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启明星联谊会副秘书长刘昌胜通知,本月要采访的启明星是上海医学遗传所的陈美珏。我一听这个研究所的名称就有一种亲切感。我国第一头羊乳汁中表达治疗血友病乙人凝血因子Ⅸ蛋白的转基因山羊就是从这家研究所诞生的,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距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那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问世仅一年,而且上海医学遗传所在转基因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有若干项突破,成功率也大大高于罗斯林研究所。当时我和其他媒体的同行一起参与了对这一重大成果的报道。通过做报道和宣传,我对作出这一重大成就的上海医学遗传所的研究专家渐渐地熟悉了,对他们工作的艰辛和拼搏精神也有了较多了解。这家研究所的领头人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先生。在转基因羊这一重大项目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是该所黄淑帧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同志,而这一课题组的主要人员是以黄教授为首的8位女将,人称娘子军。几天前这支娘子军荣膺了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陈美珏就是这个研究所的骨干和这个三八红旗集体的一员。
虽然我早知陈美珏的名字,但见而访谈却是首次。几乎只开口说了几句话,我就感到我的访问对象是一位奥朗、干练,真诚的中华女性。陈美珏告诉我,许多人都很羡慕她现在的工作环境,说她运气好。她笑着说,这句话可能说对了,自己确实运气好。这运气好首先表现在她遇到了贵人相助。
文革中,陈美珏由上海市卫校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后边工作边完成了医疗大学专科的学习,这是80年代初的事。黄淑帧老师和当时同在外科教研室的小陈共过事。对这位活泼好学的年轻同事,惜才的黄老师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指导。这种亲密的师生情谊从此没有中断过。从80年代早期在上海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一起搞科研到组建上海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以后又做出一项项出色的科研成果,陈美珏目前已是副研究员,是所里分子遗传研究室的副主任。
陈美珏现在最主要的科研工作是转基因羊的研制,包括转基因羊的整合胚胎的鉴定;外源基因整合胚的性别鉴定等。她从事的另一项科研工作是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参与过国家863这一方向的重点项目,对β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血友病A、B等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作出了贡献。由她作为承担重要任务完成的奶羊和山羊的胚胎性别诊断及应用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陈美珏说,她能取得这些工作业绩,从一个初级科研人员成长为高级研究人员,虽然与自己努力分不开,但她说自己受曾老师、黄老师的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如何确定科研方向、组织实施课题等业务工作中,还体现在引导如何做人、提高自身的科技素养、文化修养、情操培养等诸多方面。年近六旬的黄淑帧教授身患多种疾患,但她一工作起来就把疾病烦恼置诸脑后。多年来黄教授一直以她的爽朗大度、忘我投入工作的激情和对科研数据采集一丝不苟的严细作风深深感染、影响着包括陈美珏在内的许多中青年同志。陈美珏说,在这样的专家手下工作,没有理由不好好做。
陈美珏的运气好还表现在她投身的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科研领域。曾溢滔先生在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基础开关控制等研究方而均有很深的造诣。医学遗传所在90年代初、中期起就与权威的美国NIH合作,共同研究若干种遗传病的治疗方法。1995年起,曾先生又敏锐地关注到转基因动物在技术上的突破将导致生物医药产业的勃兴,继而迅速调整科研力量,将转基因羊的研究列为医学遗传所的又一重大科研方向。陈美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身到转基因羊的研究中。
转基因动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仅涉及分子遗传学、胚胎学、临床医学等基础学科,而且还得与动物打交道。陈美珏她们得经常下乡,到100公里外的奉贤奉新实验动物场做实验。往往是一;进实验场就要连续工作几十小时。在黄淑帧教授的带领下,由陈美珏等女将组成的转基因羊研究队伍能文能武、能粗能细,细能做最精巧的显微基因注射、基因转移测试等工作,粗能在设备极简陋的动物牧场内搭建起符合人的临床手术要求的转基因羊的手术台。娘子军们相处在一起总是快快乐乐,笑声不断,要知道此刻这些吃住在农村牧场里的女将们多数都有高级职称,包括陈美珏等4位研究人员曾赴美从事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而的合作研究,但共同的事业追求使她们不畏艰辛,以苦为乐,以期为中国的转基因动物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拼搏努力。
谈到这里,我从陈美珏的脸上看出她满意的笑容。确实在目前的中国很难找到能将个人的兴趣、成就感与国家、学科的发展乃至世界最新科技趋向如此紧密相连的工作,职业了。转基因动物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医学生物学前沿领域之一,一些科学家已经断言,由于克隆羊多利的问世,生物学世纪已提前到来。能跻身于这一世界新科技前沿,作出有中国人创新性的工作,为千千万万的疾病患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特效药,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职业。陈美珏深深感激引领自己一步步踏入医学遗传学研究之门的黄老师、曾老师。同时陈英珏也不负老师的期望,多方磨炼自己,使自己的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有所提升。
黄教授、曾教授对自己的爱徒也十分满意。黄教授说,陈美珏是一个把研究所当家的人,她除了自己担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室工作,还兼管所里的科研管理工作。所里的科研器材放在哪里,还缺点什么,陈美珏心里都有一本帐。她能坚持原则,节俭当家,什么东西能节省的就尽可能节省。前些年她家离所较近,她几乎是每天早到晚归,双休日也时不时往实验室跑。黄老师说还有一件令她感动的事。陈美珏曾先后三次赴美进修合作研究。其中有一次的签证是可以转成长期留美工作的,但陈美珏根本不考虑这些,规定的期限一到她马上回国。讲起这件事,陈美珏告诉我说,我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延长下去,尽管美国的合作方提供的实验条件、生活条件是国内无法比的,但我的事业、我的心都是在国内。在研究所,所以到期回国是很自然的事。
陈美珏(左)和黄淑帧教授在研究室
陈美珏是50年代出生的人,这一代人经历过文革的动荡,接受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他们倍加珍惜现在的好时光。这代人大多已在各个部门单位担当起承上启下的重任。陈美珏是这代人中的一位出众者。陈美珏身上有许多值得年轻人学习的东西:她爽朗热情;她尊敬师长,善于体贴团结人一起工作。我相信在曾溢滔院士领导下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会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科研捷报,到那时陈美珏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动人。
(江世亮采写自199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