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
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有性繁殖”,而多利则是由科研人员把绵羊的一个乳腺细胞(供体)的核,用核移植技术,放入另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受体),在脉冲电流刺激下,两个细胞互相融合,组装成一个“受精卵”。把这个受精卵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再移植到“代理母亲”绵羊的子宫内,培育出一个克隆动物。
核移植的种类
在动物克隆中,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根据细胞核来源的不同,我们把细胞核移植技术分为以下几种:用早期胚胎细胞核作为移植供体的,称之为胚胎细胞核移植;用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的,称之为胚胎干细胞移植;从妊娠早期胎儿中分离出的胎儿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的,称之为胎儿细胞核移植;用成熟动物身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的,称之为体细胞核移植。无论供体细胞来源于哪种组织,都是把它们的细胞核放进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再用电融合方法使植入的细胞核与卵母细胞互相融合,经融合得到“受精卵”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当细胞分裂、发育到囊胚期后,移植到“代理母亲”的子宫内,培育成核移植克隆动物。
核移植的历史
从50年代起,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先后开展了动物细胞核移植研究,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
195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 布里格斯等应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了青蛙的克隆,可惜胚胎细胞核移植后未见生长繁殖。1970年,英国科学家约翰 · 格登尔采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尝试克隆青蛙,取得了把青蛙卵培养成小蝌蚪的可喜进展。不幸的是,这只小蝌蚪刚进食就死亡了。
1981年,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卡尔 · 伊尔门等宣布他们用鼠的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培育出正常的克隆鼠。
1984年,生物学家施特恩 · 维拉德森用未成熟的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得到了克隆羊。
1987年,美国科学家用胚胎细胞核移植,得到了一头克隆牛。1994年,生物学家尼尔 · 菲尔斯特用发育至120个细胞以上的晚期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也得到了克隆牛。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维尔穆特博士首次把一头6岁成年绵羊乳腺的体细胞,通过核移植而获得成功,出生了一头克隆羊,取名为多利。多利的诞生,最重大的理论意义是在于证明了一个已经完全分化成熟的体细胞,还能恢复到早期的原始细胞状态,还能像胚胎细胞一样,完整地保存全部遗传信息。这同过去的科学结论不一致,对胚胎学、发育学等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这以后,美国等国的一些科学家曾对产生多利的细胞核有疑议:绵羊的乳腺细胞是取自于一头正在妊娠的母羊,是否有可能存在其它胚胎细胞的污染。正在人们对“多利”的身世诸多怀疑时候,1997年8月,美国科学家宣布:用体细胞克隆牛获得成功。继后日本、德国的科学家也相继宣告:用类似的核移植技术得到了克隆牛,从而证实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移植的真实性。
翻开我国克隆研究历史,早在1980年,世界上第一条用W鱼体细胞移植的克隆鱼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克隆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体细胞移植方面占有领先地位。90年代起,我国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的核移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兔子克隆,遗憾的是怀孕的兔子流产了,199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克隆成功了兔子,1993年,中国科学院发育所和扬州大学,用山羊的胚胎细胞连续两次核移植,获得了一批克隆羊。同年,西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通过胚胎细胞核移植,相继获得了克隆牛。
克隆与转基因动物
1997年7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宣布:通过克隆方法获得了转基因动物。他们先把人类凝血因子9基因导入绵羊的胎儿细胞,再进行核移植,获得了有凝血因子9的转基因羊,这为研制转基因动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转基因动物是一项生物高技术,近年来转基因动物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对生物医学、农牧业和医药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将会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下面就它在生物医学和农业中的作用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转基因动物与医学研究
1.疾病的动物模型:我们无法在人体身上进行疾病机理的研究,但是我们可以把分离得到的与疾病相关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从而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可用以研究疾病发生的机理和疾病的研究以及药物的筛选和鉴定。
2.异种器官移植:20世纪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人体器官移植,这项技术拯救了无数重危病人的生命,而且带来了近代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该领域的先驱者托马斯博士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器官移植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供移植用的器官来源不足;二是人体对移入的异体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想解决供移植器官的严重不足,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利用动物器官来进行“动物-人体”异种器官移植,并认为猪是最理想的动物器官来源。因为猪是多胎动物,繁殖力强,器官大小又与人相近。因此1996年英国批准了应用猪的器官进行异体器官移植的申请。对于“人和人”之间同种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医学科学家已有了用免疫抑制剂等一些有效控制办法。但对于“人和猪”之间的异种器官移_后的“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仍无良策。但是人们相信,应用转基因技术,配合特别设计的免疫抑制药物疗法,人-猪异种器官移植不久将会获得成功。
(二}转基因动物与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基因药物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细菌基因工程,即把目的基因经过适当改建后导入大肠杆菌等工程菌中,通过细菌等低等生物来表达目的基因。但是细菌基因工程有二大缺陷:一是细菌本身是一种低等生物,构建好的基因导入细菌甩,往往不表达或是表达了但产物往往无生物活性,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加工后才能成为有效的药物。二是细胞基因工程,即把基因直接导入哺乳动物的细胞株内。细胞基因工程解决了细菌工程的两大问题:第一,它能表达人或哺乳动物的蛋白质;第二,哺乳动物细胞具备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的条件,用这样的方式生产出有生物活性的产品。然而它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人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相当苛刻,成本太高,这样限制了细胞基因工程的发展。三是通过转基因动物的途径,把人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哺乳动物体内,使这种目的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产品。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转基因药物,能从转基因动物的乳腺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目的基因的产物(药物蛋白质),不但产量高,而且表达的产物已经过充分的修饰和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与以往的制药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好的优点。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又可无限繁殖。
(三)转基因动物与育种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当今的育种科学已经从过去的表型育种、杂交育种进入到分子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新阶段。
动物育种的目标是要提高动物的遗传本质。例如提高动物的生长率、瘦肉率和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转化率以及乳品、皮、毛的产量和质量。按人工选择需要等待优良品种的产生,由于种间生殖隔离的限制,不同种的动物无法进行杂交繁殖,所以大大限制了优良品种的培育。
现在用重组DNA技术,可以有目的地在实验室里构造各种优良性状基因载体,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动物的细胞卵,培育出改良的动物新品种。例如澳大利亚科学家把羊毛的一种蛋白质(α-白蛋白)的主要成份半胱氨酸基因导入绵羊胚胎,繁殖出的转基因羊,其羊毛增产可达5%。如用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得到的转基因猪体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提高17%,硐体脂肪明显减少。
转基因动物技术,通过把抗病毒基因导入受精卵后,发育成有抗病能力的动物。例如培育出抗鸡白细胞组织增生病毒的转基因鸡,还能培育抗病毒感染动物的品系和培育御寒动物品系等等。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在生物领域中,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完成,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来认识人类生命的奥秘和引起疾病的原因。转基因动物这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将会同动物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物医学、畜牧业和医药产业,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