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翦知湣的个人材料,我有一种冲动。多年来我们向往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在这样的实验室里传出的信息、获得的成果,往往成为这一领域世界同行关注的目标。这种实验室里有一批呈梯队型的学术带头人队伍,他们是本学科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人们经常可以在相关的国际学术杂志上看到他们的文章,在相关的学术会议上见到他们的身影。这样的实验室如今在中国的数学界已经有了,而翦知湣的资料让我相信,在中国的海洋地质学研究领域,我们也正在开始有了这样的实验室。
翦知湣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他做了大量的课题,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进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来,他就开始参与做课题,以后慢慢成为课题负责人、项目主持人。他93年博士毕业后先后负责主持了8项国家和部委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级课题、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二级课题和1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特别是1999年2~4月,翦知湣作为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登上大洋钻探考察船,参加了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第184航次的工作,这是一次将载入中国海洋地质学史册的事件。面对学术圈内外的赞扬,翦知湣说他能有今天的学术成就,离不开他所在的研究集体的学术氛围,更离不开他的导师、现任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的科研战略思想的指导。翦知湣的这番话不仅道出了真情,更道出了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能尽快成为创新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真谛。
成立于1975年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实验室(1992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开放实验室,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实验室更名为“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因其在中国海及西太平洋地学研究中异常活跃,而备受国内外地学界瞩目,该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2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我曾经访问过该实验室主任汪品先院士。以我个人的看法,汪先生是一位真正具有“全球眼光”的战略科学家,他一直强调要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来看待海洋地质研究。
他认为,占地表面积大部分的海底世界不仅蕴藏着丰饶的各种资源,而且是见证地球环境演变的忠实记录者。因此21世纪的海洋地质研究应当为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等困境提供解决之道。为此,汪院士领导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探索和发展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实验室近年来最具学术价值的一项工作就是主导了南海大洋钻探第184航次的考察工作,在南沙和东沙深水区6个站位钻井17口,取芯5500米,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取得了约3200万年以来连续的深海记录。
对一个有志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讲,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就能在这样一个活跃在国际前沿的实验室里工作是非常幸运的。朱棣文曾经说起当年他初到见尔实验室工作时,看到那么多杰出的科学家、一流的实验设备,他说他真像一个小孩到了满是糖果的糖果店里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可以想象,翦知湣当年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后,也正是冲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实验室、冲着汪先生等几位大家而来。确实,一流的科学家造就出一流的实验室,你和这样的学者在一起,他的学术思考、思想会一下子把你引领到国际科学前沿。言人之所未言、悟人之所未悟,这就是创新!
我相信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年仅35岁的翦知湣的履历里才有如许辉煌的记录:他始终坚持古海洋学研究,通过微体化石等综合手段探索中国海的环境演变,成绩卓著,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等级的创新成果。如发现末次盛冰期西北太平洋深层水团急剧增强,为“冰期北太平洋深层水”提供了有力证据,是我国深水古海洋学研究的首次成果;揭示了晚全新世西太平洋“普林虫事件”,特别是全新世黑潮约1500年的变化周期,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通过上升流区表层古生产力再造,第一次从海洋角度探讨东亚冬、夏季风不同的驱动机制;首次取得中国海百余万年来连续的古气候长序列,并利用南海大洋钻探的条件,在东亚古季风的海洋标志和演变特色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将我国海区古海洋学研究向三维空间高分辨率和长时间序列发展。这些年来,翦知湣发表了50多篇论文,用英文发表的论文被国际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计有20篇,其中第一作者有11篇。
翦知湣32岁那年升任为教授,2000年初被聘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的中坚力量和学术骨干。此外,翦知湣教授担任的主要社会学术职务有: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3次参加中国古海洋学航次考察。可以说,翦知湣这样能在科研上挑大梁的优秀后生的出现本身就是汪先生这个实验室的一大成功,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成绩之一。
在探讨翦知湣的成功之路时,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有一流学者领衔的学风正的研究集体、要有学术视野宽广、活跃在本学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外,不可或缺的要素还有个人的素质。翦知湣曾被评为上海市教委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组织上对他的评价是:一贯勤奋努力,经常工作到深夜,从汪先生等老一代科学家那里学到了埋头学问的精神。作风踏实,从海上取样、室内分析和镜下鉴定做起,同时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思想方法,对学术界新必威在线网站首页网址 、新方法十分敏锐,是将踏实的基础性工作与创新性科学探索相结合的典范。其优点是能坚持不懈,再接再厉,战胜了航行中和科研上的种种困难,如他容易晕船,但在所参加的3次国际古海洋学考察中,有时即使是一边呕吐也要坚持工作,坚持自己采集第一手科研资料,加之他工作有良好的计划性,从而保证了相当高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我自己的一个亲身感觉是,为采访他曾试着与他的课题组通了几次电话,他的同事告诉我,翦老师出国了,但他明天就回上海,你后天打电话到实验室,他准会在的。后来我们就这样联系上了。当然正是这样与时间赛跑中,才可能做出一批批高水平的工作。但现在不少年长的学者都有此感叹,现在如翦知湣这样处于第一线挑大梁的年轻科研人员的压力和诱惑太大了,光每年的各种奖评、统计、课题阶段报告等的填写就要花去大量时间,如此对年轻科学家的成长恐弊大于利。幸运的是,翦知湣是沉得住心做研究的人。中国少一个政治家不要紧,但如少一个像翦知湣这样的极富潜力的年轻学者,则对中国科学事业的损失是不小的。
另外,翦知湣的成才还得益于他能经常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亮相,他曾两度赴德国基尔大学研修、讲学,一次是作为博士后研究,一次则是受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到基尔大学作合作研究。至于受邀短期出国开会、交流那更是经常的事。而他作为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大洋钻探考察船,参加为期2个月的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184航次工作,更是中外科学家合作的范例。正是在这样的频繁国际学术交往中,翦知湣得以较快地跻身于国际同行竞争的前沿。
以上借着对本期科技启明星采访对象——翦知湣教授的介绍,我粗粗地归纳了一些青年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尽管这只是一个个案,但我相信它还是反映了一些共性的东西。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可以关注一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仅关注他们的成果,还可以关注这个实验室的运作、选题思路及其对年轻人的培养模式,这将会是另一个好课题。
[江世亮采写自200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