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弱技术强
在许多人眼中,日本科学技术的特点是科学弱而技术强。为振兴日本科学技术着想,很有必要想一想造成这种现状的要因是什么?诸如终身雇用、论资排辈或科研人员的流动不畅等都是阻碍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最重要原因还是科研费的负担结构问题,如国家负担的科研费是以增加国民共有智慧资产之目的支出的,科研成果原则上公布于世。相反,由民间企业负担的科研费主要用于开发那些有望获利的技术,其科研成果原则上不予公布。
二次大战后,民间企业一直是日本科研费的最大负担者。如国家与民间企业的科研费负担比例为2:8,即民间企业负担80%,这在工业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从科学技术角度看战后经济复兴与高速发展历程时,首先是从国外引进新技术,其次是消化引进的技术,进而开发独创性新技术。现在日本已成为全世界少数几个高科技国家之一,可以说这是举国上下全力以赴开发新技术取得丰硕成果的生动体现。
开发新技术时,试验或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固然重要,但科学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似乎在这方面已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从微观方面看,正如统计数字表明的那样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
在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弱而技术强”实际上是批评日本人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不积极,只想引进别人科研成本,是一种坐享其成的作风,但自己却埋头开发同利益相关的新技术。
科学技术基本论的制定
现在日本国内和企业而临的环境是:(1)东亚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趋向于全球化,使日本企业已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2)日丰工人的工资高,日元升值时按日元计算的原料进口价虽然下降,但按美元计算的工资却上升,即等于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于是许多企业为生存而被迫把工厂搬迁到海外,或在海外另设新生产据点,以致使许多人对国内产业是否会出现泡沫化持怀疑态度;(3)因高龄化发展迅速与出生率的下降,人们普遍担忧如果每个劳动者的平均所得无法增加,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准就会下降;(4)人们对保护地球环境和艾滋病等问题愈来愈关切。
日本是个人才集聚而资源匮乏的国家。根据日本这一基本国情要较圆满地解决上述四个问题,除对行政和金融等体系要大胆进行改革之外,关键在于要不断地开发出富有科学知识的独创性技术。这意味着运用这些新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附加值高,有助于突破因工资差别或由日元升值引起生产成本上升造成的障碍。
为此,1995年秋提出了由国会议员立法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该基本法规定政府有义务制定科学技术基本纲要。1996年6月,政府通过了制定的基本纲要。
有关建立新科研体制的主要内容是,使科研体系恢复活力,如打破铁饭碗引人任期合同制;废止科研费平均分配而采用科研费竞争的制度;扩大年轻科研人员的名额等一系列新政策。
有关政府负担科研费的主要内容有:1995年度的有关科研的费用增加到2700亿日元,比1994年度约增加12%,若按1美元=125日元计算,约合215亿美元。现在政府拨的科研费仅占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约0.6%,计划从1996~2000年度,政府拨的科研费总额达17万亿日元,约合1360亿美元,到21世纪初的2000年度科研费达到欧美主要国家的水平,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政府增加科研费旨在:(1)有利于继续维持和推动经济发展;(2)达到技术强,科学也强的双强目标,从而甩掉科学理论坐享其成的帽子,树立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大国的形象;(3)改变政府拨的科研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落后于欧美主要国家的状态。
对科学技术的期望
以往振兴科学技术都是以经济为中心,这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善国民的生活或在日常生活方面提供方便等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的环境已有大变化,如生活水准已达到一定程度,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那么今后振兴科学技术还能像以往那样单纯地以经济为中心吗?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准等方面起的作用必须予以肯定的同时,对于它带来的负而作用,如地球污染或自然生态失衡等方面也应进行反省和研讨。
科学技术基本法是制定有关振兴科学技术政策的法律依据和框架。人们期望政府制定的基本纲要和有关政策都应明确而具体化,或许是时间还短,现在的基本纲要仍未能体现这点。
每当推进科学研究工作时,科研人员应考虑的是,一旦获得成功,国民利用这科研成果将去建设怎样的社会?将要过怎样的生活方式?但大多数科研人员并不去考虑如何被利用,而单求真理或出于好奇心而已。
科技政策应具有;(1)能根据科研人员的特点,最大限度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成果;(2)推荐科研课题时应考虑到其成果将会被如何利用?受益者(有时是受害者)的意见如何?从现在政府制订的政策看,似乎有利于科研人员一方。
因人的价值观不完全相同,对未来科学技术的期望也不尽相同。当然从个人利害关系考虑,谁都希望,未来的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同时也期望它能尽量减轻负面作用,使人类能同大自然与环境共存,并在传统的生活观念或宗教观中能发挥调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日本政府对克隆技术采取的方针是正确的,即在国民充分议论并得出结论之前,政府对此不拨科研费。不管怎么说,立法机构应是代表大多数国民的价值观而不是代表科研人员的价值观。
日本技术存在的共同缺点
有些人对支撑着日本高科技的基础科学未来是否仍可靠感到忧虑。现在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忙于审议以下两起重大事故;(1)快速增殖实验炉“文珠"的钠泄漏;(2)再处理设施的劣质废弃物的柏油凝固处理设施的火灾爆发。
“文珠”事故是因隐瞒信息而处理不妥引起的,其后果比预料得还大。然而事故本身却单纯,失误在于设计测2次系钠温度用的温度计的鞘管形状不妥,此外把这鞘管斜着插进也是错误。目前还没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的报告,这并不属于鞘管的技术或其制造技术。有关技术人员也不经仔细考虑就去订鞘管,接受订货的企业的技术员仅作了生产安排就算了事,以致出现了大事故。
柏油凝固处理设施的问题虽要弄清事故的真相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估计这也是属于传统的技术性问题,同样不会引起行家们的兴趣。如有关技术人员满不在乎,过分相信安全可靠,对事故不作充分的估计,运转管理不善,一切都托承包者去干,这些凑合在一起就出了料想不到的大事故。
上述两起大事故都不是以原子能为中心的技术问题,可以说是属于原有传统技术的范畴。忽视了传统技术的后果是导致延误了原子能技术发展的步伐。但属于这类的事故能够说只是这两次吗?假定这是在日本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的话,对于向高科技迈进的日本来说是令人值得担忧的大问题。
[液压技术,(日)1997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