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鉴定,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实施对推动科技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对此,科技界自有公论。但是,科技成果鉴定这种方式运行了这么多年之后,是否应该进行一下反思?我想,只要不是妄加指责,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件事,并日益完善它,就应欢迎。
在我国现行科技管理的体制下,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科技成果鉴定,通过所谓的国家、省、部、市、县级鉴定,是科技人员期盼的事。因为拿到了这样的鉴定,对于评职称至关重要。倘如通过国家、省部级鉴定,新闻媒体大加追踪报道,研究者就成了新闻人物。所以,科技成果鉴定虽然是鉴定好坏优劣的方式,但确实有迷人的魅力。于是科技研究人员在完成某项研究之后,就要精心策划成果鉴定会:请领导到场讲话;特别是邀请一些熟悉自己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谁是“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准备一份什么样的礼物;鉴定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开;等等。好在钱都是课题费列支,自己不必掏腰包。如果是一位业余个体发明者,要搞鉴定,就得自费花钱了。
不论是在职的研究人员,还是不在职的个人研究成果鉴定,事实上都存在一种请专家为自己说好话的现象。因此,在科技成果鉴定的过程中,严格地说也有不正之风现象之嫌,只是轻重而已。不信,举例为证,“W技术”就是发生在上一个世纪的1993年。1986年,当时该“技术”的发明人叫周芝山,他在淮南汽车修配厂做缸技工时开始推出一种零件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简称“W技术”。1990年,他到海南省创办“海南发动机特种技术研究所”,就把他的“W技术”,改称为“W工程技术”。于是周芝山把该技术吹嘘为“超前性的高技术”,并炒作为有“十大效益”。但是,不论周怎么吹,没有一份技术鉴定证书,人们还是不相信。于是周芝山在1993年“活动”,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因为这是省级鉴定,又被列入1993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从此,电视台、广播、报刊等多家新闻媒体大肆宣传“W技术”,周芝山也成了发明家。
周芝山是一个普通工人,没有上过大学,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但是,他自称“W技术”打破了“三大定律”。哪三大定律?周芝山说是摩擦、热胀冷缩和公差配合。稍有一点物理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摩擦是一种物理现象,根本就不是定律。摩擦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凡有运动,必有摩擦,任何人也无法“打破”。热胀冷缩,是许多活塞铝合金材料和环塞环铸铁材料所固有的特性,能“打破”吗?当然也不能。至于公差配合是国家制定的标准,是针对零件尺寸伪差等级和配合:松紧等级所定,周芝山能“打破”吗?打破了这些标准,岂不是生产出不合格的零件。因此,“打破三大定律”实为伪科学。
既然是伪科学,又如何会通过鉴定?原来早在1986年,周芝山就以“活塞——气缸零对零配合修工艺”的成果在安徽省申请鉴定。安徽省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并请省政府秘书长到场讲话。他的讲话精神就是要求与会者要热情支持工人的发明创造。因为他是政府官员,又代表某级政府,自然影响了到会的专家们。从鉴定的意见看,虽对周芝山的工艺有保留,但又说该工艺可行。这就自相矛盾了。这种矛盾的产生,是因为要对工人发明给予“热情支持”,又有科学良知,于是说了一些违心话。我相信,如果这位秘书长大人不到场,也许就不会有这种矛盾产生。所以,科技成果鉴定,我主张不要请官员到场发话指示(我不是一概反对官员到场)。没有安徽的鉴定,自然也就不会有海南省的鉴定。
据我所知,在发达国家是不搞科技成果鉴定的。他们实行的是同行专家评估制度,国家只管由国家拨款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的立项很严,并在立项后组织由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定期了解和评估进展情况,或者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全国性学会作报告。这就是说,重大项目都有许多机会接受同行专家的公开评议,确保质量。至于个人的发明创造,国家根本不管,更不会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自然也就无官员到场讲话,而是推向市场。任何发明人都可以自己花钱去申请专利、做宣传、卖产品。你的发明创造是否有价值,全凭用户或用户委托专家去分析判断。这样就不会出现由政府部门主持鉴定,并给伪劣技术包装上市的荒唐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