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国内对它的研究稍晚于发达国家,目前还不普遍为人所知,但它与人民生活、工业、医学、国防军事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所拟定的“沙漠风暴”计划中,首先采用的就是与电磁兼容技术有关的电子干扰战术。
本世纪初,由于广播通信业务已相当发达,产生了无线干扰现象,那时,人们仅对广播通信业务中的干扰现象感兴趣。随着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人们发现电子、电器产品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相互干扰现象,从而使早期的无线电干扰技术逐步发展演变为电磁兼容技术。
电磁兼容性在有关国家标准中有明确的定义:“在不损失信号所包含的信息条件下,信号和干扰共存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使电气设备、电子仪器、仪表之间能正常工作而不致相互影响的技术。实际上,电磁兼容技术的概念还有待于引申,它不但包括电气设备、电子仪器、仪表之间的电磁兼容问还应包括电磁干扰对其它物类的影响问题。
电气设备、电子仪器、仪表之间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传播电磁干扰的。一种是传导途径,它是沿着导体传播的。人们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同幢大楼中有人使用电刨、电钻装修房屋时,您正在收看或收听的电视机或收音机中就会出现烦人的光点或噪声。这些是通过电源线传播的电磁干扰现象。同样,电磁灶、电吹风、吸尘器、电熨斗都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另一种传播电磁干扰的途径是辐射,它是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比如工厂里为加工目的而广泛使用的高颜热合机、高频淬火机、医院里使用的高颜理疗机等设备,它们工作时会对附近的电视机、收音机、电子计算机、医院的呼叫通讯系统产生强烈干扰。
有许多电气、电子产品既是干扰源又是敏感设备,也就是说它具有干扰与被干扰两重性。比如电子计算机、雷达、通讯导航设备等。即便是一台电子仪器内部也同样存在元件与线路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对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传播的途径和对其有效抑制再加上提高敏感设备电磁敏感度的措施便构成了电磁兼容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电磁辐射对生物(包括人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还不很深入,但迄今已经发现,由于电磁辐射的强烈照射或长期照射,会使生物体内感应出传导电流,产生生物热效应,而扰乱生物体内组织的正常形态和机能。具体表现为脑电图、心电图波形改变、内分泌机能失调、消化道机能障碍、免疫机理抑制等症状。当然,不同生物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度不同,差异可达100倍以上。然而,适当地对生物进行电磁辐射却会产生有益的作用,如微波治癌、高频理疗、安瓿灭菌、实验动物组织内酶灭活等应用。
电磁兼容技术在军事方面应用的例子可以从今年海湾战争中窥其一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对伊拉克进行空袭之前,先采用电子干扰战术使伊军防空雷达及通讯指挥系统陷于混乱,然后以新F17A型隐形战斗轰炸机打头阵,该机由于运用电磁反射原理制就,并在机身表面涂以电波吸收材料,有效地避开了伊军雷达,成功地实现了对伊拉克纵深目标的偷袭。由于采用了这种高新技术,使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势态。
电子技术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多彩,但同时也使“电子公害”日益社会化、家庭化。因而,引起世界各国政府、民间商业组织的极大重视,他们纷纷研究、制订出各种符合自己国情和企业集团利益的有关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大学里设置了电磁兼容技术专业、研究所和工厂企业也没有电磁兼容技术研究部门和检测部门。我国电磁兼容性研究虽起步稍晚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这项技术研究。为我国跟上国际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步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电磁污染是一种客观电磁现象,它固然会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甚至危害,但如能有效地控制它,便可以变害为宝。可以预见,随着电磁兼容技术的日臻成熟,电磁现象将不再造成污染,相反,人们会更好地利用电磁现象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