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的证据证明“暗物质”以巨大密实晕圈物体的形式存在。这些木星大小的致密物体(有人认为存在于银河系的外围)是“暗的”,因为它们不发光或其他辐射线。
劳伦斯 ·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查尔斯 · 阿尔科克(Charles Alcock)领导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小组观测到了南半球大麦哲伦云星系(银河系的最近邻居)的600多万个恒星。在一年多的观测期中,有一个恒星的星光度很快增至其正常亮度的7倍。其他两个恒星也发亮,尽管没有那么显著。
科学家们把这些变化归因于称为重力透镜化的作用:巨大密实晕圈物体落到地球和这个恒星之间,使这个恒星的光线弯曲、放大,因此使它显得较亮。
萨克莱市法国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单独进行了透镜化现象的类似观测。
暗物质可能构成总物质的90%。如果这是正确的,而且发现更多的巨大密实晕圈物体,那这就意味着有足够的物质来完全改变银河系的视膨胀,最终使银河系崩溃。
(蓝彧祥译自Popular Science,1994年6月)
晶体生长的过程
晶体是怎样生长的?
在晶体表面,原子是顺利地滚动或匀称形状的呢?还是原子在随意地弹跳直到找到适当的位置?一旦一个原子在边界上固定下来,它是遭到那里的原子力的排斥还是吸引呢?
这些问题导致伊利诺斯大学的材料学家格特 · 埃利奇(Gert Ehrlich)和他的同事们研究金属原子吸附到低温蒸汽金属表面的行为。用场离子显微镜,他们观察到单个铱原子排列到紧密的铱板上的过程,同时揭示了在晶格边有一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空晶带”(empty zone)。
在晶体生长的标准模式中,原子成层规则地在板面上生长,埃利奇说。在金属晶格里,蒸发的原子可能先在层面上散开,最后,这些散开的原子碰到晶格台阶时就在层边固定下来。
然而,埃利奇通过观察发现,蒸发的铱原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到铱板上的。沿着上一层的台阶的边,出现的空晶带比2个原子还宽,但散开的原子并不固定在那里。埃利奇认为,由于“吞没”台阶边附近有吸引力存在,于是便形成了空晶带。他的小组观察还发现,原子趋向于散开在结晶板的下一阶边上,然后停下来。
“它们并不像原来所想象的只是滚到边上,而是相反。”这些原子被引到台阶的顶上并停在那里,只是受热激发后它们才结合到晶体结构里,这个组还发现,在罕见的情况下,一个原子推到排列好的原子旁并钻到晶格里。还有一种情况,当铼原子在铱原子簇上出现时,它移走了一个铱原子,自己却占据了这个位置。这样的原子行为和目前所预料的晶格形成模式并不一样,埃利奇说。
通过这些观察,埃利奇认为,更为详细的试验不需要搞清原子是怎样结合到晶格层中去的。“我们要改变晶体生长的原有认识,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观点。”
(孙家明译自Science News,1994年12月10日)
造血激素的发现
在几家生物技术公司的一番激烈角逐之后,一种35年来令人难以捉摸的重要造血激素终于得以分离。这项成果将会在临床上为癌症患者带来直接好处,更为有意义的是,由于有了这种新激素,血液中的主要成分现在都可能得听人摆布,这对医学科学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种新激素叫做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能促使未成熟的骨髓细胞演化为具有凝血功能的圆盘形血细胞,即血小板。
多年来,科学家们就在寻找血小板生成激素,但一直没有结果,许多人都感到绝望了,有人甚至对这种物质是否存在开始产生怀疑。其令人难以捉摸的原因现在已弄清楚:这种激素的自然存在量极少,每日只要有1微克就足以维持人的骨髓成为血小板的制造厂。
这场比赛起始于法国维勒鸠夫Gustave Roussy研究所弗朗科伊斯 · 温德琳(Francoise Wendling)博士两年前的一项发现。当时,她在一种骨髓细胞的外膜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变体蛋白,而这种细胞待到某些外部信号如激素时必然会产生反应。尽管其时还不知它接受的信号是什么,但既然发现它嵌在一种可预料的晶格形成模式并不一样,埃演化为红细胞或血小板的未成熟血细胞的外膜上,因此,一些科学家推测它可能就是人们长期寻找的促血小板激素的受体。在此基础上,他们决定利用这种受体来找出血小板生成素,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饶新华译自The Globe and Mail,199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