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的排名榜反映出世界各国对赢得美国巨额奖金的兴趣急剧增加
在80年代末期以前,数字设备公司对专利漠不关心。该公司创始人肯尼思 · 奥尔森(Kenneth H. Olson)认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因此无法对专利提供多少保护,而且,他鼓励其它公司利用数字设备公司的技术来制造能扩大对其计算机需求的附加产品。1985年,数字设备公司只获得了20项美国专利——占日本竞争对手富士通公司所得专利数的十分之一。
然而,奥尔森的看法不久就与变化着的时代发生了冲突。多亏法庭的裁决和计算机发展速度的减慢,专利才更具有价值。数字设备公司开始在它的发明中看到被埋没的财富。从防御上来讲,这个公司必须建立一个专利战金库,以便当别的公司要求得到数字设备公司需加准许的专利使用权时有某个东西作交易。
经奥尔森批准,数字设备公司的专利申请机构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去年,虽然该公司失去利润,但它还是赢得了223项美国专利——比1985年增加了10倍。数字设备公司律师巴里 · 扬(Barry N. Young)说:“我们的专利既可作为剑又可作为盾。它们给我们行动的自由。”
数字设备公司的情况并非独一无二。许多人已经注意到日本公司所赢得的美国专利数量激增。美国的大公司,从杜邦化学公司到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到菲利普 · 莫里斯烟草公司,已经大力加强其专利活动,这一点不大被人注意。实际上,经过连续多年的下降,在美国专利中,美国发明人所占份额正逐步上升。据设在新泽西州哈顿高地的一家专利咨询公司CHI研究公司统计,除了设计专利和其它特殊情况以外,美国发明人所占的份额已经从1988年的51.9%上升到1991年的53%和1992年的53.5%。
美国工业咄咄通人的势头不久可能得到华盛顿方面新的强硬政策的配合。被克林顿总统提名为专利与商标局专员的布鲁斯 · 莱曼(Bruce A. Lehman)认为,布什政府曾准备摆脱在国际专利政策谈判中得不偿失的局面,莱曼正在对布什使美国专利法与世界各国专利法相“一致”的计划——办法是废弃具有200年历史的美国专利授予制——作重新考虑。
莱曼是华盛顿的一位版权律师,是克林顿政府专利与商标局过渡班子的头头,在贸易问题上他可能会追随克林顿的强硬政策。为了实现一致性和有效性,其他国家正在迫使美国接受它们向第一个就某项特定发明提出申请的发明人授予专利的制度。与此相反,美国是向原始发明人授予专利,即使另外某个人首先到达专利局。是否保留那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它深受独立发明人的珍视——在专利界成了头号话题。
大多数美国大公司赞成向国际上的“首先申请制”转轨,部分原因是它能够减小“水下专利”——被放出来使发明人真假难辨的合法水雷——的威胁,这些发明人使专利局相信是他们首先想出点子,然后就狠狠向大公司敲一笔数以百万计的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莱曼知道,外国大公司也强烈支持抛弃“原始发明制”。因此,有迹象表明,如果不设法从国外赢得重大让步的话,他是不会赞同这种转轨的——尤其是要为设在日本的外国公司赢得更好地专利保护,日本的专利平均等待期是5年,而美国是一年半。
美国专利制度所遇到的情况引起了世界各国公司的浓厚兴趣,因为在某一项重要产品上赢得美国的专利就好比赢得一笔巨额奖金。它授予在这个世界最大市场上制造和销售某个产品的为期17年的专有权。美国专利的影响力越出了美国边界。如果某件仿造产品被排除在美国这个主要市场之外,它将使某个竞争者为该产品的全球销售所作的大量投资失去意义。因此,难怪从瑞典到塞内加尔,每个地方活着的发明人去年都被授予美国专利。
CHI研究公司根据政府资料制作的“《商业周刊》专利记分牌”显示出美国专利获得者在四个关键类别上的得分情况。头三个与去年记分牌上的一样:专利数;当前影响,即某个公司的现有专利在其它专利中被引证的次数;技术实力,它是头两个衡量标准的结合。在今年记分牌上技术实力一栏中,日本佳能公司位居榜首,而去年名列第三,这个公司以其创新的打印技术及其它技术而赢得大量美国专利。佳能公司的气泡喷注(Bubble-jet)式打印机磁头具有一排排细小的喷嘴,它们以每秒6200次的速度把极小的墨滴喷到纸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排得最靠前的美国公司,它越过两个档次而上升到第四名。
记分牌上的第四个类别——今年新加的——是科学联系。它衡量某个公司的专利所提及的科学论文的次数 · 这种数字随行业不同而变化很大,数字大的公司—如普强大(Upjohn)药厂这类制药公司,科学论文引证次数为9.84——远远领先于马自达汽车公司这类汽车制造商而处于科学领先地位,1992年马自达汽车公司的专利引证科学论文的次数为零。
对专利的科学联系的研究揭示了某些有趣的特性,首先,日本公司的专利对科学文献的参考数一般来说要比美国的低,这可能只是写作手法运用上的差异,但是CHI研究公司总裁弗朗西斯 · 纳林(Francis Narin)认为,这种差距证实了人们普遍持有的看法:即美国的研究开发实验室仍处在最前沿。
那么,像东芝公司之类的日本公司为什么继续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呢?在科学联系方面,东芝公司在电气行业中的排名靠近最后,然而从半导体到笔记本式计算机到先进的医疗成像装置,这个公司以其令人震惊的产品阵容而成为市场领头人。一个秘诀就是它是如何把点子带出实验室的,高级执行副总裁高柳诚治(Seiichi Takayanagi)说:“一个具有好点子的研究人员能够在整个开发阶段锲而不舍,然后转到销售部门去开发出成功的产品。那种制度在美国很少见。”
专利攻势将无助于美国公司在产品开发上与东芝之类的公司抗衡。但是它所能帮助它们做的事情是在法律体系内靠与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作斗争而打败国内外的对手。不过要警告一句:由富有同情心的法庭所提供的过于强大的专利保护可能会以减少消费者对供应商的选择从而使他们受到伤害而告终。自1982年在华盛顿成立联邦特别上诉法院审理专利案以来,司法系统已经转向支持对侵犯专利提出索赔的广泛要求,这样做可能会削弱竞争。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特 · 默吉思(Robert P. Merges)说:“现在人们更担心的是特定的研究路线会属于X公司所有。”
提出诉讼的公司声称,它们只是在保护它们的财产。它们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那里得到了启发,这个公司用专利特许权收入为它的大部分研究开发工作提供资金。1986年以来,它已经拿出12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仅去年就拿出3.91亿美元——大部分专利使用费来自日本。英特尔公司——专利竞赛中的新手——1990年提出100项专利申请,预计今年要提出400项,这家芯片制造商也在加紧追查被指控的侵权者。英特尔公司的总顾问托马斯 · 小邓拉普(F. Thomas Dunlap Jr)警告说!“对那些只想设法窃取别人知识产权的伪造者来说,日子将变得越来越不好过。”
对手们可能会发牢骚。但只要法庭、立法者以及克林顿政府抱有同情心,我们就可以期待美国公司把属于发明人的最后一点黄金从专利文件夹里全部挖掘出来。
[Business week,199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