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评定职称工作,对提高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科研水平和建立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职称评定,常常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往里面钻,乘上末班车,可以说是幸运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说,一生的追求,就是评上正高级职称,拿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朋友的这个目标,应该说是不变的。他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又正当年华,课题不断,教学水平尚佳。在堂堂高等学府,在退休前评一个正教授,我想不会有什么“例外”的。
话是这么说,事实上并不那么顺利。那一年评定职称工作刚开始,他就认真地提出了申请,填写好应该填写的一切表格,送上自己的研究成果材料以及一篇在国外某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两个名额,五个人申请,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成果及论文,自以为“有把握”。因为据他所知,其他4个人成果比他少,论文比他少,更为有利的是,朋友还去美国进修过一年半时间,外语不必考试,其同事也都认为这次唯他莫属了。
奇怪的事发生了,他未能如愿,而且两个名额也放弃了。事后他才知道,原因是他送上的论文是1991年在国外发表的,而他的研究工作则是80年代的。评委会中一个委员一口咬定此论文不具代表性。因此,一人反对,他人不言。投票表决:他获得简单多数,为了不得罪另4个报评的副教授,硬是放弃两个名额,一个不报。我不是职称评审委员,不知其中的奥秘。但我想对论文的代表性、时效性说上几句。
198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琳托克,是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人称“玉米夫人”。她一生未嫁,从30年代到40年代一直从事玉米杂交试验,发现了“跳跃基因”。50年代初她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了。当时的遗传学界对她的发现除了嘲笑,就是说她是“疯人”。因为,他的发现与传统的理论不相符合。但,麦克琳托克不管那些,继续做她的实验。到了80年代,麦克琳托克早已是80多岁的老妪了,压根儿她就没有想到50年代发表的论文,会在1983年授予她诺贝尔奖。
那篇论文的时效性以及代表性是不容置疑的,我就弄不明白,朋友80年代研究工作成果,90年代发表论文,怎么就不具有“代表性”?按这个理论,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们一个个都该打屁股了,因为他们在80年代把诺贝尔奖授予给三、四十年代的研究成果,50年代才发表论文的作者,岂不是大错特错了。中国人中的一些人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为了否认别人的成果会提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说到底不是为了评定职称的严肃性,而是有某种自私心理在作怪。“我评不上,你也休想评上。宁可放弃两个名额,也不让别人上去。”就是这种心理状态,那位朋友只好自认晦气。中国如此之大,到哪里去评这个理!
我这篇“马后炮”文章,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但愿那些掌握别人职称命运的人,多为别人考虑,不要掺杂私心杂念,让那些不该发生的事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