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研究和基因疗法的先驱杰弗里 · 艾纳(Jeffrey M. Isner)于2001年10月31日因心搏骤停而去世,享年54岁。他的逝世,对于医学界尤其对于心血管生物学领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艾纳博士是波士顿市塔虎兹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学和病理学教授,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和脉管医学部主任,并兼任波士顿市圣 · 伊丽莎白医学中心的人类基因疗法实验室主任。

艾纳曾设想用基因疗法使失血(局部缺血)心脏获得血管再生能力,从而促使新的心脏血管萌生,这一对策被称之为治疗性血管发生法。开始是从治疗缺血下肢入手,以求达到最终治疗心脏疾病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实验室研究之后,他和他在圣 · 伊丽莎白医学中心的研究小组于1994年12月为一位双下肢周围性脉管病患者进行了首例人类心血管基因的移植。他们先是给患者做一次裸DNA的动脉内注射,DNA负责编码一种生成血管的蛋白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直到1999年,艾纳小组才报告说,对患者缺血心肌进行裸DNA的注射使心脏血管的侧支血流得到了改善。VEGF基因是由一段伸入左心室的导管通过经皮插入而传输到股动脉的,此导管的末端伸入左心室,DNA被注入心壁缺血部位,这一切已为一种精致的电机成像法所测定。

2000年8月,艾纳报告说,在其收治的13位晚期心脏病患者中,有9人不活动的心肌已在正常工作。最近,艾纳小组提交了一篇拟供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在缺血心肌的VEGF基因治疗研究中进行安慰剂对比双盲试验的多项有利结果。3个月后,瑞士研究人员也报道了他们在这种缺血心脏生成血管的基因疗法研究中,进行了一项成功的安慰剂对比临床试验,该试验虽然采用了一种不同的基因,但充分证实了艾纳所倡导的原理。

1997年,艾纳实验室报道了源于骨髓的内皮始祖细胞进入循环的惊人发现,而且其数量能经VEGF的系统调节而增加。当艾纳在1995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首次阐述这项研究结果时,却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但艾纳坚持己见,因为他也许预见到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这些细胞并将其返回心壁有可能促进心脏血管的再形成。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这一发现竟然那么快(一年内)就被其他研究人员所证实,而且对于肿瘤的血管发生(为肿瘤细胞提供养分的新血管生长)居然那么重要。

尤其令艾纳感到骄傲的是,在他所培养的24位博士后中,有16人获得过美国心脏协会的“青年研究者奖”或被选拔为学科带头人。当高雪麻原(Takayuki Asahara)关于内皮始祖细胞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所采用时,艾纳邀请他到波士顿最好的一家餐馆进行庆祝。艾纳的工作得到了世界公认并获得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一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0年一度的“功勋奖”,以及2001年9月为基因治疗卓越中心获得的一项科研“5年计划项目”。

随着医生们学会将心肌缺血作为一种慢性易控制性疾病来治疗,艾纳未竟的事业将得以继续。他清晰的思路在兰斯 · 莫罗(Lance Morrow)最近的一篇论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莫罗论述了他自己的心脏病发作和他们在为美国副总统切尼治疗心脏病时的各种相似之处。莫罗写道,“两三年前,我在切尼之前就用了这种奇特的治疗方法,我将DNA注入自己的心肌以便诱导新血管生长即血管发生,这是一项仍处于试验阶段却非常有希望的技术,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已奇迹般地行之有效。”

[Science,200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