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瑞典就会向世界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奖项的得主。得奖者,当然都是在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与和平等五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以及著名人士。此奖从设立以来,已走过100年的历程,对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获奖的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因此,某一国科学家获此殊荣,自然这个国家的人民也会感到高兴。

自1901年到1999年,我们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但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和崔琦,说得确切些,他们都是美籍华裔科学家。

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至今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但要正确回答也很困难,这里只能谈一点个人之见。

首先,中国科学家并不比别人笨,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有6人获奖就是证明。如果这6位科学家都在国内,他们能获诺贝尔奖吗?我敢说“不能”,至少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他们不可能获奖。因为我们基础科学研究的根底太浅,难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本来在60年代初期,我国在多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出现转机,一场“文化大革命”却又使我们失去了将近一代人的努力。那时候,中国科学院的各研究所、各类高等院校统统赶到农村去了,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成了“臭老九”,还谈什么科学研究!他们做检查、受批判还来不及呢?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去打扫厕所,这岂不是糟蹋“圣人”么?

按理说,建国几十年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在1917年建国,在39年后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连捷克和波兰,他们也在建国后的41年和46年各自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用29年,印度用30年时间也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人认为这是体制问题,在“大锅饭”、“计划经济”的环境下科学家没有创新动力,领导叫做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课题,导师怎样布置就怎样做,哪怕写论文,其结论也要得到领导认可、导师同意,不能越雷池一步。在这样的体制下,如何出得了大科学家,更谈不上会得诺贝尔奖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是行政对科学研究的干预。基础科学研究,要求我们的研究机构必须按科学规律运转。事实上,国内许多基础科学研究所因为在行政上属“局级”,拥有一套坚强的行政管理系统,使得大量的时间花在会议上,研究人员很难集中精力做研究工作。如果一位科学家不能专心从事研究,就不可能出成果。美国哈佛大学一年就有7000多篇论文在著名的《科学》、 《自然》杂志上发表,而我国一年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才10000多篇。所以,哈佛大学平均一年出一个或半个诺贝尔奖得主,按此计算,我们自然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才能有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有一个创新机制、创新氛围和环境。没有此举,恐怕很难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好在,党和政府已采取一切有效举措,推行科研体制的改革,出人才,出成果。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制订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只要通过艰苦努力,诺贝尔奖得主中一定会有我们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