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她是所长、校长、还是院士,人们对谢希德教授最亲切的称呼始终是谢先生。
谢希德先生于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早年随父亲谢玉铭教授在北京。谢玉铭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是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可以说,在20年代的成果使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46年希德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次年进入美国史密斯学院,两年后获硕士学位,再过两年又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哲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能在两年内获博士学位,足见她天赋之高。学成后,即与英国生化学家、研究中国科技史最著名学者李约瑟的高足、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曹天钦在英国结成伉俪,并双双克服种种阻力回到新中国,报效祖国。
1956年谢希德先生赴北京与黄昆教授一起,开始培养我国半导体人才。可以说,今天活跃在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几乎都是黄昆、谢希德、林兰英的学生。他们是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
我与谢先生较多的接触开始于1978年,那年10月我们一起去德国参加核靶学术会议,又到法国去访问,回来后一起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在会议期间,她报告了物理学新的前沿——表面物理学, 并开始组建以表面物理为中心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她就任所长,我是副所长之一。她是“始终不安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把握发展时机、及时开辟新领域”的优秀科学家。
1983年她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我即接任现代物理所所长之职; 4年后,在她的支持下,我兼任中科院原子核所所长。90年代初,她不顾行走不便,踏上破旧的楼梯,再过了又长又暗的走道、亲临我家劝我接受组织安排,进入复旦大学领导班子。一个小字辈的人,在她慈祥面容的感召下,深为她对下一辈人的关爱,对事业的关心,激动不已。
从1992年开始,我有幸每次与她共赴院士大会,直到去年10月,虽然她已重病在身,但她不仅在华东医院打电话到各地,与院士们商量会议,而且还亲飞北京,坐在轮椅上来到会场。她为了合格的科学家能进入院士行列,真是费尽心血。我曾与一直追随她的秘书曹佩芳同志说:你可以写一本书来描述这一生动的过程。确实,她对年青一代的成长所付出的劳动,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今天,设在复旦的国家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是复旦年轻教授最集中的地方;在全国各地众多的中青年固体物理学家,在全世界的华人半导体专家,都缅怀着谢希德教授。
谢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她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奉献、对年青一代的栽培与关爱,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上图为谢希德教授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摄影:臧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