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国家,尤其在80年代更成为世界传媒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除了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中东的政治命运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方而,即这个人口仅有560万的弹丸之国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高科技大国”,成为“世界新技术的中心之一”。以色列拥有1000多家与世界接轨并在诸多尖端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不仅是以色列经济的支柱,而且也成为以色列外交的重要砝码。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酝酿于70年代,兴起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以其尖端化、多样化、高效化的特点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电子工业
近年来,以色列的电子工业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龙头工业。从1980年到1994年,以色列工业出口增长额的大约29.3%来自电子工业。1995年,电子工业的销售额为58.9亿美元;出口额为43.3亿美元。而1996年度的总销售额达65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了10.3%;出口额达48.8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2.7%。
微电子业是以色列电子工业中首屈一指的出口型产业,1996年,该部门的增长率高达35%。国际电子行业巨头如英特尔、摩托罗拉、索尼、松下,诺基亚等也都购买以色列的电子元件。
在电子通讯、电光学、航空电子、电信开发、国际互联网络应用、电脑印刷等领域,以色列都拥有无可非议的国际一流企业。如生产微型集成块与平面板的自动测试设备的奥博技术公司拥有80%的世界市场;国际电脑印刷系统的开发者西泰克斯公司实际上控制了50%以上的国际市场;在数据网络领域,以色列占有大约30%的国际市场。
计算机及软件开发
在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郊外有一个被称作“中东硅谷”的地区,已成为国际计算机行业的投资热点。如英特尔公司计划投资16亿美元,在以色列开办分公司,微软公司已在海法建立了美国以外地区的首家开发基地,摩托罗拉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研制中心。以色列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了一系列高技术产品,如世界上最早的五接头视频数字过滤构件、第一个浮点单蕊片矢量信号处理器、Win32s系统、多能奔腾处理器、个人计算机上的数字处理器等。另外,以色列研制的另一项新技术,即用计算机键盘上的数字小键盘来充当电话自动拨号器已在美国和好几个欧洲国家获得了专利权。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论说:数以百万的美国人如果获悉他们所使用的计算机和软件是在以色列设计和改进的,可能会感到惊讶。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报纸曾评价说:以色列力图在自己的国土上出现世界第二个硅谷,这一目标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而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与软件的开发无疑是未来硅谷的支柱产业。
为了摆脱地理上的局限与政治问题的烦扰,以色列正跻身于互联网络的超级大国之列。以色列的Check Point公司、Vocal Tech公司以及VDO Net等公司已成为网络安全、环球网视像传输以及互联网络电话方面的佼佼者。1997年以来,以色列软件公司已开始发动一场多媒体宣传战,期望他们的软件能成为万维网上的新一代网址的基础。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总裁埃德 · 赞德认为:“除了硅谷以外,以色列在互联网络技术领域拥有的新兴公司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环境技术与替代能源
以色列的环境技术是在逆境之中发展起来的。以色列人深深懂得:他们的国家只有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才能求得生存。数十年来,以色列在利用水源、环境监测、废品回收及开发替代能源诸方而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的方法,以色列在环境技术与能源替代领域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利用非常有限的水资源创造了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农业体系。建国以来,仅占全国人口3%的以色列农民使农业产量增长了12倍,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农产品大量出口。以色列农业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高效的节水技术、从6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把研究节水灌溉方法作为国家科研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出了能及时把握农田所需水量、湿度、温度、蒸发量、施肥量等信息的程控灌溉技术。农业科学家在漫灌、沟灌、喷灌等常规灌溉的基础上,广泛推广了滴灌技术。这种方法可以使水直接流入植物根部,避免了水在空气和土壤表面的蒸发,可以大量地节约化肥、农药,尤其是水源(节水可高达50%)。同时,以色列政府还大量回收城市废水进行灌溉,这样,既可节约淡水,又能缓解污水排泄对海洋湖泊的污染。目前,以色列的废水回收率已高达30%,为世界上公认的再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另外,以色列人还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云层人工降雨技术,这一技术已被美国、泰国等地广泛采用。
第二,广泛开发替代能源,如太阳能、热能和风能等,以补偿对常规能源的缺乏。以色列国内所耗能源的3%源自太阳能,成为世界上人均拥有太阳能热水器最多的国家。每年以色列还向世界各国出口数十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以色列的太阳能发电机也是国际市场上的走俏商品。以色列在利用风能、热能方面也拥有先进技术。目前,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个新项目,即利用干燥的空气和水(甚至海水或半碱化水)通过1,000米高的烟囱产生能源。
医疗技术
以色列国还以“医生大国”而著称,医生人数占国内总人口的1.1%,人均拥有医生的比率位居世界第一位。以色列的医疗工业以医疗研究基础设施和生物工程技术为基础,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如以色列的Eibit公司在核医疗成像、电脑X线分层照像、磁共振及乳房X线照像等技术上居于世界前列。该公司最近开发的多层电脑控制X线分层照像技术,标志着扫描诊断的新时代。世界一流的外科激光设备制造商Laser公司制造的超声波吸引器、电脑内窥镜摄像机、腹腔镜检查超声波系统引起了世界医疗电子业的关注。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是以色列新兴的一个技术部门,50%的公司建立于近10年,但却创造了年增长率达10%的高记录。1994年初,以色列生物工程产品的总销售额达2.654亿美元,出口产品占产品总数的70%。在生物工程领域以色列处于领先地位的项目有:电极和生物感应器需要的酶膜、强化抗体生物催化剂、微生物基因结构、医学诊断、生化化妆品、含抗氧剂的海藻类产品、柑桔皮糖苷——低热量代用糖、海洋生物工艺学、蛋白质结构和功用预测模型、净化技术、生物感测器等。研究人员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作为自始至终的奋斗目标。以诊断领域为例,该国产品推向市场的平均时间为3~3.5年,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平均为7~15年,新加坡为5~9年。以色列每一项生物工程学产品上市的费用为90~120万美元,而新加坡和韩国为600~830万美元,欧洲、美国、日本为1,300~3,700万美元。
化工技术
以色列政府在化工产品方面采取了增加投资、确保出口的政策,因此,化工业成为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1996年,以色列化工产品的总收入达73亿美元,占全国工业总产量(不包括钻石业)的15%,出口总额为28亿美元,比1986年的10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以色列最大的化工企业——以色列化学有限公司,目前正以巨额投资与大众汽车公司共同兴建一家从死海中提取镁的工厂。这家新工厂投产后,以色列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镁供应基地之一。另外,以色列的溴化物制造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溴化物公司。海法化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硝酸钾制造商。
航天技术
航天事业是以色列高科技成就的又一反映。出于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考虑,以色列政府在该领域进行了最昂贵的投资,制订了长远的计划。1988年,以色列把一颗重156公斤的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送入轨道,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行制造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90年~1995年,以色列又相继发射了“地平线2号”和“地平线3号”,并在“地平线3号”上安装了望远镜,为太空间谍活动创造了条件。1994年以来,以色列政府首次推出一项旨在收集情报的“阿摩司”卫星计划,该计划的投资之巨大、工程之精密,在以色列航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色列人还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无人驾驶飞机的技术,其产品深受美国、土耳其等国的青睐。
综上所述,高科技产业已成为90年代以色列经济的主流与方向,尖端技术出口已占总出口量的70%。以色列工业与贸易部的首席科学家奥尔娜 · 贝里博士认为:“以色列在90年代享有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出口额近200亿美元,都得益于高科技”,以色列高科技之所以发展猛、见效快,主要有以下儿方而原因:
第一,拥有一支技术力M · 很强的科研队伍。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就极为注重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支稳固、高效的科研队伍。据以色列贸易和工业部透露:以色列每1万名劳动者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130名,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85名和75名。以色列的工程师因技术精湛、富有开拓精神而驰名于国际人才市场,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引进对象。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70多万苏联犹太人涌入以色列,其中优秀科技人员占10%,从而大大增添了以色列国家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实力。
第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以色列政府对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惜进行大量投资。1994年用于民用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位居世界第5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统计年鉴》反映,以色列用于民用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已达2.3%,超过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为了促使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色列政府颁布了《鼓励研究与开发法律》,该法律由贸易与工业部下属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负责实施。该办公室的主要目标就是为新建的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使其打入国际市场。1994年,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为800个公司的约1,270个项目提供了经费。1996年,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资助了200多家新建公司,受资助的公司总数已超过3,000家。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大大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和平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军用工业转向民用,为高科技产业增加了经济与技术力量。以色列素有“兵营国家”之称,并占有世界水平的军事技术,而军事技术与航空、计算机、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密不可分。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展开,以色列的军工人员已由1990年的1.4万人减至5000人左右。许多军工人员利用服役期间学到的新技术,办起了各种民用企业,涉足于高科技产业领域。以色列的军转民措施不仅增强了民用企业的实力,而且在国际社会引起好评。
第四,大量引进外资,促进广泛的、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以色列政府采用多种优惠政府,大量吸引外国资金投资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以色列拥有50多家投资基金,资产接近20亿美元,以色列有1000多家高技术产业公司得到了投资基金的赞助。预计在1998年获得资助的企业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第五,注重科研机构与产业单位的密切结合,尽量缩短从研究到产品开发的过程,形成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以高校为例,以色列的大学在获取专利、实现科研成果的开发比例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方面,以色列大学所获得的专利经费是美国大学的2倍,加拿大大学的9倍多。
总之,尽管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一直面临着资金的限制、区域市场的限制和劳动力资源的限制等困难,但确实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值得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