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2001年2月4日有一则消息,说上海的野生兽类已从40余种减至6种。这不能不叫人担心,如不采取措施,再过几年留下的6种还能有否?
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可以说上几条,但最重要的是人为因素,使得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上海这块土地上渐渐逝去,不灭绝才怪呢!
据记载,上海一度也是动物的乐园。全国450种兽类动物,上海就有40多种,占全国兽类的9%。这个比例不算小,因为上海的面积不可能占全国面积的9%。记得60年代我在复旦大学生物系读书时,我们还到佘山进行动物课实习,我们同学还参加了《不平静的夜晚》科教片的拍摄,当时拍摄现场就在佘山。佘山虽然是上海市的森林公园,但现在佘山的周围却是一片现代化的建筑群。野生动物能在佘山这个不大的森林中长期生活,生儿育女吗?
昔日动物的乐园,如今成了历史。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后代,不能不为野生动物留下一片美好的自然环境。否则,就连大学生物系的学生就近进行动物学课的实习,恐怕也只好到外省市去了。难道要让上海成为“人间天堂,动物地狱”吗?当然,所有的上海人都不会同意这样的结局。
上海,应当建成一个生态城市。所谓生态城市,不仅仅指绿化好,而绿化好不一定就是生态城市。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按照这个定义,我们上海市就差得很远了,要做的事也很多。苏州河的治理,城市垃圾的处理,汽车、摩托车尾气的治理,居民住宅区的建设,绿化地带的增加……虽然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要达标,尚须不懈努力。
有人认为,城市规模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会与动物争地盘。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仔细想来此话只能理解为人类抢占了动物的地盘,而不可能是动物抢占人类的地盘。看看那佘山周围吧!但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又如何去保护动物群落呢?要知道,动物群落是城市中最为敏感的生命群落。环境污染、人为捕杀和土地开发无时无刻不危及其生存,将动物逼上绝路。事实上,城市动物群落并不与人争地盘,它们仅仅乞求一点不为人所干扰的空间,哪怕是一片丛林,一处荒地就能成为动物的“庇护所”、“安全地”。如果连这一点也不给它们留下,我们是不是也心太狠了点。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苏州河的变迁就是明证。想当初,在苏州河两岸开设工厂,排放污水是方便了,但把苏州河彻底污染了。使一条充满生机的河流变得臭气熏天,住在两岸的居民每年有好几个月闻臭气。闻得吃不消了,只好回过头再来治理苏州河。几十亿人民币本可以做许多事,现在却不得不花在苏州河里。苏州河里的生命群落从繁盛到衰落很快,再由衰落到繁盛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这一代人,是苏州河兴兴衰衰、衰衰兴兴的见证人。如今,走在苏州河两岸的绿化带,望着那漂浮的绿色浮萍和飞翔的鸟类,我们又回到了大自然。
上海人,在建设绿色家园的时候,我们应该善待动物,为它们做到“手下留情”、保护动物,保护城市动物群落,实质上也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