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科学家,但许多人出国深造后就一去不回。

让移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讲授最新科研,已经证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时间才上午7点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SIBS)外面就已经排起了长龙,等待着听访问讲师罗立群(Liqun Luo)的细胞生物学课。预定一个半小时后到场,但学生们已经早早地赶来抢占最佳座位。

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罗氏的研究小组戏称他为摇滚新星。但罗氏的中国学生中则有许多人像真正的摇滚迷一样想要效仿他。对科研抱严肃态度的中国年轻人常常觉得必须到国外深造——而大多数人则不回来了。罗氏的授课就是为说服他们留在国内而设计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估计,在1999年,大约有33000名中国学生被接纳加入美国的研究生计划。而在当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中,有近90%的人说他们打算留在美国。如果中国要实现其拓展生命科学研究的宏伟计划(见《自然》杂志410,10;2001),那么就必须终止这种人才流失。

小钱办大事

罗氏的讲座是生物科学领域-项新的研究生计划的一部分,该项计划正给中国带来世界级的教育培训,并可能开阻止人才外流之先河。每年20000美元的预算刚好足够支付客座讲师的费用,但组织者正在用这点小额资金开创一门激励学生并震撼中国教育体系的课程。

这全都是饶毅(Yi Rao)和吴家睿(Jiarui Wu)的主意,前者是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后者是SIBS的分子生物学家。吴氏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锡拉丘兹市的纽约州立大学从事过研究工作。他说:“在海外获得那种卓越的教育之后,我感觉到有责任在这儿对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出一份力。”

吴家睿与饶毅一道说服中国科学院资助——项对研究生讲授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一年计划。这些于2000年开始的课程用中文讲授,但视野则是全球性的。全部25位讲师均在国外工作过。其中15位立足于美国,每年回国讲学一周。

该课程对于那些习惯于教师照搬教科书和中文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授课的学生来说真是大开眼界的事儿。一年级学生李宁(Ning Li)说:“在这儿,教授们向我们展示他们的最新研究,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最前沿性的。”学生们也喜欢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二年级学生李岩(Yan Li)说:“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不可能向教授提许多问题。我们不想冒犯他们。”

该计划的讲学者还让学生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读科研论文。例如,饶氏鼓动他的学生对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提出质疑。饶氏说:“学生们惯于崇拜像《自然》、《科学》和《细胞》之类刊物上的论文。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思考论文的内容,而不因论文发表在时髦刊物上而被牵着鼻子走。”

会见效吗?

跟任何新课程一样,该计划也有闪失之处。有些学生抱怨,前期课程中开展讨论的研究生没能对他们必须研究的全部材料进行解释。另有一些学生则说不同课的内容难以联系到一起。讲学者们承认200人的班额确实太大,难以让学生方便地与教师接触。

这些问题似乎并未降低学生们的热情,但该计划能说服他们留在国内吗?尽管李宁赞扬该课程,但他毫不怀疑他下一步想要做什么:“我将到美国去做博士后工作。”许多学生都这样说。

讲学者们对诸如此类的说法并不感到惊讶。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的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兼该课程的讲学者之一鲁白(Bai Lu)说:“我不认为光凭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就能够把更多顶尖研究人员留在中国。”

但中国政府正在将钱投入生物科学并设法使其研究成果商品化。如果此项SIBS计划能够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得到仿效的话,那么它可能提供另一个留在国内的理由。而如果它源源不断地产生有才能的国产博士后,那么它就有可能说服更多移居海外学者回国与这一批经过高级培训的学生开展合作研究。

[Nature,2002年6月1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大卫·赛拉诺斯基是《自然》杂志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通讯记者。