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去完善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而苦思冥想那一大堆不着边际的数据解决不了问题——
去年,世界各地的25万名15岁的中学生接受了一场特殊的测试,测试持续了几个小时,内容涵盖阅读、数学以及科学方面的能力,它也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研究的一部分。这项国际中学生评估测试(PISA)的初步结果已于不久前公布,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科学知识方面,韩国学生坐上了头把交椅,接着是日本、芬兰和英国。美国学生的高分和低分差异最悬殊,如果考虑到该国的经济实力,它着实应该跻身世界前列,而不是仅在中游徘徊。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德国竟然在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中排名垫底,得分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科学方面的成绩很好地反映了阅读以及数学的水平,这就很容易让人直接用该测试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实际上一些德国人已经这么做了。但是,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对决策者来说,它带来的问题比提供的答案还要多。
近年来国际上最著名的此类活动是1999年完成的第三届国际数学及科学研究(TIMMS)测评项目,但那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这一次是要衡量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这种测试学生估算和迁移能力的尝试是值得推崇的。但若简单地认为在国际中学生评估测试中得了较高名次的国家一定有更好的科技前景,那也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一个学生某门学科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他或她就会继续深入学习该学科。正如几代教师所证明的:这些测试所要评估的学术能力几乎与学术热情没有任何直接关联。
事实上,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一旦当科学不再是必修课,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愿去碰它了。其原因很明显:无论是在引人注意的程度还是在为成功事业提供保障的能力方面,科学都面临着来自其他学科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而且,不论怎么包装,科学课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肃,难怪再好的教师也认为很难把那些深奥的科学知识与13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尽管有点自相矛盾,那就是换一个更容易使人入门但也缺乏挑战性的科学课程,它可能会使科学课引起更多学生的参与,从而让更多学生愿意今后深入学习科学。但这样的课程对于那些对科学原本就有浓厚兴趣并将以之为业的好学生却没有什么帮助。于是,这场关于应该朝哪个方向改革课程的争论无疑将进行下去。在这过程中,科学家们除了在一旁抱怨对学生标准的下降外,还应该做点别的吧。
许多科学机构已对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享有资助教育和科研特权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现在要求所有研究经费申请人陈述他们的研究项目对于教育的裨益,当然也包括中小学教育。在英国,一个名为“学生研究倡议”的项目正为中小学生提供定期与活跃在学术界的科研人员通信交流的机会。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类似的项目,但有些科学家甚至对大学教育也漠不关心。现在该是让他们也积极寻找改革良方并且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了。
[Nature,200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