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评为上海科技启明星的黄钢祥是一位来自上海钢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尽管年方38岁,但他已在金属磁性材料领域有了近20年的学习、研究经历,现为该所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
黄钢祥是研究所很看重的业务骨干,也是研究所重点培养的磁性材料的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早在小黄读研究生期间,就因对非晶表面氧化物的独特研究而受到中国金属学会资助到日本参加第25届国际磁学会议。自1986年北京科大研究生毕业以来,小黄已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会议上发表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市局级各种奖项十余项。他于1996年完成的启明星课题 :钕铁硼铜铸造合金形变过程各向异性产生机理,其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鉴定意见认为,这一课题的成功,开辟了稀土永磁生产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可进入大批量生产。
小黄自80年代初进钢研所以来一直从事他钟爱的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机理及工艺研究,熟悉内情的人都承认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作为典型的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少有人比身处其中的钢铁业职工更能领略个人与企业荣衰与共的滋味(这种滋味纺织、仪电系统的干部、职工早就尝到了)。令我惊奇的是,小黄并没有那种沮丧不振的心理状态。我问他,以他的学历、年龄、工作经验等优势,难道就没有想换岗的想法?他说,要说没有这种念头不现实,外面的世界也确有诱惑,但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斟酌一番后,心又平下来了,一是自己确实喜欢搞科研,喜欢通过动手将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变成实在的东西,这种兴趣至今未变。其次若要换一个行当,一切要从头开始,与自己的专业、兴趣都可能难以相配。
小黄称自己是吃技术饭的,他认为目前单位的不景气不会一成不变,即使钢铁行业难现当年的辉煌,但以自己具体从事的磁性材料热处理工艺看,在当今的中国仍大有用武之地。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上去,还得靠技术、靠工艺。目前的不景气状态不可能长久不变,关键是自己要沉得住气,把自己的基本功再炼得更扎实。
我很为新认识的这位启明星的见解所折服,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年轻人,不为一时的境况而躁动,在一种普遍急功近利的国民心态下。黄钢祥很坦然、自信地走着自己认准的路。
小黄又绝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他喜欢动手。凡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讲座、书籍他都想看看,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的渗透趋势,小黄也较早就有知觉。前些年他就自学了电脑基础知识,从文字处理到办公自动化他都能上手。近来电脑上网很是热起来,他也不甘人后,很快将自家的电脑连了网。他边学边干,自己动手制作了他所在的钢研所研究中心的网页,他想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联网手段向外界传播自己单位的信息,介绍业务推销自己的技术工艺产品。前些日子他已通过因特网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客商打了多次交道。小黄相信以自己技术工艺的特色,再加上价格公道,估计通过因特网能与境内外客户谈成几笔合作意向。
就在写这篇访问稿时,传来了搭载阿尔法磁谱仪(AMS)的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顺利升空的消息,以丁肇中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想利用AMS在太空;寻找反物质、暗物质。据介绍这AMS的关键部件是块由中国科学家、工程师研制的永磁体,这块永磁体选用了磁场强、漏磁小的钕铁硼材料。由于国内外各大媒体的传播,阿尔法磁谱仪特别是永磁铁引起了众多百姓的关注,我马上联想到黄钢祥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小黄自87年以来就搞稀土永磁材料,并已在这一方向上取得若干重要技术成果,我想随着此次AMS的正常工作,对国内从事永磁体材料及工艺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一个很有力的促动。据黄钢祥高级工程师介绍,新一代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电视、电器、汽车、音响、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领域,这些领域稀土永磁的需求量 :每年递增20%,前景非常乐观。
我想这次阿尔法磁谱仪的成功工作可以引起一些思考:未来高科技时代也是各种新型材料大显身手的时代,只要这方而的技术或工艺有独特之处就一定能找到市场,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定不要忽视这一大方向,关键是自己的技术工艺要有特色。这次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高能所等提供的永磁铁就是以无懈可击的技术优势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这不但为中国科技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想这件事情对包括黄钢祥在内的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会带来鼓舞。
我与黄钢祥相约,一旦他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新结果,我一定赶去祝贺。也希望整个社会对我们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对正在市场经济科技体制改革中艰难行进的科技人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