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威廉 · 艾尔弗雷德 · 福勒(Willion Alfrod Fowler)于1995年3月14日在美国加州去世,终年83岁。他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接受大学本科教育,1936年当上了研究生迁居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研究生涯的大多数岁月。

福勒是通过测量β谱线以确定弱核相互作用形式而开始他的科学生涯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种研究自然地导致了去测定天体物理学感兴趣的核反应实验的有效截面。多年来,加州工学院的凯洛格辐射实验室在天体物理领域内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一系列不朽的论文中,福勒和他的同事们对如今已为人们熟知的氢燃烧,P-P链(这两种过程都是把氢转化为氦的催化循环)和碳-氮循环过程提供了实验为基础,这些工作在以后诺贝尔奖的授予中都被提到了,

从1953年起,福勒越来越把他的注意力转向巨大的复杂的核反应上,正是这种核反应标志着星体演化后期的特征,作为一名合作者>1957年福勒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这个领域里发表了一篇有创见的、提出B2FH核综合思想而为人们熟知的论文。这篇论文表明,怎样才能借助于星体内的核反应——它们是在越来越高温度下贯串星体演化的全过程而发生的——去构造从氢开始的所有化学元素。更广泛地说,较轻为元素和过渡元素直至镍都是在带电粒子反应中被合成的,而相对原子量约为60以上的较重元素是在中子反应中被合成的,虽然低天然丰度的核素常常是从这个简单模型出发而构成的。他和同事一起在以后的年代里又从1957年发表的论文提及的B2FH中发展起一些有用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包括在1960年为人们熟知的核编年史的初始的步骤中,而核编年史正是在以后岁月中福勒始终保持着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1964年,人们试图把关于B2FH的核综合思想与超新星的天体物理演化——直至它们爆炸的那一时刻——结合在一起,于是,超新星的理论诞生了,1967年,在与其他同事合作中福勒又发展起称之为大爆炸核综合的理论。而在1975年,他又与其他人合作成为又一本关于星体内热核反应的深远影响的著作的高级发起人。这本著作提供了关于核反应速率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几乎所有的反应直至相对原子量在25左右的反应都是十分广泛有用的,

对一个人的事业仅仅作出技术上的描述是很难勾画出一个人的实际面貌的。他的名字——威廉,处处为人们熟知,可能几乎没有几位科学家在整个国际舞台上如此广泛地受到喜爱。但毕竟他将被人们所遗忘。

威廉 · 福勒靠他的第二个妻子才得以生存下来,而他的两个女儿由他的第一个妻子抚养。

[朱鋐雄译自Nature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