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走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荣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每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心愿,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奖已经过整整一个世纪,虽然有六位华裔科学家摘取了这一桂冠,但至今尚无祖国大陆的科学家在祖国大陆作出的成果获此殊荣。不仅如此,我国已连续三次评不出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内尚评不出顶尖的原创性成果,又怎么到世界最高的科学舞台上去争锋呢?
这既令人焦虑,也发人深思。
原创能力不强,原创水平不高,这一评估几乎已成为我国科学界的共识。瑞士洛桑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参评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31位,呈下降趋势。我国的国际科学论文已经居世界第8,但质量不够理想,还没有一篇论文入选权威的美国检索系统的“热门论文”。
我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是举世公认的,其勤奋刻苦也有口皆碑,为什么却至今未能登上饮誉世界的诺贝尔奖台呢?我以为,这可能与急功近利有关。
从科技工作者来说,有的人满足于低水平重复的成果。他们往往选择木板最薄的地方“攻关”,用来评职称、创收之类。如此“短平快”,成果不可谓不多,但水平不高、价值不大。有的人心浮气躁,为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抱金娃娃”,不是认认真真从事实验研究,严格审核实验数据;而是马虎潦草,甚至编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或者通过媒体夸大宣传。急功近利古今中外都有,不足为奇,但倘若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学风,那就不能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在政策导向上对基础研究不够重视。科学的历史和现状足以证明,基础研究(包括应用基础研究)是根本,没有基础研究的支撑,科学技术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可是,总有些人认为基础研究远水救不了近火,没什么效益,或者片面理解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导致一段时间里基础研究有所削弱,后备力量不足。总体上,我们当然不可能主要搞基础研究,但又必须保证有一支精干的队伍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从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与急功近利是不相容的。它要求宽松自由的环境,心清气平的胸襟,淡泊名利的心态,坚韧不拔的精神。
急功近利的惩罚使我们更认清了其危害。远离急功近利,也许离诺贝尔奖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