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英国著名乡村医生、牛痘术发明者爱德华 · 琴纳(Edward Jenner)诞辰250周年(1749.5.17~1999.5.17),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的“世界天花绝迹日”20周年(1979.10.26~1999.10.26)。天花的根除是有史以来人类在同烈性传染病的艰苦斗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彻底胜利。今特译此文,以示纪念。

——译者

爱德华 ·琴纳(1749~1823)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13岁时给一名医生当学徒。获得了圣爱德鲁斯学位后,并没有趋于时尚在伦敦行医,而是回到了故乡成为一个乡村医生。尽管琴纳常常被说成是一个普通、谦逊、朴实的人。活跃的思维使他与当时著名的外科医生约翰 · 亨特保持着终生友谊。正是由于他的推荐及其本人对杜鹃鸟习性的研究,琴纳成了一名皇家学会会员。他们经常在书信中交换一些对医学和自然史的信息,因此,当琴纳深深着迷于民间关于天花和牛痘的传闻时,他将自己的猜想即接种牛痘能够预防天花请教亨特。随后亨特给了他亲身的体验:不要仅仅猜测,而要用实验验证。

1793年,皇家学会驳回了琴纳的论文《牛痘病的历史探讨》;然而5年之后,他的另一篇论文《牛痘病因及结果的研究——一种在英国西部乡村尤其格洛斯特部称为牛瘟的疾病》得到发表。到了1800年,琴纳的牛痘术在美国和欧洲广泛传播,其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及嘉奖。这在习惯于抵制新思想新方法的医学界是罕见的。在论文中,琴纳认为一种称作马踵炎的疾病可能是牛痘病的最初来源。马夫将马踵炎传给牛,而牛患上症状比较缓和的牛痘病,挤奶女工由于接触而感染该病,表现为手上明显的破损及一些全身不适。尽管牛痘给人带来不便,可是却使人呈现出对天然和接种的天花的抵抗力。

18世纪的检验标准、伦理学、临床实验与现代医学当然有着很大不同。琴纳的发现可能会激起一名现代科学工作者兴趣,但决不会令他相信。除了收集整理一些史实,琴纳还做了一些实验。1796年5月14日,从一个名叫尼姆斯挤奶女工手上的牛痘疮中取出痘浆,接种到一个8岁小男孩菲浦斯手臂,一周后小孩出现了轻微的周身不适,但几天后就完全恢复了。随后,琴纳在给小孩接种天花患者的脓液,结果安然无恙,因而证明了他对天花确实产生了抵抗力。为了区别以往的人痘,琴纳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牛痘术”。琴纳还证实抵抗力可以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而不必直接从那些野蛮的动物身上获得。

当时,琴纳被有些人贬为庸医,将动物身上的东西用于人的做法遭到他们极力反对。然而其他人将牛痘术称为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医生、药学家、牧师、形形色色的机会分子争相控制牛痘术,但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接种了牛痘的人可能用自己身上的痘疮接种他的家人和朋友。批评家们警告说将动物的疾病传给人是可憎恶的、不道德的、危险的。但是实践却不断地证实了琴纳的信念:牛痘术是简便安全而且有效的,它将很快地取代人痘术。在短短十年内,牛痘术传向了世界。浸润了痘浆的线绳常用作为传输中介物,但是远距离的传送却需要通过人来保持活痘苗,有时因为未接种的孤儿的缺乏,使这条途径受到了威胁。

在美国,牛痘术因沃特豪斯而极大推广。他虽不是第一个在北美实施牛痘术,但却首次引起了公众和医学界对此关注。如同许多富有理想的美国医生一样,他在欧洲学习医学,回国后得到了哈佛大学理学教授的职位。1799年他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一份琴纳的论文。几月之后,在《哥伦比亚》刊物专栏“医学领域中奇怪现象”中发表了简短的评述。经过多次周折之后,他获得了一份牛痘苗,并于1800年在他的孩子和仆人身上实验。他还将痘苗传给了杰弗逊,其全家接种了疫苗。1806年杰弗逊在寄给琴纳的信中预言“未来的人们将只能从历史中了解到可恶的天花的存在和因为牛痘术的发明而绝迹”。尽管这一预言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实现,杰弗逊却以他的榜样和支持促进了根除天花运动的实施。

围绕着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争论与尝试这一方法同时开始了,那时微生物免疫学都还未建立。许多论点都带有过多的感情色彩;任何违背自然或上帝旨意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故意将致病物质导入人体是可憎的;接种术或许是有益的,但危害将最终超过受益。另外一些批评家反对将牛痘接种制定为法规,因为那样做侵犯人权。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写道:我痛恨强制性接种,反对自愿性接种。然而弗兰克确信接种术是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如果强制性接种在每一国家得到实施,那么天花将很快灭绝。

早期对接种效果的评价缺乏现代医学所要求的严格对照。当时医院里进行的临床实验与那些单纯的轶事相差无几。当疾病流行时,很难区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因为两组都可能患病或如同天花病在实验刚一开始恰巧染上该病。尽管存在着种种顾虑和反对,1850年英国人痘术被取缔,而牛痘术被强制实行,随着这一法规得到广泛实施,1872年天花病死亡率由18世纪的每百万3000-4000人降到每百万90人。但是,英国自然学家及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另一位发现者华莱士,将牛痘术贬为19世纪一大失败:那些公共卫生权威们不仅在统计数字中不称职和不诚实,而且还与医学大人物们共同掩盖无数因接种而致死的病例。华莱士与许多英国人一样认为那些接种法的倡议和执行者犯有侵犯自由、健康、人权的罪行。许多美国人也支持华莱士的观点,因为直到1910年流行病学家还在抱怨美国仍是接种率最低的发达国家。1928?1931年间一项统计调查表明,40%的公民没有接种过牛痘。但二战结束后,接种法的实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患病的危险性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以致1971年公共卫生研究院建议终止接种,那时美国境内天花已绝迹20多年了。每年只有6到8例儿童死于疫苗接种综合症。对强制性接种的敌视而永不消失。1980年间,一些反对者甚至声称接种的疫苗与艾滋病流行有关。

牛痘苗使消灭天花有了可能,但天花的起源及天花、牛痘、牛痘苗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谜。20世纪30年代证实,牛痘苗与牛痘不同。确实,牛痘苗在自然界中没有天然贮藏,而是一种实验室病毒。天花、牛痘、痘苗同属原痘(Orthopoxvirus)属,但它们是相互独立的种,不能转化。马痘在鉴定毒株的免疫方法建立前就已灭绝了。由于牛痘、马痘罕见且散发,病毒学家认为原始的痘病毒存在于野生动物中只是偶然传给牛和马。从60年代起,免疫疫苗从保存在英、美、苏联的三个基本疫苗株获得,更早期的疫苗似乎不可能避免的夹杂着其它成分,而且总是含天然的天花病毒。这是因为接种疫苗的来源是不加选择的,可以从牛身上或从人身上,可以从原发的痘疮,也可以从不明原因的继发痘疮。琴纳认为如果措施得当,接种可以产生终身免疫,但免疫力随着时间而降低,而且有人群差异性。因而在人群中,尤其在流行期间,接种效果的差异就不足为奇了。

二战后,天花在英美不再是地方性流行病,但外来的病例仍然导致一些小规模的流行和极大恐慌。因为这种疾病在英、美、欧洲已非常罕见,天花病人在作出正确诊断之前,就已经感染了医院的其他病人和探访者。一旦天花流行得以证实,许多城市便会举行声势浩大的接种运动。1940年间天花恐慌中,新闻媒介告诫着人们“小心!为了安全请接种疫苗!”在纽约奥德尔市长做出了一个极好的榜样,六年之中公开为自己接种了5次疫苗。1947年流行期间,据估计800万人具有免疫力。尽管入学儿童却需按规定接种。但在流行的威胁之下,其余500人在两月之内全部进行了免疫接种。这一世界的记录仅是在13,000名私人医生中的400名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的,大多数病人不愿为此提供帮助。

至60年代,全球内灭绝天花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居民来说,接种所致疾病的可能性已超过了自然感染天花的可能。但是喷气时代人群大规模流动以及天花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传入性天花爆发流行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因而全世界消灭天花可以提供一个人道而经济的办法摆脱接种带来的困境。自然界没有宿主,人群中没有携带者,使得全球内消灭天花成为可能。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采纳了该计划,但大规模的根除天花运动是在1967年开始的,那时有33个国家是地方性流行,另外11个国家只有输入性传染。尽管有大量的疫苗储备,大多数卫生专家对在贫困国家内根除天花持悲观态度,因为那里正经受着贫困和疾病困扰,而且仅有非常有限的医疗资源。但令人惊奇的是,四年之中西部和北部非洲根除运动非常成功。在这一全球性规划中,卫生工作者学会了不同的策略以应付不同的挑战。最初规定使用免疫枪,一小时可以为几百人接种;流行病专家以为人群中接种率应为80-100%。但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中储藏疫苗维护器械开始成为一个问题,因而换用了分叉针之类的其它设备,实践证明它们更加地有效;在几内亚由于人力、物力短缺,卫生工作者发明了能够有效打断传染的“监测一遏制”策略。它们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尽管整个人群只有50%接种了疫苗,可这一措施却非常有效。

1977年10月,索马里人马林是最后一个传染天花的病例。他是一个大城市一家医院里的厨师,最初诊断为疟疾,随后又被误诊为水痘。在传染期间,至少传染了160人。这一病例或许会宣布“遏制”策略的失败,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其它类似的病例发生。

尽管这场运动不乏有人道主义的动机,可经济因素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疟疾及其它热带病会带来比天花更严重的问题,大多数天花病人几周内或是死于该病或是痊愈。在那些地方性流行地区天花只不过是许许多多儿童性疾病的一种。相比而言,疟疾却是一种可复发的破坏性疾病,能降低生育能力,对其它感染的抵抗力、活产率。全球性根除天花虽需花费几十亿美元,可对发达国家而言,每年却可节省至少1亿美元应付传人性感染。1979年12月,天花根除运动审评委员会郑重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消失,在对这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持续十年的运动回顾中,汉德森提出了下一个规划:从天花运动中获得的经验应作为全球性控制某些疾病的基础。这些疾病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这一规划将把卫生工作使命从为少数富人治病变为面向所有人的预防医学。

如今全球范围内根除天花已经实现,天花病毒只存在于某些实验室中。1978年伯明翰大学医学院一名医学摄影师帕克死于天花病,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保留这些天花病毒危险性的重视。因为天花病毒好像是通过病毒研究室通风口传出的。帕克患病13天住院诊疗,两周之后死亡。这一事故还直接导致了该研究室主任贝德森的自杀,在证实了病毒的来源之后,他留下了一份关于忽视了安全性的报告,他的实验室本应该在1978年底关闭,因为它太陈旧了不再适合病毒研究。随着自然发生的天花病威胁消除,对于该病毒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的担忧渐渐增长。天花病毒是一种理想的细菌武器,因为它稳定、易于培养、易于散布,而且能导致感染力极强的恐怖的疾病天花。

[A History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