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化学污染物和大气层上部气温极低,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受到了破坏。这是今年春天通过卫星观测到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贝廷亚说,今年春天在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其破坏程度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只是没有严重到像南极那样真正形成臭氧空洞而已。

臭氧层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在同温层中形成一层散射层,可过滤太阳光的有害紫外线。但是,大气层中的氯氟烃和其它污染物对臭氧分子有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在气温最低的极地上空最严重。寒冷的条件引起的云雾颗粒会加重对臭氧的破坏。3月份,较温暖地区的天气活动一般会向极地渗透,使极地上空的大气升温,减轻了对臭氧的破坏。但是,由于今年北极上空的同温层的温度一直到3月份还很低,所以经历过寒冷漫长的冬天,阳光初照时,由阳光激活的化学反应会使臭氧分子分裂,贝廷亚说,今年3月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平均只是平常年份的40%。

北极臭氧层受破坏的时间不长,只是春天到来之前的几个星期。春天一到,气温回升,起破坏作用的云雾等因素土崩瓦解,所以,迄今为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很可能尚未达到破坏作用。

[成至译自Science News,199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