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人复活采取的急救措施常常失败。紧急救护的未来也许在于冷却大脑。

1992年6月的一个早晨,36岁的南希 · 罗卡娜心脏停止了跳动。按照医学上的通俗说法,她成了一具“僵尸”。这并非什么意外的突发事件。外科医生详细介绍了复杂的手术:修补一根包封颈动脉的气胀血管。慢慢地,罗卡娜的体温降到了摄氏18%大多数血液从她体内流出,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大脑也停止了运行,45分钟后,罗卡娜死了。

对罗卡娜实施的“低体温”外科手术,对于正在探索中的“大脑复活”这一技术领域来说是具有戏剧性的一例。“大脑复活”旨在中风、脑受伤或者心跳停止后能够保持大脑活跃。随看“大脑复活”技术的改进,人们希望它能走出医院到救护车上,最终增强,脏复活能力(现今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标准疗法)。

社会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心肺复活成功率不高这个事实。不管这项技术显得多么具有创新性,它只能把少量血压到大脑里,几乎难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脑细胞。而脑髓在缺血供应2分钟后开始死亡,6分钟后生物学上的死亡是必定无疑的了。

可是,心肺复活的成功率并不那么令人感到欣喜,这一点在科学界却是广为人知的。最近对30多年来大约2万例在医院进行的心肺复活尝试的一项研究表明:施行了心肺复活手术的受血者只有15%活下来;其他研究表明不在医院实施的心肺复活手术见效更微,存活率只有2~5%。享有盛名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个月刊登了一篇文章,呼吁紧急救护人员对某些病人不要采取传统的心肺复活尝试。正如国家健康协会一位神经学家所说:问题的关键并非你在复活手术后是否还活着,而是你回到家后是否有辨识自己和家人的认知力。

最佳促进全面康复可能性的机会莫过于提高延长大脑寿命的技术,以及研制防止缺氧造成生化破坏的药物。根据约翰斯 · 霍普金斯医学协会的一位脑血管生理学家的说法,除了药物治疗,控制和保护大脑环境的最好方法之一便是降低大脑的温度。这种技术的佐证是大量关于对“淹死”在寒冷的水下,并且在30分钟后也没有心脏跳动的人进行抢救的简要报道,他们的大脑竟不受损。

纽约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的罗伯特 · 所罗门自1988年起就曾在361、病人身上实施这种技术。他解释道:低体温心跳停止外科手术比冰水中溺死者的情况复杂得多,但其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要防止损伤,只须慢慢冷却病人,使大脑和其他主要器官在大约一个小时内完全得到保护。这种情况下心跳停止,血液也不再流通。

大脑复活技术的长远目标是把它运用到紧急事件中,诸如中风、心脏病突发等,以便能够立即采取措施稳定大脑、防止受损。事实上,匹兹堡大脑创伤研究中心上个月发表了其研究结果——此乃第一次在人类身上试用这种临床研究——发现冷却大脑限制了脑严重受伤所造成的大脑创伤。神经外科医师唐纳德 · 马文是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他说冷却的毛毯和冰袋可使体温降至华氏86°或87°,维持近24小时之久。

研究者强调,低温技术最终必须和保护性药物一起使用。当流向大脑的血液停滞时,大脑几乎立刻卷入一种生化大旋涡中,被称为游离基的不稳定分子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破坏了神经细胞。大量的各类化学信使细胞也释放出来,进一步破坏了大脑组织。随着脑脊髓突的死亡,过量的钙进入大脑中,更进一步地破坏了脑细胞。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复活术本身竟会损伤大脑。采用复苏法突然输入的血液和氧气加强了化学喷流,释放出更多的游离基和能够杀死细胞中的物质。研究者正在试验用多种可能保护智力的药物,其中包括钙阻断器、神经传感抑制剂和游离基清除剂等,用以中和不稳定分子。一组从死者身上提取出来的合成激素正处在实验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大脑受损后减少游离基的损伤力。

尽管关于大脑的生化知识在拓展,但是药理学方面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少。匹兹堡国际大脑复活研究中心最近对大量意在提高心肺复活能力的药物病例进行总结,要找到药物的精确配方和应急的正确程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脑研究者并不是期望找到一种灵丹妙药,而是希望在本世纪末研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疗法。芝加哥的生理学家鲍勃 · 哥德曼和罗纳德 · 克拉兹共同负责生命复活技术公司,他们认为大脑复活技术多少能改变急救和创伤治疗的现状,从而基本上重新定义了临床死亡的概念。他们制定了一种大脑复活机制,预计3年内便可运用于人类临床实验。他们的这种装置已取得了专利权,是通过颈动脉注射使冷却的化学鸡尾酒直接进入大脑。这种冷却大脑的混和物很可能由游离基清除剂、传染隔离型化合物、营养物及人造血组成。病人也要戴上大脑冷却头盔,把头和颈遮起来,从而降低大脑皮质温度2~3℃。大脑冷却头盔和保护性药物的综合使用,目的在于促使大脑进入代谢昏迷状态,从而大大地延展其生命力。

生理学家们离科幻预言的“生理停顿”尚远,并且人类的大脑也太过复杂了。但是有时对于罗卡娜一类的病人来说,45分钟就足够了。

[U. S. News World Report,199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