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几年前,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这样一段让人眼睛一亮的话 :医学是人类掌握的技术中最富革命性的一种,它不是雕塑人像或绘画,而是改造人类机体与再造人类的生命。前些天在访问上海二医大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范志宏博士后,我脑海里很快又闪现出那一段话,此刻似乎能更深一层地理解其涵义了。
说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一定会有许多人想到整形外科,想到张涤生院士,确实这是一个深为国内外整形外科界关注,为中国人争得许多荣耀的学科和学科带头人。1988年,一位年轻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冲着他所崇拜的九院整复外科张涤生教授,来报考张先生的研究生。当时不少同事劝他,张先生的研究生极难考,可能性太小。但这位年轻人全不为这些劝告所动,暗下决心,非张先生的研究生不考,最终他如愿了。好多年后的今天,已是上海科技启明星的范志宏在九院整复大楼接受我的访问,谈起这段经历时,仍带有一股能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激情。望着面对面坐着的这位白净、儒雅的医学博士,一位已有相当娴熟临床手术技能的副主任医师。令人毫不怀疑这是一位在最佳年龄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最佳舞台的成功者。
范志宏说他的科研生涯是从1989年开始的,在张涤生、关文祥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小范和课题组同志一起跟踪从事岩一项系列研究,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及扩张皮肤回缩难题的攻克。当时这一方向是在整个整形外科界引起轰动的革命性技术,美国人称其是整形外科的里程碑式工作。稍了解整形手术的人都知道,要修复人体的某一创面,最好是采用其自身的皮肤材料,这样可减少排异现象。为了获得对整形修复来讲必不可少的“额外"皮肤,美国科学家受孕妇皮肤扩张现象的启发于1957年提出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基本思路,即通过生物学、医学手段,刺激人体的皮肤软组织,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合成、分泌缩功能增强,产生新的皮肤组织(外表看上去就像形成一个囊包),再将这多余的皮肤取下移植到创面。这一思想提出十几年后才在临床上获得成功应用,美国人在80年代初将此技术用于乳腺癌切除术后的乳房再造,获得成功。张涤生教授在1984年访美期间得悉这一技术进展,回国后立即组织推广、实施。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于85~86年开始在临床应用这一技术。时至今日。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国内外临床。
然而几乎与这一技术问世的同时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扩张后的皮肤会产生近,远期回缩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应用扩张皮瓣进行体表器官耳鼻再造的手术效果,导致再造器官的变小,变形。无疑,如何控制扩张皮肤的回缩成了临床应用亟待攻克的难题。国际上这方面也几乎是空白,研究文献甚少,尤其是对于远期回缩的极限及机制,更是鲜有报道。
这是一块巨大的障碍,横亘在世界整形外科界面前,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决心。由于主攻方向正确,也由于九院以往多年的实验积累和对国际文献地及时把握,范志宏申报的课题——“扩张皮肤回缩相关因素及预防的实验研究",敢得了一些崭新的结果,并对以往公认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一时间跨度近10年、先后得到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及启明星后计划、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发现,扩张刺激可以导致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而后者细胞内的一种特异性肌动蛋白——α平滑肌动蛋白的表达增多。正是这一新发现使范志宏得以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全面阐释扩张皮肤回缩的动力学及动力环境机制。这一工作不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扩张皮肤的回缩、挛缩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疤痕、挛缩提供了完整的科研方法。
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讲,预防挛缩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整复外科学家在较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仍然做出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工作,这其中有范志宏及其同事多年奉献的功劳。在扩张皮肤回缩及挛缩的成因已较清晰的情况下,接下来已经在做的事就是如何采取有效手段预防。小范他们正在实施的一项课题是从反义寡核苷酸角度来控制挛缩,这是将基因治疗概念首次引入整形外科领域,以使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更完善。
作为九院最年轻的副教授,范志宏博士除了在科研上尽显才华外,作为临床医师,他精湛的动刀能力、认真负责的诊疗作风亦得到了同行、病家的广泛赞誉。
为采访范博士,我打了几次电话约他,但白天几乎找不到他。他每天的手术都排得满满的。采访他的那天是下午3 :00~5 :00,而在此之前的几个小时里他已经做了8例手术。范志宏告诉我,他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临床是他最看重的工作,他从医学院一毕业就从来没有放松过临床实践。即使科研再忙,也不拉下该做的手术。平时家里再有什么急事,只要与手术时间冲突,他就首先选择去手术。一份院方提供的材料称范志宏是难得的科研、临床两栖类人才,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医师。由于业务上刻苦钻研,在临床医疗上的疑难病例诊治他都能独当一面,对组织扩张术、疤痕的诊治、体表器官的再造等,他都形成了自己的诊疗方法。
范志宏认为临床类学科要真正形成特色,作出领先水平的工作,为广大病家服务好,科研、临床二者必须始终紧抓不放,这些年他自己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他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年轻的同事这样做。他常对研究生讲,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今后形成自己学术体系、研究方向的主要经历,要抓紧这段宝贵的学习时间多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而要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外,还应有临床实践的大量积累。同样他要求那些临床医生尽可能去读一段时间的研究生,这样对自己的业务思路、能力开拓大有助益。
当然真要成为两栖人才,必须付出双倍努力,范志宏本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用“一路小跑”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白天手术、查房已排得很满。大量的科研题目大多只能在下班后或挤时间来做。由于科研太忙,范志宏说自己经常不能回家,7岁的儿子已经与他有些生疏了。小范说待日后工作稍空闲一点、每周无论如何要抽一天时间陪陪儿子。所幸的是,在小范周围有一个非常肯干、工作不讲条件的科研集体,大多是正在读学位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在疤痕研究方面,这个课题组正在努力的方向有3个:一是胎儿无疤愈合理论的研究,胎儿在胚胎早期其皮肤即使受伤也不会长疤,其机理何在?其二是根据细胞凋亡理论,疤痕实际上也是一种肿瘤生长方式,那么作为疤痕生成要素的成纤维细胞是否因凋亡过慢导致疤痕生成?其三是疤痕挛缩及预防。这三个方向均提出疤痕挛缩的动力及动力环境的新概念,并围绕动力及动力环境两因素展开新的研究。因思路清新而获列题,当然能否成功,现在还不可预料。
我一直对那些能解除病人痛苦、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怀有深深的敬意,接触认识了范志宏不但使我更加深了这一敬意,而且还让人看到了新一代两栖类医学博士的形象,他们在临床诊疗上是一把好手,在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方面亦直逼国际前沿。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是十几年如一日的一路小跑,不断给自己加压。
读者从我刊的启明星专栏里已经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人,他们的崛起固然离不开时代和机遇,但他们向前攀登的每一步无不渗透着智力和体力的消耗,许多人是舍弃了个人的休息、与家庭的团聚,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个人爱好,就像田径场上的运动员,时时瞄准前方的目标,奋力向前,步步不息。
离开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时,我想享有国际声誉的九院整复外科正喜见新人辈出,范志宏及其同事会做出更多令世人惊讶的工作,他们有这个实力,让我们期待着。
(江世亮采写于1997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