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刊第4期发表了《科学性与传统中医理论》,本期又发表了《中医向何处去》。两篇文章的论点显然是迥异的,各有自己的论据,值得引起讨论。

  提倡中西医结合已经50年了,成绩不小,但终究未能扭转中医总体上的颓势,主要的症结何在?

  发展中医,究竟是发展中药就够了,还是必须同时发展中医理论?

  用西医理论指导、提高中医,促进中药的发展,是否就是中医正确的发展方向?

  传统中医理论显然不具备近现代科学的形态,但它确实是中国几千年治病实践的一种理论总结,其中是否包括着科学性,正如近代科学产生以前,世界上是否有过科学一样?

  中医理论需要现代化,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究竟主要是靠与西医结合还是靠与现代科学结合?是西医医生们还是其他现代科学的科学家们更容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发展中医理论作出贡献?

 ......;

  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总结实行中西医结合50年的经验教训,抓住当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机,促进中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是很有裨益的。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本刊读者踊跃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自西医随西方列强入侵传入中国以来,就出现了中医向何处去的问题,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20世纪以前,是以中医不科学、要改造、要废止为主的。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不少现代科学家已初步认识到了中医的科学性。江泽民同志在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联组会上再次强调了党和国家中西并重的政策,对中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对中医的发展方向却并未真正解决,说具体点,是中医怎么现代化?中医怎么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医学界,不少人至今仍认为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与西医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正确认识可以推动其顺利发展;错误认识,可以阻碍其发展速度,但决不能阻止它按照自的有规律发展。中医的发展也一样。希望在制定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时,能充分认识这一点。

  决定一门科学的,是其理论基础是否先进,而不仅仅是技术手段。

  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牛顿定律中绝对静止的观念,只承认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是建立在生命运动不止,疾病处于不停地变化基础之上的。所以养身应顺四时变化,治病要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二者之间有相通性。

  量子论是讲物质的运动在高能量高频率时,其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量级是不连续的。中医讲五行生克。五脏的声、色、气、味各不相同,因为各脏中阴阳气血的质与量不同,在生命运动中的频率与波长不一样,所以其量级不同。以其各自的量级保持各脏功能的充分发挥,这叫生。以其各量级的间断保持各脏的互不干扰,这叫克。所以,生与克是五脏中生命粒子质与量自我调整,使整体功能协调的自调机制。若阴阳气血失衡,一脏或几脏的运动频率及波长改变,就会互相干扰而生病。其变之轻者为乘,重者为侮。声、色、气、味的不同及变化,是以生命粒子的频率及波长为基础的。所以中医理论与量子论有相通性。

  系统论讲,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系统与各局部之间的最本质的结构联系,要在四维空间(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这和中医的天人合一、脏腑、经络等整体系统论有相通之处。

  可见,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是可以互相阐发的。因而运用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与治疗疾病的现代科技成果也是可能的。

  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与西医结合吗?这要看西医是否已成为真正的生命科学而定。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西医的检查、化验,多是应用现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即提取人体的物质,进行严格条件下的微观研究或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以此得出诊断结论。这在非生命领域是比较可靠的,在生命领域的可靠性就比较有限。因为这种离体的、孤立的、静止的观察、研究所得到的图像、数据,只代表某一部分物质(阳气离体时已飞越),某一时刻和某一局部的真实,而非人这个整体;或疾病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情绪中本质的真实。这样的诊断结论,难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它与系统论中,系统与各局部之间最本质的结构联系要在四维空间中才能表现出来是相违背的;与相对论不承认物质的绝对静止的前提是相悖的。以这些数据为前提研制出的药物,其副作用是无法避免的。相对论、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高级成果,西医学的诊断、研究,对此显得低级而落后。若果把中医学也发展到孤立、静止、片面的西医学中去,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呢?是不言自明的。

  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基因组学的完成又说明了什么呢?30亿对碱基中,只有5%有确定功能,其余95%都处于不确定状态。也就是说,人体最本质结构的绝大部分,也是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停变化,以此与环境、心理、社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会是一个健康人。在疾病中,如乳腺癌的形成至少有20个基因有缺损,而胃癌则可能与100多个基因缺损有关。”同一基因缺损也可以引发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如GJB-6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听力障碍和遗传性皮肤病。”这正说明疾病要辨证论治。在治疗中可以同病异治,也可以异病同治。可见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的最新高级成果,不仅没有证明中医的落后,反而突显出中医的科学性及先进性。

  医学家,尤其是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及临床大师们,应该不断关注现代科学及天文学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并以此反观自己的学科,才会认清其发展方向。否则喳呼半天,亦不过是井底之蛙。自认为是最先进的东西,却会给人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不会过时的。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在太阳、月亮、地球相对稳定的运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无论现代科学发展多么快,自然界及人体自身的变化几千年来却是很小的。因为中医学古老就认为一定落后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是从客观存在中抽象出来的科学规律,进而演化成哲学,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是第一性的,规律是第二性的,哲学的普遍性和指导性正是从前二者中来的。认为中医学是从哲学中产生的,是本末倒置。当然,中医典藉浩翰、学派庞杂,学者必须由博返约、分清源流,才会真正进入中医殿堂。否则会皓首穷经而医术平平,何谈其发展。

  中药讲形、色、气、味,是中医理论的产物;而中医理论和临床又受中药的制约。只有辨证论治地应用中药,才会有好的效果。日本小柴胡汤医死人而被禁用;新加坡认为黄连有毒;西医认为马兜铃科药物伤肾等,均是离开中医理论用中药的恶果。

  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以其临床疗效高而副作用小为前提的。西方人至今不知经络为何物,因其有疗效而逐渐承认针炙就是例子。中国应该按中医规律培养治愈率在八成以上的中高级医生,使国内、外相信中医者获得良好治疗。把西医难以治疗、或久治不愈的病治好,再逐渐与世界各国联办中医院。这样,中医药才会传遍世界,而且没有任何国家能与我国抗争。离开中医,中药是难以走向世界的。

  实践证明,一个精通中医理论的中高级临床医生,可以补充西医的不足,西医也可以补充中医的不足,这就是中西结合。认为中西理论现在就要结合,是脱离现实的,是认识上的误区。近50年的实践结果,是使中医理论丧失,临床效果大减。不精通中医理论,或在临床上不能熟练地应用于辨证论治的医生,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永远不会成为中级及以上的中医,这是历史的定论。什么创造高于中医疗效的新医学,最多只是美好的言词而已。

  有人会问,中西医肯定不能结合吗?答复是否定的。但时间是西医学完全建立在系统论、相对论、量子论等现代前沿科学基础之上的时候。因为在这以前,中西医之间缺乏共同语言。

  有人又会问,中医基础理论覆盖不全的问题能解决吗?答复是这已不是问题。中医理论与现代前沿科学相渗后,其覆盖不全的问题早已解决,并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只是国家发展中医的政策摇摆不定,各方面对此不重视、不支持而已。

  枯木前头万树春,希望21世纪的中医能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