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在我国的“十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创新不仅是科技发展的主题、体制改革的主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

  我国只有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才能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文化。

  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搞清这个问题,对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及其对观念变革的重大影响

  今天,当人类迎来21世纪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几次强调的那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

  人类正在经历全球性科学技术革命

  近百年来,科学发展的主流是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化和专业领域的不断分化。人类的创新思维将推进科学与技术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上探索最复杂、最基本的命题,愈益贴近认识的极限和本质。诸如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诸如对基本粒子、基因、受控核聚变、微机械、微加工和纳米材料等微观系统的研究,将引发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诸如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脑的活动机理以及人类认知的规律等研究,将揭示生命世界及其运动的深层规律,不断揭开客观世界神秘的面纱。

  科学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又一特征。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逐步形成了一体的、有机的科学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快速向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与其产业化的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将成为21世纪最耀眼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内在的紧密联系。混沌理论研究表明,在复杂的非线性的巨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会带来系统状态的巨大偏离。这意味着: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都可能在微小的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引发重大事件。因此,加强对社会的必要干预和调控十分重要。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等,既是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超乎科学技术能力之外。只有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形成解决世纪难题的最佳方案。

  原始创新成为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

  20世纪初以来,生产、技术、科学相互作用的机制已出现新的变化趋势。科学理论往往更多地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为技术、生产构筑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量子理论的诞生,开拓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道路;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导致核技术的形成,带动了原子能在军事、动力、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生物大分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从分子水平上建立了生物世界多样性和生命物质一致性的辩证统一观,为生物工程奠定了基石。

  历史经验表明,基于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会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崛起和壮大,开辟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如尼龙、电视机、录像机、个人计算机、因特网等。正因为如此,增强科技开发的原创性,创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科技政策调整的基点。

  科技全球化展现全新格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规模扩大和纵深发展已经达到这样的境地: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科学前沿的一些重大突破也决非一个国家科技力量和资源所能实现。伴随经济全球化大潮,研究开发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当前,由多国政府共同支持的大科学研究计划方兴未艾。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各国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设备、仪器、技术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虚拟实验室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未来世界正逐步变成一个“全球研究村

  在科技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成为举足轻重的主体。跨国公司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独资或合作的研发机构。这说明跨国公司的投资正由加工制造业向知识型服务领域延伸。它们力图通过研究开发本地化,直接利用当地宝贵的人才资源,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占据所在国的市场。在这种条件下,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正在形成。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战略作用尤为突出。在技术扩散和人才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取得双赢的结局,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建立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要实现科技和体制上的创新,必须把建立创新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前提。

  创新越活跃,越易成为中心

  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Betway必威在线登录 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是19世纪世界最强的工业国。后来,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探索封闭在皇家学会的团体里,造成学术与生产相脱节;英国的科学及工业技术逐渐丧失了早期的领先优势。

  德国在19世纪工业革命中崛起,应归结为它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从这里走出的大批人才成为德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使德国钢铁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有机化学和煤化学研究实现技术超越。1875年左右,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转移到德国;1895年前后,德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

  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创新后来居上的。

  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传统是其文化的积极方向。

  美国较早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科学管理,较早地将研究开发机构纳入企业的核心部门,较早地把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的理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制。在美国,大科学和开放式研究机构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风险投资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实施。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包容性反过来成为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二战后至今,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李约瑟难题”引出的启示

  我们还可以回想一下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华厦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当时,我们在算学、天文学、农学、水利工程、造纸、印刷、纺织等轻工业方面有很多令人骄傲的成就,可为什么后来就落伍了呢?有封建体制的束缚,有社会教育的落后,有逻辑推理和实验科学体系薄弱等原因,还有非常重要一点就是中庸取向的价值观、厚古薄今、顶天承命的意识对创新思想的摧残,使很多创新的萌芽或者被扼杀,或者被扭曲成病态。

  以史为境,为什么同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快有慢,不断出现快和慢的转移?为什么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国家,科技成果累累、科技人才辈出、科技产业腾飞?原因固然多种多样,如体制、机制不同,周边和国内的环境不同等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确定无疑的,这就是文化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要有成果,出成果要有人才,出人才要有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优秀人才只有在创新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发挥潜能,完成重大成果,开创卓越的事业。

  营造创新人才迅速成长的文化环境

  新科技革命大潮带来几个重要变化值得注意;其一是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其二是知识更新不断加速;其三是科技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开放不断扩大。社会问题、全球问题向传统观念和文化传统提出挑战。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有所更新,有所前进,有所突破,营造知识快速更新和创新人才迅速成长的文化环境。

  大家不难注意到,新一代人才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其知识结构要更新几轮。知识的快速更新,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对在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权威崇拜趋于弱化。在科学技术领域,对权威的依赖将逐渐让位于对科学真理的尊重。当然,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和尊重权威们所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到在未来科学研究和市场竞争中最终获胜的,常常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我们要悉心营造一个鼓励众多的、不知名的小人物成长的文化环境。没有这样的环境,就难以成批地、大量地涌现有创新素质、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呼唤着创新文化的先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多少世纪中国仁人志士的梦想,也是历史赋予包括我们在内的几代人的共同责任。

  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应被看作奇迹。但奇迹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能靠别人赐予。

  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的觉醒或崛起总是以文化的率先变革作为思想发动的先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曾对欧洲工业化给予了巨大推动;美国革命、改良运动为美国现代化注入了勃勃生机;五四运动也曾在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进步的历程中熠熠生辉。

  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需要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在创新中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因而也最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就从根本上呼唤着创新文化的先行,呼唤着全民族对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广泛认同和参与。

  有利于创新文化环境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的科技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文化,坚持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构建人才辈出的文化环境将对我国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把建设创新文化环境置于精神文明的重要位置

  改革开放是社会前进、文明发展的大方向。推进改革开放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其前提是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把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作为全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必须基于观念更新和体制改革。它首先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开放机制、激励机制,使得创新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这方面政府不仅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而且要树新风、立榜样,做创新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科技创新要向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转变

  在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如此,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如此。第二,人才难得,要十分珍惜人才。人才来自于教育。尖子人才不仅是个人才能和勤奋的产物,也是整个社会的产物,是国家教育巨大投入的结果。因此,对尖子人才要非常珍惜。第三,人才问题具有空前的紧迫性。当今世界,各国可以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是,惟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因此,在人才问题上,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来,参与国际争夺人才的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成长的环境。这些认识归结到一点,即新时期科技工作要树立以为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避免只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以成才的需要、以创新潜能的发挥为内容,构建人才辈出的文化环境,这将对我国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技界要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世界观、科技观、价值观

  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这是我国科研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在申请较大的科研课题都习惯于名人和大人物挂帅,在一般情况下,重大学术讨论青年的意见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势必制约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名人数量有限,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为了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平等竞争、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环境。

  提倡鼓励竞争的价值观,就必须清算传统的中庸价值观。传统的、保守的、惰性的中庸价值观非常不利于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枪打出头鸟,谁冒尖就把谁打下来,尖子人才无法脱颖而出,创新人才难以成就大业;我们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文化,坚持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前我们的科学研究项目几乎无一失败,在成果鉴定中几乎都有“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等评价,这不符合科学的规律和创新的规律。我们现有的科技项目评审的某些观念和做法,如凡遇风险、一票否决”等,其弊端在于,这样虽然减少了选题失败的危险,但容易导致扼杀创新的悲剧,特别是一些小人物的创新。并且容易导致单纯跟踪发展的倾向,只愿做别人做过的事,漠视他人的原始创新。

  重提热爱科学的价值观,是希望每一个迈入科学事业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技人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对科学的真、善、美的追求。我们要鼓励科技人员有成就感,但要避免单纯追求名利;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担任领导干部,为国家做贡献,但要避免“学而优则仕的倾向。如果过于追逐名利,特别是对官位的追求超过了对科学的追求,科学在此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封建社会沿袭的官本位思想对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全文请参见《中国软科学》杂志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