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一见刘滨谊,听他一谈,我就有相见恨晚之感。正是这次访问使我知道了“景观建筑”这一概念。刚过不惑之年的刘滨谊已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度”——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建筑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并于1996年人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名片上的这一系列职衔是对他十几年来奋斗业绩的肯定,在意以挑剔、严谨著称的国内外建筑界,刘滨谊的名字获得了认同和尊敬。

我通过采访得知,刘滨谊的名字更多地是和中国景观建筑学联系在一起的。刘滨谊介绍说,作为建筑学这个大学科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景观建筑学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这一学科源头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山水园林景观,但严格意义上的景观建筑学在今日中国尚处在艰难开拓中,刘滨谊正是国内极少数有识见的开拓者之一。

从刘教授的介绍中,我知道所谓的景观建筑学是指人类出于为自然世界增添和谐感和美感,面对自然加以美化并安排建筑物、城镇,乃至都市环境的建筑艺术。景观通常指较大的区域,如公园、市区、校园、居住区一条道路两旁的地形街景安排;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广义概念包括土地利用和交通方式以至城市、村镇形态格局等。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罗马的假日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等都可以视作景观建筑。刘滨谊是80年代中期起步入景观建筑学大门的。当时还在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刘滨谊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方向。在导师的支持下,他的硕士论文即转向于景观建筑学。虽说大的学科仍为建筑,但专业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国内对景观建筑学几乎没有概念(至今在学科分类上只是称风景园林),滨谊也只能以景观园林命名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后,刘滨谊成了国内第一位景观建筑学博士。

刘滨谊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很可能受到欧美景观建筑大师的影响,但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有关。刘滨谊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科院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滨谊认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他父亲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位是他的导师冯纪忠教授)。滨谊的父亲在30岁出头时就获得过三次国家级奖。作为一位电学专家,他让儿子从小就动手装半导体、装电视机,自学电子学知识。这些技能、知识,表面上似乎与他日后的建筑设计无直接关联,而实际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勤奋、求实、求知、毅力的种子。

滨谊的绘画天才也必须一提。从5岁起学画画的他似乎天生对色彩感觉就好,画什么像什么,以后家里又专门聘请画师指导,这样他在高考前实际上已修完了美术学院本科的内容。凭着自己的这份爱好与自信,他进入了同济大学。一开始,他录取的是测量系。入学的第二天起他就开始了转专业的努力,历时一年多。最后由当时的校长李国豪出面,此事才定局。当时,刘滨谊与另外一同学转系成功的消息在全国高校引起轰动,开了高校内学生专业流动的先河。如今年逾古稀的李国豪教授可能难以想到,当年他的一则决定不仅改变了一个大学生的命运,而且为同济、为中国贡献了一位景观建筑学的开拓者。

滨谊从1983年做硕士论文起到如今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开拓中国景观建筑的新学科领域。十几年的建筑学专业训练背景使他对景观建筑的理解大大不同于传统的以农林业为学科背景的人们。刘教授认为,他现在倡导的景观建筑学是以建筑界(建设部)为背景,以规划设计为导向,这与传统的以种植园艺为基点的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区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门新学科,而且是亟待开拓的新领域。在美国是景观建筑学在先,城市规划是从中分出来的。

谈起自己这些年所受的专业训练,刘滨谊多次提到自己的导师冯纪忠先生。冯教授是二战后从德国返回的中国最负盛名的建筑学专家,也是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期最长的系主任。同济的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外都有影响,60年代起风景园林这一专业能在同济扎下根来,这些都与冯先生的眼界有关。如今已定居美国的冯先生时常关注自己弟子的进步。刘滨谊觉得唯有在学术上不断开拓奋进才是对导师关爱的最好回报。刘滨谊也确实没有愧对导师。他在读博士期间,通过综合分析国际上景观建筑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传统审美观,首先提出了中国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的理论——即风景景观的概念。90年初,集中反映刘滨谊上述思考的他的博士论文以专著形式公开出版。在研究方法上,他在国际上首次将现代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运用于大规模风景资源遥感计算机普查,创立了风景“美感量化”的理论及计算模型,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评价。

刘滨谊很清楚,一门学科或者一种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源源不断的社会需求,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刘滨谊觉得景观建筑学在中国的前景远大,尽管目前这一学科的地位堪忧。刘教授认为现今处于初生期的中国景观建筑学,再过若干年一定会辉煌壮大起来。刘滨谊的乐观是有道理的。据他介绍,目前全社会对此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对人聚环境、风貌建筑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他所在的系及他们整个同济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现在承接的各类工程项目,无不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

刘教授认为,中国21世纪的城乡建设需要景观建筑学,这个结论得之于当今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更通俗的意义上讲,所谓景观建筑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户外活动的空间。前些年我们一直在设法解决老百姓的室内居住面积过小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缓解,现在到了考虑追求户外聚居面积的时候了,聚居环境学就是这么产生的。刘滨谊认为,认识到户外活动空间与居住面积同等重要是人类文明与生活进步的标志之一,没有合适的户外活动空间,人的生存质量就不可能高,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一年365天都生活在室内,这也就是改建后的上海人民广场何以广受市民青睐、利用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

刘滨谊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户外空间的道理,从专业上分析很好理解。儿童如果不到这种环境中去活动,其身体、心理都不可能很健全。人类是一种需要交往的动物,哪怕人看人也是一种交流,而要交往就必须有合适的户外空间。刘教授谈到,最近一年来,他(们)已接待了许多外省市的市长,都很认真地来谈,希望上海的建筑规划专家帮助他们规划设计大型广场一类的户外活动空间,并把这些工程看作是为民办实事的大项目。这些情况都清楚地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正在开始更多地思考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环境。

以上我大都引用了刘滨谊的原话,他说这正是他最近想呼吁、想写、想说的话。

事实上,刘滨谊从读硕士以来的十几年里,不断在各种场合宣传、普及中国需要景观建筑学的思想。至今他已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4部,发表论文85篇,并作了几十场专题演讲,他的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引进现代景观建筑学理论和高新科技,拓展中国风景园林学科。

除了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外,这些年来他还独立和为主完成了多项大型景观建筑规划设计项目。如92~94年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他独立完成了迄今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负责完成浦东绿化系统规划;最近他们又承担了配合上海地铁二号线项目——上海静安公园的改造规划设计。这些已经完成和正在设计施工中的项目部分体现了景观建筑学的思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实地去看看,品味一下景观建筑的特色。

建筑师的严谨执著与艺术家的浪漫气质这两种似不相容的秉性在刘滨谊身上和谐并存着。采访刘滨谊后,我的一个直觉是,他仿佛就是为建筑而生的,既充满抱负又非常脚踏实地,这就是他的风格。刘滨谊预言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更加注重文化生态的世纪,而努力创建面向21世纪的建筑-规划-景观建筑学——人类聚居环境学是他今后的追求。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21世纪的中国能否为世界贡献几个建筑大师,访问刘滨谊后我想我已经能应对这一问题了。

(江世亮采写于199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