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本期“今日启明星的联络采访有点特殊,因我近期临时在北京工作,所以对本月启明星的采访只得采取电话加电子邮件的方法;由于我的采访对象——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祥民教授的全力协助,我所需要了解的资料他都一一发给我,提供给我极大的方便。反复读着这些材料,一位活跃在地貌地质学研究领域、有着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形象渐渐在我的脑际里变得清晰起来。

  郑祥民的履历清楚印证了一个学者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过程。刚过不惑之年的郑祥民1978年以优异成绩从浙江温州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毕业后他曾在国家地矿部南海地质调查所从事过1年研究工作;1983年起他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开始了3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其导师是我国著名地貌学和沉积地质学家严钦尚教授。这一选择是郑祥民日后奠定学业根基的关键之举。1986年毕业后留校,6年后被破格晋升地理系最年轻的副教授。时年,仅32岁的郑祥民获得国际地质学大会的资助,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当年在日本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使他获得这一殊荣的是他的一项历时9年的研究工作,他在会上宣读浓缩其研究工作精华的论文——中国东部平原及海域末次冰期的风尘黄土沉积和环境演变”后,赢得与会学者的很高评价和浓厚兴趣,不但论文获奖,而且建立了其后多项国际会作项目。而十分遗憾的是:当郑祥民站在国际最高学坛报告新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传来了他的恩师、一位为我国地学事业辛勤耕耘60余年、德高望众的地质学家严钦尚教授与世长辞的噩耗;从此年轻的郑祥民继承前辈未了的事业,继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可以说这一题目和以后与此相关的研究确立了郑祥民的科研方向和他的学术地位,这在当时也是一个轰动的科技新闻,不少媒体曾作过报道。时隔几年回过头来再回顾一下当时郑祥民在做这个课题时所走过的路,对我们许多人仍不无借鉴意义。

  事情要从1983年说起,当时还刚开始进入华东师大读研究生的郑祥民,对地质学上一个异常现象非常着迷:在上海地区地表以下深约2535米处,普遍埋藏着一层210米不等的暗绿色、黄褐色硬质粘土,这一地层被视为上海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桩重持力层,在工程地质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当时地质学界对这一硬土层的成因的定论性解释在郑祥民看来不能令人信服,他希望能找到更加科学的合理解释。郑祥民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当时他只是一个大学毕业刚1年的小助教,但他有捕捉大题目的眼光,无疑这是做出创新性科研的关键。当然抓住了好题目远非意味着成功,这里,踏实而不避艰难恐怕是基本素质,对从事野外地质研究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新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过硬的地质学材料和证据的基础上。

  在导师的精心指点下,为了寻找和收集有关的地层证据和第一手地质资料,郑祥民那些年里不辞辛劳和严冬酷暑,经常风餐路宿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东海岛屿的每个地方。在收集到足够的地质资料和证据后,他运用先进设备及测试方法,结合该地区古地形、古地貌和古环境演变等特点,对硬土层的特征、分布、厚度变化和地层缺失的原因及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郑祥民的研究揭示,距今约2.5万年~1.5万年间的末次冰期鼎盛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东海海域处于植被稀少的干冷草原环境,来自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及中纬度地区腹地的粉砂粘粒,在强劲西北风的推动下,堆积覆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海域起伏不平的古地面上。上海所在地区由此普遍存在着风尘黄土的堆积,最大厚度达10多米。大约到了距今1.5万年以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风尘堆积停止;上海地区的风尘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淋滤、压实等成土作用,形成了结构致密的硬质粘土地层。

  郑祥民的这一重大发现,把前人原先界定的中国黄土分布的东界由南京、镇江地区一直推延到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东海岛屿和东海大陆架。特别是首次提出“硬质粘土层”的风尘成因说的新观点,对以往几十年来关于长江三角洲“硬质粘土层的成因定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系统论证了长江三角洲平原、东海岛屿和陆架海区在第四纪末次冰期普遍存在风尘黄土沉积事件,并建立了新的沉积模式;通过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对中国东部第四纪黄土分布范围、类型及风尘沉积物埋藏后的次生变化过程和中国东部环境变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科学和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这一研究成果被权威专家认为是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正是凭着这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郑祥民被邀为1992年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正式代表,并向大会作报告。这当中和以后,郑祥民先后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及启明星后计划等的资助,支持他把这一独创性研究做深做细。在1997年完成的启明星计划课题鉴定会上,有关专家认为,郑祥民的这项成果将对今后大型建筑工程的合理选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一研究还揭示了硬土层古地面起伏与新石器早期古文化遗址的关系,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1999年,一本集郑祥民十多年研究心血的学术专著《长江三角洲及海域的风尘积沉与环境》正式出版。国际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原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中科院知深院士刘东生教授对这本集新观点、新模式和新理论的专著给予高度评价:初步阅读,甚为欣赏。这一工作把野外室内融为一起,对黄土近年来有些忽视方面的工作做得扎实。论述又十分开扩,与形成时期的环境变化联系讨论十分重要,......难能可贵。”

  近年来,身为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的郑祥民教授,科研方向偏重于与环境相关的地质学课题,如中国东部及海域风尘沉积与环境信息;长江三角洲环境变化与人类生存关系;湖泊沉积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现代大城市河流和湖泊的底泥污染和综合治理;滨岸环境的演变规律与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等。可以看得出这些课题的前沿性和综合性要求都很高,没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学术背景要承担这些课题是难以想象的。

  郑教授迄今已得到许多奖项荣誉,包括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但相对来说他很看重他获得的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目前他指导着7个研究生。做有特色的科研和做一个好教师,当年导师严钦尚教授给他的教诲,如今正被郑祥民卓越的实践着。

[江世亮采写自20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